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名詞} > 玄幻魔法 > 《醉翁亭記》歐陽修文言文原文注釋翻譯

《醉翁亭記》歐陽修文言文原文注釋翻譯

作    者:飛天魚

狀    態:連載中,加入書架,直達底部

最后更新:2025-05-10 09:23:02

最新章節:后記

作品簡介《醉翁亭記》是醉翁注釋北宋文學家歐陽修創作的一篇散文。宋仁宗慶歷五年(1045年),亭記參知政事范仲淹等人遭讒離職,歐陽歐陽修上書替他們分辯,修文被貶到滁州做了兩年知州。言文原文到任以后,翻譯他內心抑郁,醉翁注釋但還能發揮“寬簡而不擾”的亭記作風,取得了某些政績。歐陽《醉翁亭記》就寫在這個時期。修文文章描寫了滁州一帶朝暮四季自然景物不同的言文原文幽深秀美,滁州百姓和平寧靜的翻譯生活,特別是醉翁注釋作者在山林中與民一齊游賞宴飲的樂趣。全文貫穿一個“樂”字,亭記其中則包含著比較復雜曲折的歐陽內容。一則暗示出一個封建地方長官能“與民同樂”的情懷,一則在寄情山水背后隱藏著難言的苦衷。正當四十歲的盛年卻自號“醉翁”,而且經常出游,加上他那“飲少輒醉”、“頹然乎其間”的種種表現,都表明歐陽修是借山水之樂來排譴謫居生活的苦悶。作者醉在兩處:一是陶醉于山水美景之中,二是陶醉于與民同樂之中。

作品原文


醉翁亭記


環1滁2、3皆4山也。其5西南諸峰,林壑6尤7美。望之蔚然8而深秀者9,瑯琊也。山10行六七里,漸聞水聲潺潺11而瀉出于兩峰之間者,釀泉12也。峰回13路轉14,有亭翼然15、16臨17于18泉上者,醉翁亭也。作19亭者誰?山之僧智仙也。名20之者誰?太守自謂21也。太守與客來飲于此,飲少輒22醉,而年又最高23,故自號24曰25醉翁也。醉翁之意26不在酒,在乎27山水之間也。山水之樂,得28之心而寓29之酒也。


若夫30日出而林霏31開32,云歸33而巖穴暝34,晦35明36變化者,山間之朝暮也。野芳37發38而幽香,佳木秀39而繁陰40、41,風霜高潔42,水落而石出者,山間之四時也。朝而往,暮而歸,四時之景不同,而樂亦無窮也。


至于43負者44歌于途,行者休于樹45,前者呼,后者應,傴僂46提攜47,往來而不絕者,滁人游也。臨48溪而漁49,溪深而魚肥。釀泉50為酒,泉香而酒洌51;山肴52野蔌53,雜然54而前陳55者,太守宴也。宴酣56之樂,非絲57非竹58,射59者中,弈60者勝,觥61籌62交錯63,起坐而喧嘩者,眾賓歡也。蒼顏64白發,頹然65乎其間者,太守醉也。


已而66夕陽在山,人影散亂,太守歸67而賓客從也。樹林陰翳68、69,鳴聲上下70,游人去而禽鳥樂也。然而禽鳥知山林之樂,而不知人之樂;人知從太守游而樂,而不知太守之樂其樂71也。醉能同其樂,醒能述以文者72,太守也。太守謂73誰?廬陵74歐陽修也。


