周赧王五十七年(公元前258年),歷史秦國軍隊攻打趙國都城邯鄲,故事趙王派平原君出使楚國求救。毛遂平原君想從他的自薦門客之中,挑二十個文武雙全的歷史人一起去,已經選出十九個,故事剩下一個怎么也挑不到滿意的毛遂。有一個叫毛遂的自薦門客向平原君推薦自己。平原君說:“大凡賢士處在世上,歷史就像錐子放在布袋里,故事錐子的毛遂尖頭立刻就會露出來。而你在我的自薦門下已有三年了,周圍的歷史人沒有稱頌過你,我也沒有聽誰說起過你,故事這就說明你沒有什么長處。毛遂既然你沒有什么長處,那還是請留下來吧。”毛遂說:“我只是直到今天,才請你把錐子放到布袋里罷了。如果早一點放進布袋,我早就脫穎而出了,決不會是才露出尖頭而已。”平原君聽了,覺得他出語不凡,就讓他一起去了,其他十九個人都笑話他。
平原君到了楚國,向楚王陳說合縱抗秦的利弊,從日出就開始談,到了日中還沒有達成決議。毛遂手扶劍柄走上臺階,對平原君說:“合縱抗秦的利弊,三言兩語就能夠說清楚了。現在從日出開始談,日中還沒有達成決議,是怎么回事?”楚王發怒,呵斥說:“你怎么還不下去。我是和你的主人談話,你是什么東西。”毛遂手按劍柄上前說:“大王之所以呵斥我,是倚仗楚國那么多人都聽您指揮。如今我和您相距十步,楚國人再多,您也無法倚仗。您的性命掌握在我手里,我的主人就在面前,你大聲呵斥什么?何況我聽說,商湯只有七十里見方的國土,卻能稱王天下;文王靠著百里見方的國土,而能使諸侯臣服。他們難道是依靠手下的士兵眾多嗎?不。他們靠的是利用當時的形勢,然后發揚他們的聲威。如今楚國國土方圓五千里,正規部隊一百萬,這是成為霸主的資本。以楚國的強大,天下沒有哪個國家可以抵擋。白起,小人物而已,率領幾萬人的軍隊,興兵與楚國作戰,一戰就把楚國的鄢、郢兩座城池給打下了,再一戰連楚國的夷陵也給燒毀了,第三戰甚至破壞了楚國先王的陵廟。這是千秋萬載也難以化解的仇怨,連我們趙國也為您感到恥辱,而大王您卻不知道憤恨。合縱抗秦,也是為楚國好,不單單是為趙國。我的主人就在面前,你呵斥什么。”
楚王說:“對對,確實像先生所說的那樣,我謹奉上國家的土地和人民來跟從趙國,參加合縱。”毛遂就
問:“合縱的事決定了?”楚王說:“決定了。”毛遂就讓楚王的隨從拿來雞、狗和馬的血,然后捧著銅盆跪著前行到楚王面前說:“大王您應當歃血盟誓,訂立合縱,然后是我的主人,然后是我。”于是在大殿之上把合縱訂立下來。毛遂左手端著血盆,右手招呼那十九個門客,說:“你們也一起在堂下歃血。你們辛辛苦苦跟著來,正是所謂‘靠別人成事’的人啊。”平原君訂立合縱后就返回了,到了趙國,說:“我再也不敢以品評天下人才自許了。”于是讓毛遂做了他的上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