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漢初立,漢代后宮因秦之稱號:皇帝之妻稱皇后,洞房妾皆稱夫人。尷尬并立八品(該八品也是事兒沿襲秦時之制):皇后、夫人、漢代后宮美人、洞房良人、尷尬八子、事兒七子、漢代后宮長使、洞房少使。尷尬漢武帝時增加婕妤、事兒經娥(經為女字旁,漢代后宮打不出來,洞房下同)、尷尬容華、充依,各有爵位。漢元帝時又創昭儀,僅次于皇后;時后宮已達三千人,除皇后外,以下定制十四等:
1)昭儀,視丞相,爵比諸侯王;
2)婕妤,視上卿,爵比列侯(第二十等爵);
3)經娥,視中二千石,爵比關內侯(第十九等爵);
4)容華:視真二千石,爵比大上造(第十六等爵);
5)美人,視二千石,爵比少上造(第十五等爵);
6)八子,視千石,爵比中更(第十三等爵);
7)充依,視千石,爵比左更(第十二等爵);
8)七子,視八百石,爵比右庶長(第十一等爵);
9)良人,視八百石,爵比左庶長(第十等爵);
10)長使,視六百石,爵比五大夫(第九等爵);
11)少使,視四百石,爵比公乘(第八等爵);
12)五官,視三百石;
13)順常,視二百石;
14)無涓、共和、娛靈、保林、良使、夜者,均視百石。
十四等之外,還有上家人子、中家人子,皆視斗食。除此以外,史籍中還曾出現過諸姬、長御、材人、待詔掖庭、中宮史、學事史等名目。
太子妻稱妃,妾有良娣、孺人,妻妾共三級;皇孫妻稱夫人,妾無位號,皆稱家人子。
王莽時托古改制:和嬪、美御、和人三人,位視公,(注:即三夫人);嬪人九,視卿,(注:應是九嬪);美人二十七,視大夫,(注:相當二十七世婦);御人八十一,視元士,(注:八十一御妻也)。凡百二十人(不含后),與古制同。
東漢光武中興后,提倡儉樸,六宮稱號只剩下皇后、貴人,貴人金印紫綬,俸祿不過數十斛;又置美人、宮人、采女三等,無爵秩,只在歲時賞賜充給。皇子封王,妾數原無限制,此時也定制,正妻稱妃,妾不得超過四十人。
西漢的惠帝劉盈和他的皇后張氏,二人婚后一直未同房,即便同房也沒有同床。不是二人身體有什么隱疾,或是心理有什么毛病,皆因二人是近親結婚,劉盈不忍下手,張氏不能接受。張皇后是呂雉女兒的女兒(按輩分該管呂雉叫姥姥),而漢惠帝劉盈,則又是呂雉的親生兒子。也就是說,張皇后是劉盈同志的親外甥女,劉盈是張女士的親舅舅。
關于孝惠皇后張氏嫁給劉盈的記載,正史中記載簡略。后人有《漢孝惠張皇后外傳》一文傳世,對張皇后如何嫁給劉盈,以后又是如何在后宮生活的,描繪得比較詳盡,說張皇后叫張嫣(此名字在正史中無記載,為了行文方便,咱們估妄呼之),嫁給劉盈時年僅十歲。這事呂雉辦得就更不地道了,簡直是殘害未成年少女。文中還說當時劉盈是不同意這門親事的,理由有二:一是輩分差別,二是張嫣年紀還小。呂雉一一駁回,說:歲數小可以長大,甥舅關系也不在五倫之列。沒事,把心放肚里,招呼吧。
呂雉說的不疼不癢,敢情不是她嫁給舅舅。擱現在,這種婚姻是受到法律限制的,民政局也不給辦手續。就是在古代,也是受到倫理道德約束的,是不為人所接受的婚姻。不過在路衛兵看來,皇宮中是個例外,因為任何規章制度都出自這里,人倫常理那也是約束普通老百姓的,制定者和布施著完全不必理會和遵守。
在這件事上,劉盈沒有選擇的余地,他是皇上不假,可他是一個不能做主的皇上,無論家庭還是朝政,大權一直由母后呂雉執掌,他不過是母親手中的一枚棋子。他心里雖然抵制,但卻毫無辦法,誰讓他攤上一個權力欲望超強的母親大人呢。張嫣也不愿意,舅舅抱著她逗她開心還是前幾天的事,現在突然要成為舅舅的老婆,要在一起同床共枕,還要……這個彎兒一時半會轉不過來。何況當時她那歲數,不嚇蒙了就是好事。
鞭炮聲息,賓客散去;紅燭搖曳,夜闌人靜。接下來本該是人生中最浪漫、最溫馨的時刻,可現在卻如死一般的沉寂。洞房內只剩下劉盈這個孤家寡人,和他新娶來的小媳婦兒張嫣,當劉盈揭去外甥女頭上的紅蓋頭時,他看到了一個內牛滿面的淚人,劉盈不知道那時是該哭呢,還是該大哭,面部表情一時因尷尬而凝固了。漂亮清純孱弱瘦小的新娘子,年幼無知茫然無助的外甥女,這兩件事劉盈無論如何不能將它們放在一塊兒。他心里沒有一絲男女間的欲望,只是慨嘆命運的作弄。二人對坐到天亮,各自想著心事,竟沒有說一句話。
將外甥女嫁給舅舅,這本身就可算一種獸性行為,但劉盈和張皇后卻恪守住了人倫,終究沒有越過雷池一步,這也讓我們看到了人性中最為美好的一面。劉盈保住了人性,但他卻用人性的另一種張揚來填補這段空虛和空白,他拼命去其他女人那里尋找快樂,尋找能夠麻醉自己忘掉痛苦的快樂。張嫣也保住了人性,然而不同的是,她卻從此失去了人生最起碼的快樂。她既要承受不倫的婚姻形式所帶來的痛苦,還要忍受生活在無性婚姻里的摧殘折磨。而這些,都是拜呂后所賜。劉盈和張嫣一樣,都是呂后權力欲望下的犧牲品,都是政治上的犧牲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