詞句注釋
1. 環:環繞。
2. 滁(chú):滁州,今安徽省東部。
3. 環滁:環繞著滁州城。
4. 皆:副詞,都。
5. 其:代詞,它,指滁州城。
6. 壑(hè):山谷。
7. 尤:格外,特別。
8. 蔚然:草木繁盛的樣子。
9. 蔚然而深秀者,瑯琊也:樹木茂盛,又幽深又秀麗的,是瑯琊山。
10. 山:名詞作狀語,沿著山路。
11. 潺潺(chán):流水聲。
12. 釀泉:泉的名字。因水清可以釀酒,故名。
13. 回:回環,曲折環繞。
14. 峰回路轉:山勢回環,路也跟著拐彎。比喻事情經歷挫折失敗后,出現新的轉機。
15. 翼然:四角翹起,像鳥張開翅膀的樣子。
16. 然:……的樣子。
17. 臨:靠近。
18. 于:在。
19. 作:建造。
20. 名:名詞作動詞,命名。
21. 自謂:自稱,用自己的別號來命名。
22. 輒(zhé):就,總是。
23. 年又最高:年紀又是最大的。
24. 號:名詞作動詞,取別號。
25. 曰:叫做。
26. 意:這里指情趣。“醉翁之意不在酒”,后來用以比喻本意不在此而另有目的。
27. 乎:相當于“于”。
28. 得:領會。
29. 寓:寄托。
30. 夫(fú):語氣助詞,無實意,多用于句首。
31. 林霏:樹林中的霧氣。霏,原指雨、霧紛飛,此處指霧氣。
32. 開:消散,散開。
33. 歸:聚攏。
34. 暝(míng):昏暗。
35. 晦:昏暗。
36. 晦明:指天氣陰晴昏暗。
37. 芳:花草發出的香味,這里引申為“花”,名詞。
38. 發:開放。
39. 秀:植物開花結實。這里有繁榮滋長的意思。
40. 繁陰:一片濃密的樹蔭。
41. 佳木秀而繁陰:美好的樹木繁榮滋長,(樹葉)茂密成蔭。
42.風霜高潔,水落而石出者:秋風高爽,霜色潔白,溪水滴落,山石顯露。水落石出,原指一種自然景象,大多比喻事情終于真相大白。
43. 至于:連詞,于句首,表示兩段的過渡,提起另事。
44. 負者:背著東西的人。
45. 休于樹:倒裝,“于樹休”在樹下休息。
46. 傴僂(yǔ lǚ):腰背彎曲的樣子,這里指老年人。
47. 提攜:小孩子被大人領著走,這里指小孩子。
48. 臨:來到。
49. 漁:捕魚。
50.釀泉:泉水名,原名玻璃泉,在瑯邪山醉翁亭下,因泉水很清可以釀酒而得名。
51. 洌(liè):清澈。
52. 山肴:用從山野捕獲的鳥獸做成的菜。
53. 野蔌(sù):野菜。蔌,菜蔬的總稱。
54. 雜然: 雜亂的樣子。
55. 陳:擺開,陳列。
56. 酣:盡情地喝酒。
57. 絲: 弦樂器的代稱。
58. 竹:管樂器的代稱。非絲非竹:不是音樂。
59. 射:這里指投壺,古人宴飲時的一種游戲,把箭向壺里投,投中多的為勝,負者照規定的杯數喝酒。
60. 弈:下棋。這里用做動詞,下圍棋。
61. ?。╣ōng):酒杯。
62. 籌:行酒令的籌碼,用來記飲酒數。
63. 觥籌交錯:酒杯和酒籌交互錯雜。
64. 蒼顏:容顏蒼老。
65. 頹然乎其間:醉醺醺地坐在賓客中間。頹然,原意是精神不振的樣子,這里是醉醺醺的樣子。
66.已而:隨后,不久。
67. 歸:返回,回家。
68. 翳(yì):遮蓋。
69. 陰翳:形容枝葉茂密成陰。
70. 鳴聲上下:意思是鳥到處叫。上下,指高處和低處的樹林。
71. 樂①其樂②:樂他所樂的事情。 樂①:以…為樂。樂②:樂事。
72. 醉能同其樂,醒能述以文者:醉了能夠同大家一起歡樂,醒來能夠用文章記述這樂事的人。
73. 謂:為,是。
74. 廬陵:古郡名,廬陵郡,宋代稱吉洲,今江西省吉安市。歐陽修先世為廬陵大族。

原文

環滁皆山也。其西南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瑯琊也。山行六七里,漸聞水聲潺潺而瀉出于兩峰之間者,釀泉也。峰回路轉,有亭翼然臨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誰?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誰?太守自謂也。太守與客來飲于此,飲少輒醉,而年又最高,故自號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山水之樂,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開,云歸而巖穴暝,晦明變化者,山間之朝暮也。野芳發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陰,風霜高潔,水落而石出者,山間之四時也。朝而往,暮而歸,四時之景不同,而樂亦無窮也。

至于負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樹,前者呼,后者應,傴僂提攜,往來而不絕者,滁人游也。臨溪而漁,溪深而魚肥。釀泉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雜然而前陳者,太守宴也。宴酣之樂,非絲非竹,射者中,弈者勝,觥籌交錯,起坐而喧嘩者,眾賓歡也。蒼顏白發,頹然乎其間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陽在山,人影散亂,太守歸而賓客從也。樹林陰翳,鳴聲上下,游人去而禽鳥樂也。然而禽鳥知山林之樂,而不知人之樂;人知從太守游而樂,而不知太守之樂其樂也。醉能同其樂,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謂誰?廬陵歐陽修也。

