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言有著獨特的兒童文體特征,故事內容短小精悍,蘊含哲理且耐人尋味,下面這些是小編為大家推薦的3篇有愛的兒童寓言故事。
李廷彥是宋代的一個小官吏,他常常喜歡寫詩作賦,兒童舞文弄墨。故事由于他水平不高,兒童常因故弄玄虛而遭人譏笑。故事
一次,兒童李廷彥詩興又起,故事他提筆似乎一發不可收,兒童竟洋洋灑灑寫下一百韻。故事他得意洋洋地將寫好的兒童百韻詩獻給他的上司欣賞,想在上司面前表現一下自己的故事才華,以博得上司重視。兒童
這位上司頗為認真地打開百韻詩,故事剛剛看了幾句,兒童不覺鼻子一酸,眼淚奪眶而出。他把李廷彥叫到跟前,搖著頭,指著詩句,唏噓不已,連聲說:“真悲慘,真悲慘。”
李廷彥自己都搞不清楚是什么內容這么讓上司傷心。上司指著詩句對李廷彥說:“你看這里,你看這里。”
李廷彥一看,那兩句寫的是“舍弟江南歿(mo),家兄塞北亡。”
上司接著說:“沒想到你家里屢遭災禍到這般地步,怎不早告訴我,直到現在寫在詩里讓我知曉呢?”
李廷彥滿心羞愧,紅著臉站起身,一邊搖頭擺手一邊解釋說:“大人,不是這樣,不是這樣。其實我家里什么事也沒有發生,我只是為了詩句的對仗工整罷了,您可千萬別以為這是真的啊。”
上司十分掃興,似乎被愚弄了似的,他搖搖頭,嘆了口氣,把百韻詩還給了李廷彥。
有些無聊文人,喜歡裝腔作勢,無病呻吟,寫文章一味追求形式的虛美,竟到了自我詛咒的地步,實在讓人哭笑不得。
3篇有愛的兒童寓言故事之2:烏鴉和鴉雛烏鴉在島上筑巢,等到雛鳥孵出,他就開始把他們從島上帶到陸地。他用爪子抓起第一只雛鳥,帶著他飛過海洋。
他飛到海洋中間,覺得累了,翅膀越拍越慢。他想,如今我還強壯,而他還弱小,我得帶著他橫渡海洋。然而等到他長大強壯了,我就年老體衰了,他還會記得我的辛勞,帶我從這個地方飛往另一個地方嗎?于是老烏鴉便問小烏鴉,“等我老了,而你大了,你帶不帶我?對我說實話。”
小烏鴉害怕老烏鴉會把他扔進海洋,便說:“我帶你。”
然而老烏鴉不相信這個兒子,松開爪子,讓他掉了下去,小烏鴉縮成一團,落進了海洋,便淹死了。老烏鴉飛回島上。
然后他用爪子抓起第二個兒子,帶他飛過海洋。他又一次飛累了,便再一次問兒子,等他老了,他是不是帶他從一個地方飛往另一個地方。小烏鴉害怕掉進海洋,便說:“我帶你。”
父親也不相信他這個兒子,便讓他掉進了海洋。
老烏鴉飛回巢里,巢里只剩下最小的一只鴉雛了。他抓起他最后的一個兒子,帶著他飛過海洋。等他飛過海洋中間累了的時候,便問:“在我的老年,你會不會喂我,而且帶著我從這個地方到另一個地方?”
“不,我不帶,”小烏鴉回答。
“為什么?”父親問。
“等你老了,我長大了,我要筑我自己的巢,喂養照料我自己的鴉雛。”
他說的是實話,老烏鴉想,我要盡力把他帶過海洋去。
老烏鴉沒有讓這只小烏鴉落下海去,而是用盡余力拍動翅膀,把他帶上陸地,讓他能夠筑自己的巢,撫養自己的雛鴉。
3篇有愛的兒童寓言故事之3:狄爾西斯和阿瑪朗特我曾經有一段時間離開伊索的寓言,繼續寫仿意大利著名作家卜伽丘風格的《故事詩》。但我朋友的侄女西萊莉仿佛像位女神,愿意在巴那斯重新讀到我的寓言。假如找不到充分的理由向她說“不”,這恐怕不是人們對女神應有的態度,尤其是當女神以其美麗來支配我們的時候。為了讓大家都明白,這是因為西萊莉十分希望狼和烏鴉的話在我的書中重新變成詩。西萊莉的要求就代表一切,我們怎能拒絕她那熱切的懇求呢?怎么可能呢?為了言歸正傳,我的故事,照她的話講是比較晦澀的故事,即使才智出眾的人也難理解其中的一切。為此,我們來講幾個故事,就是不加解釋地能讓她聽個明白。現在我們就講講牧羊人,而后把狼和羊的對話寫成故事。一天,狄爾西斯向年輕的阿瑪朗特說:“啊。假若你能像我這樣,懂得有種痛苦能使我們快樂,心蕩神迷。天底下仿佛沒有一樣東西能和它相比。請相信,別害怕,我不會騙你。冒昧地說,就是你激起了一顆柔情蕩漾的心。”
阿瑪朗特純真地問道:“這種痛苦你如何稱呼它?它叫什么?”
“叫作愛情。”
“這名字真美啊,你給我說說它的特征吧,我將憑它的特點認識它。它究竟給人們以什么感覺呢?”
“帝王的歡樂和這種痛苦相比較,都令人厭煩并為之遜色。有了它,人變得惘然若失,常獨自和森林作伴,到河邊顧影自憐。但她見到的并不是自己的倒影,而是那個反復在她眼前出現的情人,那人兒無處不在,其他一切她則視而不見。他就是村里的一個牧羊人,只要走近他,聽到他的聲音和名字,她就滿臉通紅。一想起他來,她就激動,又時常嘆氣,心里非常想見他,又害怕見到他,但又不明白究竟是為什么。”這時阿瑪朗特馬上接著說:“哦,別說了,這就是你向我講述的痛苦吧?這并不讓我感到陌生,我想我早已知道它。”狄爾西斯以為姑娘說的就是他,但緊接著這位姑娘說:“我對克利達芒這小伙子的情感正像你說的這樣呢。”
狄爾西斯聽了這話心里既窩火又羞憤,直感到無地自容。
很多人的情況都與狄爾西斯差不多,他們以為天天在為自己的利益奔忙,但卻恰恰是在為人作嫁,為別人忙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