白話譯文

環繞著滁州城的都是山。它西南方的山峰,樹林和山谷格外秀美。遠遠望過去樹木茂盛,又幽深又秀麗的,是瑯琊山。沿著山上走六七里,漸漸聽到潺潺的流水聲,是一股水流從兩峰之間飛瀉而下,是釀泉。山勢回環,路也跟著拐彎,有一個四角翹起,像鳥張開翅膀一樣高踞于泉水之上的亭子,是醉翁亭。建造這個亭子的人是誰?是山里的和尚智仙。給它命名的人是誰?是太守用自己的別號給它命名的。太守和賓客來這里飲酒,喝了一點就醉了,而且年齡又是最大,所以給自己起了個別號叫“醉翁”。醉翁的情趣不在喝酒上,而在欣賞山水之間的美景。欣賞山水的樂趣,領會在心里,寄托在喝酒上。

又如太陽出來而樹林的霧氣消散了;煙云聚攏來,山谷就顯得昏暗了。陰暗明亮交替變化的,是山間早晨和傍晚。野花開了,有一股清幽的香味;美好的樹木繁茂滋長,形成一片濃郁的綠陰;天高氣爽,霜色潔白,冬天溪水落下,露出石頭,就是山里的四季景象。早晨進山,傍晚回城。四季的景色不同,樂趣也是無窮無盡的。

至于背負著東西的人在路上歡唱,走路的人在樹下休息,前面的人呼喊,后面的人應答;老人彎著腰走,小孩子由大人領著走。來來往往絡繹不絕的,是滁州人在出游。來到溪邊捕魚,溪水深,魚兒肥;用釀泉的泉水來釀酒,泉水清,酒水甜;野味野菜,錯雜地擺在面前的,那是太守在宴請賓客。宴會喝酒的樂趣,不在于彈琴奏樂;投壺的人中了,下棋的贏了,酒杯和酒籌交互錯雜;人們時坐時起,大聲喧嘩,是賓客在盡情歡樂。容顏蒼老,頭發花白,醉醺醺地坐在眾人中間,是太守喝醉了。

不久,夕陽落到山頂,(于是)人的影子散亂一地,這是賓客們跟隨著太守歸去了。樹林里的枝葉茂密成陰,鳥兒到處啼鳴,游人離開,鳥兒快樂。但是鳥兒只知道山林中的樂趣,卻不知道人們的樂趣。而人們只知道跟隨太守游玩的樂趣,卻不知道太守以游人的快樂為快樂。醉了能夠和大家一起歡樂,醒來能夠用文章記敘這樂事的人,是太守。太守是誰?是廬陵的歐陽修。

創作背景

《醉翁亭記》作于宋仁宗慶歷五年(1045年),當時歐陽修正任滁州太守。歐陽修是從慶歷五年被貶官到滁州來的。被貶前曾任太常丞知諫院、右正言知制誥、河北都轉運按察使等職。被貶官的原因是由于他一向支持韓琦、范仲淹、富弼、呂夷簡等人參與推行新政的北宋革新運動,而反對保守的夏竦之流。韓范諸人早在慶歷五年一月之前就已經被先后貶官,到這年的八月,歐陽修又被加了一個外甥女張氏犯罪,事情與之有牽連的罪名,落去朝職,貶放滁州。

歐陽修在滁州實行寬簡政治,發展生產,使當地人過上了一種和平安定的生活,年豐物阜,而且又有一片令人陶醉的山水,這是使歐陽修感到無比快慰的。但是當時整個的北宋王朝,雖然政治開明、風調雨順,但卻不思進取、沉溺于現狀,一些有志改革圖強的人紛紛受到打擊,眼睜睜地看著國家的積弊不能消除,這又不能不使他感到沉重的憂慮和痛苦。這是他寫作《醉翁亭記》時的心情,悲傷又有一份歡喜。這兩方面是糅合一起、表現在他的作品里的。

作品鑒賞

《醉翁亭記》是一篇優美的散文。這篇散文饒有詩情畫意,別具清麗格調,在中國古代文學作品中確是不可多得的。慶歷五年春,歐陽修由于聲援范仲淹等人,再遭貶斥,出知滁洲,本文作于到滁州的第二年?!皯c歷新政”的失敗,使他感到苦悶;外放可以擺脫朝廷黨爭,對他也是一種安慰。文章表現了作者這種復雜的心情。本文以一個“樂”字貫穿全篇,并坦言“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卑颜问б?,仕途坎坷的內心抑郁和苦悶寄情于山水之間,消融于與民同樂之間,在描繪一幅幅變化多姿、秀麗嫵媚的優美圖畫時,體現儒家的傳統思想,正如《尚書》所言:“德惟善政,政在養民。”表現了他隨遇而安、與民同樂的曠達情懷。

全文共四段,條理清楚,構思極為精巧。

此文第一段寫醉翁亭之所在,并引出人和事。分五步突出醉翁亭。首先以“環滁皆山也”五字領起,將滁州的地理環境一筆勾出,點出醉翁亭座落在群山之中。作者縱觀滁州全貌,鳥瞰群山懷抱之景。接著作者將“鏡頭”全景移向局部,先寫“西南諸峰,林壑尤美”,醉翁亭座落在有最美的林壑的西南諸峰之中,視野集中到最佳處。再寫瑯琊山“蔚然而深秀”,點山“秀”,照應上文的“美”。又寫釀泉,其名字透出了泉與酒的關系,好泉釀好酒,好酒叫人醉。“醉翁亭”的名字便暗中透出。然后寫醉翁亭,“行六七里,峰回路轉,有亭翼然”,照應上文“蔚然而深秀”,可看出醉翁亭座落在山清水秀的最佳位置上。為下文的活動安排了一個優美獨特的背景。作者接著轉向敘事抒情,用兩個短句自問自答,道出亭的來歷:“作之者誰?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誰?太守自謂也。”同時點出“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山水之樂,得之心而愚之酒也”。說明“醉翁”二字的深意,把景與情直接聯系起來。這段層與層間過渡巧妙,由山而峰,由峰而泉,由泉而亭,由亭而人,由人而酒,由酒而醉翁,再由“醉翁之意不在酒”引出“山水之樂”這一全文的核心命意。句句相銜不著痕跡,給人完整的“山水之樂”印象。

第二段,分述山間朝暮四季的不同景色。作者先用排偶句“日出而林霏開,云歸而巖穴瞑”描繪出山間兩幅對比鮮明的朝暮畫面。接著用“野芳發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陰,風霜高潔,水落而石出者,山間之四時也”一句話概括了山間春、夏、秋、冬四季的不同風光,一季一幅畫面?!俺币韵滤木涫切〗Y,作者直接抒發了自己被美景陶醉的歡樂心情。“四時之景不同,而樂亦無窮也”,這是上一段總寫“山水之樂”的具體化。這里用對偶句描寫,散句收束,抑揚頓挫,音韻諧美。

第三段寫滁人的游樂和太守的宴飲。此段描寫由景物轉移到人事上。先寫滁人之游,描繪出一幅太平祥和的百姓游樂圖。游樂場景映在太守的眼里,便多了一層政治清明的意味。接著寫太守設宴,眾兵宴飲之樂。宴席豐盛而充滿野趣,眾兵起坐喧嘩,樂不可支。太守樂中酒酣而醉,此醉是為山水之樂而醉,更為能與吏民同樂而醉。體現太守與下屬關系融洽,“政通人和”才能有這樣的樂。

第四段,寫宴會散、眾人歸的情景?!叭欢蔌B知山林之樂,而不之人之樂;人知從太守游而樂,而不知太守之樂其樂也。”作者巧妙地用禽鳥之樂襯托游人之樂,又以游人之樂襯托太守之樂。但太守之樂與眾不同,不是眾人所能理解的。作者并沒有袒露胸懷,只含蓄地說:“醉能同其樂,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贝司渑c醉翁亭的名稱、“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前后呼應,并與“滁人游”、“太守宴”、“眾賓歡”、“太守醉”聯成一條抒情的線索,曲折地表達了作者內心復雜的思想感情。

藝術手法

意境優美

好的散文應為詩,要創造優美的意境。所謂意境包含著意和境兩個方面的范疇,它是浸潤著作者主觀感情的藝術畫面。優秀的散文應該有風光綺麗的圖畫美,給讀者獨特的審美感受,以悅目而致賞心?!蹲砦掏び洝返乃枷胍饷}是一個“樂”字,“醉”中之樂,它像一根彩線聯綴各幅畫面。而“醉翁之意不在酒”, “在乎山水之間也”。放情林木,醉意山水,這是作者的真意。散文立意猶如設了張本,作者就根據這樣的“意”寫了秀麗的“境”,從而達到情與景的交融,意與境的相諧。作者是從這樣幾方面濡筆,描繪散文境界的。

山水相映之美。在作者筆下,醉翁亭的遠近左右是一張山水畫。有山,有泉,有林,有亭,然而作者又沒有孤立用墨,而是交織一體,既各盡其美,又多樣統一。“蔚然而深秀的瑯琊山,風光秀麗,迤儷連綿,蒼翠欲滴。群山作為背景,一圈環繞而過。林深路曲,泉流彎旋,則“有亭翼然臨于泉上”。這樣山與泉相依,泉與亭相襯,一幅畫中山水亭臺,構成詩一般的優美意境。

朝暮變化之美。“日出而林霏開,云歸而巖穴暝,晦陰變化者,山間之朝暮也”。寫出了醉翁亭早晚變化的優美景色。由于早晚不同,則作者運筆的色調、氣氛有別。早晨有寧靜之狀,清新之息,傍晚則有昏暗之象,薄暮之氣。作者對景色變化的觀察既深且細、筆觸如絲,以不同的景象寫出了相異的境界。

四季變幻之美?!耙胺及l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陰,風霜高潔,水落而石出者,山間只四時也”,描寫了四季景物的變化。芳草萋萋,幽香撲鼻是春光;林木挺拔,枝繁葉茂是夏景;風聲蕭瑟,霜重鋪路是秋色;水瘦石枯,草木凋零是冬景。變化有致,給人不同的美學享受。四幅畫面相互映襯,春光如海映襯了秋色肅殺;夏日繁茂映襯了冬景寒洌。

動靜對比之美。文中先說景物與景物之間的動靜對比。蔚然壯秀的瑯琊山是靜態,潺潺流淌的釀泉水是動態,山色蒼郁悅目,泉聲琮琮動聽,相映成趣。“樹木陰翳,鳴聲上下”,樹木之境對比出百鳥啁啾之動,相得益彰?!耙讯﹃栐谏?,人影散亂,太守歸而賓客從也”是景物與人物間的動靜對比?!蚌』I交錯,起坐而喧嘩者,眾賓歡也。蒼顏白發,頹然乎其間者,太守醉也”。以眾賓喧嘩之動,對比出太守頹然之靜,生趣盎然。

結構精巧

金線串珠。《醉翁亭記》雖然時而山色露布卷面,時而水流瀉進畫幅,時而人情喧于紙上,看似散,其實一點兒也不亂。首要的原因是作者手中有一根金線。這根金線就是作者的主觀感受——“樂”,醉中之“樂”。正因為如此,文章的起、承、轉、合,就無不統攝于作者主觀感受和體驗的波瀾起伏。寫山水,是抒發“得之心”的樂;寫游人不絕路途,是表現人情之樂;寫釀泉為酒,野肴鋪席,觥籌交錯,是表達“宴酣之樂”;寫鳴聲宛轉,飛蕩林間,是顯示“禽鳥之樂”,更是為著表現太守自我陶醉的“游而樂”。歡于萬物,樂在其中,全文因景生樂,因樂而抒情,這樣,行文走筆,一路寫出,圍繞個“樂”而展開,就不是斷片的雜碎,而是統一的整體,猶如穿千顆珠玉綴在金線之中,收萬道陽光凝于聚光鏡上。也正因為有聚光點,有主骨架,文筆的散反而會轉化成一種特色,顯得運筆從容,左右逢源,越是散越是豐滿了散文的血肉,增添了散文的生機,增強了散文的內容。

曲徑通幽?!蹲砦掏び洝分杏羞@樣一句話:“峰回路轉,有亭翼然?!苯栌眠@句話來形容這篇散文的結構特色是很恰當的。作者寫四時晨昏的不同景物,五光十色的瑯風貌,可謂匠心默運,苦意經營。作者為寫出醉翁亭的位置,頗下一番心思,他不是徑直言之,而是曲折寫來。文章一開始敷設了五層筆墨,“環滁皆山”,一層;“西南諸峰”,一層;深秀“瑯”,一層;潺潺泉水,一層;“有亭翼然”,一層。五層筆墨不是均衡用力,平分秋色,而是層層烘染,步步進逼。先用大鏡頭、長鏡頭,然后推成小鏡頭、短鏡頭,最后跳成特寫,不平不直,九曲回腸。先用概描,寫滁州山景,大筆淋漓。下一“尤”字,文章迭進,帶出“西南諸峰”。再著一“望”字,視線集中瑯。用畢視覺,跟后就用聽覺,“水聲潺潺”,于是釀泉入畫。爾后,用一“回”字,著一“轉”字,醉翁亭才赫然在目,進入卷面。作者在用筆時,好像圍野狩獵,逐漸圈小區域。這樣不僅讓人們了解到醉翁亭之所在,而且通過層層烘托,突出了它的美。如此描寫,便使“亭”非比尋常;如此用筆,便使“文”不同凡響。再如文章結尾處,作者為了突出“太守之樂”,也是用的層層烘托的筆法。用禽鳥之樂,反襯眾人之樂,再用眾人之樂,反襯出太守之樂。這樣,太守之樂就在眾多的烘托下被推到峰顛,顯示出主觀感受和體驗的高人一籌。

呼應有方。前有伏筆,后必照應;藏墨于首,顯豁于尾,是《醉翁亭記》結構安排的第三個特點。文章一開始寫道:“名之者誰?太守自謂也。”但太守又“名之者誰”暫按不表,埋下伏筆,催人卒讀。直到文章剎尾處,才端示:“太守謂誰?廬陵歐陽修也。”奏到首尾相照之效。再如“太守樂”呼應了“山水之樂”,樂從山水來,太守樂就有了根據?!吧n顏白發,頹然乎其間者,太守醉也”照應了“太守與客來飲于此,飲少輒醉,而年又最高”,年事既高,又放情山水,太守醉就有了著落。又如“夕陽在山,人影散亂”,紛紛離去,是因為時令已晚,這便跟前文的“暮而歸”又恰成照應,把這句話具體化了。處處注意呼應照應,就使文章的內在結構經緯分明,嚴謹周密。

語言出色

《醉翁亭記》的語言極有特色,格調清麗,遣詞凝練, 音節鏗鏘,臻于爐火純青之境,既有圖畫美,又有音樂美。

首先,《醉翁亭記》的語言高度概括,含義豐富。最突出的是,作者在本文中首創的“醉翁之意不在酒”“水落石出”,已被同時代和后來的作家所用,例如蘇軾在著名的《后赤壁賦》中寫秋冬之交的江上景色,就直接借用了“水落石出”一詞。又由于作者用詞精當,詞句的概括內容很廣,因而“醉翁之意不在酒”“水落石出”已演變成穩定性強、規范性高的成語,發揮了它們的引申意義。

其次,《醉翁亭記》的語言凝練精粹,晶瑩潤暢。這是作者善于觀察事物,精辟地捕捉對象的本質特征并加以提煉的結果。例如寫晨昏景象之異,只用兩句就概括殆盡:“日出而林霏開,云歸而巖穴暝。”林、巖、晨氣、暮靄,均是山間習見之物,以此下筆,切景切境。同時,“出”“開”聯屬,“開”是“出”的后果。“歸”“暝”聯屬,“歸”是“暝”的前提。動詞的出神入化,互為因果,使變化著的山景逼真欲現,恍若在即。又如寫四季景物,作者獨到地捕捉了富有季節特點的典型情景,以“香”言春,以“繁”狀夏,以“潔”喻秋,以“水”寫冬,無不情狀俱到,精確熨貼。再如“樹木陰翳,鳴聲上下”,前句寫色,后句傳聲,兼聲兼色,寥寥八字便把薄暮情景表現無遺。還如“有亭翼然”,僅譬一喻,亭的形狀、風貌便畫出來活像鳥兒展翅,凌空欲飛。濾沏文詞水分,濃縮語言容量,使之片言能明百意,只字足敵萬語,達到妙造精工的地步。

再次,《醉翁亭記》的語言抑揚抗墜,鏗鏘悅耳。全文幾乎用“也”收束句尾,又一貫通篇,毫無贅煩之弊,反有靈動之妙,具有一唱三嘆的風韻。它雖是散文,但借用了詩的語言表現形式,散中有整,參差多變。他安排了不少對句,使句式整飭工穩。

作者雖受駢文影響,但非食而不化,乃是有所創造,融化到筆底,又自然天成。不做作,不矯飾。

作者簡介

歐陽修(1007-1072年),北宋文學家、史學家。字永叔,號醉翁,晚號六一居士。廬陵(今江西吉安)人。1030年(天圣八年)進士。累擢知制誥、翰林學士,歷樞密副使、參知政事。宋神宗朝,遷兵部尚書,以太子少師致仕。卒謚文忠。政治上曾支持過范仲淹等的革新主張,文學上主張明道、致用,對宋初以來靡麗、險怪的文風表示不滿,并積極培養后進,是北宋古文運動的領袖。散文說理暢達,抒情委婉,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詩風與其散文近似,語言流暢自然。其詞婉麗,承襲南唐余風。曾與宋祁合修《新唐書》,并獨撰《新五代史》。又喜收集金石文字,編為《集古錄》,對宋代金石學頗有影響。有《歐陽文忠公集》。

繼續閱讀
推薦閱讀: 簡短又有趣的 等閑識得東風 此景只應天上 秋送新鴻哀破 280個胎教 白鳥一雙臨水 應憐屐齒印蒼 山云吞吐翠微 適合現代幼兒 桑間簧火卻宜
《《醉翁亭記》歐陽修文言文原文注釋翻譯》正文
第1 章 經典幽默故事:老王買房
第2 章 一片能教一斷腸,可堪平砌更堆
第3 章 不要人夸好顏色,只流清氣滿乾
第4 章 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
第5 章 關于童話故事的資料素材
第6 章 黃帽傳呼睡不成,投篙細細激流
第7 章 江頭落日照平沙,潮退漁船擱岸
第8 章 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
第9 章 看格林童話故事書里的故事
第10 章 已拚新年舟上過,倩人和雪洗征
第11 章 幾家夫婦同羅帳,幾家飄零在外
第12 章 但得明年少行役,只裁白纻作春
第13 章 有意義的童話故事簡短的閱讀
第14 章 應憐屐齒印蒼苔,小扣柴扉久不
第15 章 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
第16 章 白鳥一雙臨水立,見人驚起入蘆
第17 章 小學生童話故事600字
第18 章 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
第19 章 不要人夸好顏色,只流清氣滿乾
第20 章 辛苦遭逢起一經,干戈寥落四周
第21 章 幼兒園好聽的寓言故事:螳螂法
第22 章 分明舊泊江南岸,舟尾春風飐客
第23 章 小桃無主自開花,煙草茫茫帶晚
第24 章 一片能教一斷腸,可堪平砌更堆
第25 章 螞蟻和大象摔跤居然贏了!
第26 章 黃帽傳呼睡不成,投篙細細激流
第27 章 東風謬掌花權柄,卻忌孤高不主
第28 章 千門列炬散林鴉,兒女相思未到
第29 章 安徒生童話 教堂古鐘
第30 章 百年草草都如此,自琢春詞剪燭
第31 章 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
第32 章 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
第33 章 童話故事掉進兔子洞經典閱讀
第34 章 便覺眼前生意滿,東風吹水綠參
第35 章 萬壑千巖位置雄,偶從天巧見神
第36 章 花開不并百花叢,獨立疏籬趣未
第37 章 適合兩歲至三歲孩子聽的簡短童
第38 章 十年勾踐亡吳計,七日包胥哭楚
第39 章 門外無人問落花,綠陰冉冉遍天
第40 章 黃帽傳呼睡不成,投篙細細激流
第41 章 狼和七只小山羊的故事
第42 章 門外無人問落花,綠陰冉冉遍天
第43 章 中原父老莫空談,逢著王人訴不
第44 章 山河破碎風飄絮,身世浮沉雨打
第45 章 童話故事:手絹上的花田的有趣
第46 章 泉眼無聲惜細流,樹陰照水愛晴
第47 章 桑間簧火卻宜蠶,風土相傳我未
第48 章 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
第49 章 寫一篇童話故事300字左右范
第50 章 亂點莓苔多莫數,偶粘衣袖久猶
第51 章 分明舊泊江南岸,舟尾春風飐客
第52 章 十年勾踐亡吳計,七日包胥哭楚
第53 章 超簡短英文版童話故事
第54 章 門外無人問落花,綠陰冉冉遍天
第55 章 有梅無雪不精神,有雪無詩俗了
第56 章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
第57 章 兒童簡短童話故事大全
第58 章 不要人夸好顏色,只流清氣滿乾
第59 章 尋常一樣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
第60 章 紅香世界清涼國,行了南山卻北
第61 章 小動物的童話故事新編
第62 章 沾衣欲濕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
第63 章 幾家夫婦同羅帳,幾家飄零在外
第64 章 一片能教一斷腸,可堪平砌更堆
第65 章 格林童話故事大全書里的故事
第66 章 向來枉費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
第67 章 黃鶯也愛新涼好,飛過青山影里
第68 章 枝間新綠一重重,小蕾深藏數點
第69 章 經典格林童話:鼓手的故事
第70 章 山外青山樓外樓,西湖歌舞幾時
第71 章 寒夜客來茶當酒,竹爐湯沸火初
第72 章 日暮詩成天又雪,與梅并作十分
第73 章 適合小學生比賽講的童話故事
第74 章 便覺眼前生意滿,東風吹水綠參
第75 章 寧可枝頭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風
第76 章 出得西湖月尚殘,荷花蕩里柳行
第77 章 有關減肥的童話故事:胖刺猬減
第78 章 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
第79 章 曲終過盡松陵路,回首煙波十四
第80 章 江頭落日照平沙,潮退漁船擱岸
第81 章 中國四大民間傳說故事
第82 章 可憐今夜月,不肯下西廂。全詩
第83 章 笠澤茫茫雁影微,玉峰重疊護云
第84 章 梅花竹里無人見,一夜吹香過石
第85 章 經典格林童話:圣母的孩子
第86 章 舊時曾作梅花賦,研墨于今亦自
第87 章 此景只應天上有,豈知身在妙高
第88 章 向來枉費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
第89 章 著名童話故事有哪些世界著名童
第90 章 泉眼無聲惜細流,樹陰照水愛晴
第91 章 秋送新鴻哀破國,晝行饑虎齧空
第92 章 百年草草都如此,自琢春詞剪燭
第93 章 有關小松鼠的童話故事
第94 章 吾家洗硯池頭樹,個個花開淡墨
第95 章 秋送新鴻哀破國,晝行饑虎齧空
第96 章 秋送新鴻哀破國,晝行饑虎齧空
第97 章 女孩喜歡看的童話故事
第98 章 三生定是陸天隨,只向吳松作客
第99 章 不要人夸好顏色,只流清氣滿乾
第100 章 惶恐灘頭說惶恐,零丁洋里嘆零
第101 章 童話故事:森林里的小動物
第102 章 不要人夸好顏色,只流清氣滿乾
第103 章 細草穿沙雪半銷,吳宮煙冷水迢
第104 章 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墻
第105 章 關于馬首是瞻的成語故事
第106 章 江頭落日照平沙,潮退漁船擱岸
第107 章 萬壑千巖位置雄,偶從天巧見神
第108 章 黃梅時節家家雨,青草池塘處處
第109 章 自編童話故事100字
第110 章 應是不眠非守歲,小窗春色入燈
第111 章 千門列炬散林鴉,兒女相思未到
第112 章 竹影和詩瘦,梅花入夢香。全詩
第113 章 適合兒童看的童話故事
第114 章 小桃無主自開花,煙草茫茫帶晚
第115 章 黃梅時節家家雨,青草池塘處處
第116 章 此景只應天上有,豈知身在妙高
第117 章 安徒生童話有哪些故事
第118 章 亂點莓苔多莫數,偶粘衣袖久猶
第119 章 三生定是陸天隨,只向吳松作客
第120 章 愁里高歌梁父吟,猶如金玉戛商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在线看| 欧美一级va在线视频免费播放| 宝贝过来趴好张开腿让我看看| 四虎影视在线影院在线观看| 久久九色综合九色99伊人| 高级秘密俱乐部的娇妻| 日韩电影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精品动图| 久久精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 黄大色黄美女精品大毛片|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 美女主播免费观看| 成人试看120秒体验区| 午夜理论影院第九电影院| 一级一级女人真片| 男人j桶女人j免费视频| 夜夜高潮天天爽欧美| 亚洲欧美日韩精品在线| 666永久视频在线| 欧美va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不卡亚洲精品91| 久久亚洲精品AB无码播放| 腿张大点我就可以吃扇贝了| 成人毛片一区二区| 免费v片在线看| 91黑丝国产线观看免费| 欧美大尺度xxxxx视频| 国产成人精品A视频一区| 久久人人爽人人爽人人爽| 老司机一级毛片| 天天综合色天天桴色| 亚洲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亚洲色图13p| 日本电影免费久久精品| 国产AV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一二三四在线播放免费视频中国| 理论秋霞在线看免费| 国产精品揄拍100视频| 久久精品欧美日韩精品| 老子影院午夜伦不卡亚洲| 夫妇交换性3中文字幕k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