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咬鵑與貓頭鷹】
這是墨西哥的阿茲特克人的一個古老故事。
很久很久以前,勵志在覆蓋大地的小故森林中,發生了一場大火。事字人和動物在奔跑逃生,經典貓頭鷹也在逃命,勵志但它發現一只小鳥正匆匆忙忙,小故來回奔波于大火與附近的事字河流之間。
貓頭鷹好奇地飛向那只小鳥,經典原來那是勵志綠咬鵑,它飛到河邊,小故用喙銜住一小滴水,事字然后回到火場,經典把那一滴水澆到火焰上。勵志貓頭鷹飛到綠咬鵑身邊,小故向它喊道:“兄弟,你在干什么?你傻了嗎?這樣做根本不管用。你要干什么?這樣你得飛一輩子。”
綠咬鵑停了一下,看著貓頭鷹,回答道:“我只想盡我所能。”
于是有了老輩人代代相傳的一個故事:很久以前,一只小小的綠咬鵑,一只貓頭鷹,還有很多其他的動物和人們,一起撲滅了大火,拯救了覆蓋大地的森林。
【柔和的力量】
記得早年學醫時,一天課上先生問道:“大家想想,用酒精消毒的時候,什么濃度為好?”學生齊聲回答,越高越好啦。先生說:“錯了。太高濃度的酒精,會使細菌的外壁在極短的時間內凝固,形成一道屏障,后續的酒精就再也殺不進去了,細菌在壁壘后面依然活著。最有效的濃度,是把酒精的濃度調行柔和些,潤物細聲地滲透進去,效果才佳。”
于是我第一次明白了,柔和有時比風暴更有力量。柔和是一種品質與風格。它不是喪失原則,而是一種更高境界的堅守,一種不曾劍拔弩張,依舊格守尊嚴的藝術。
我們的聲音柔和了,就更容易滲透到遼遠的空間。我們的目光柔和了,就更輕靈地卷起心扉的窗紗。我們的面龐柔和了,就更流暢地傳達溫暖的誠意。我們的身體柔和了,就更準確地表明與人平等的信念。
【小事見人心】
那天下午,艷陽高照,天氣悶熱得讓人窒息。快下班的時候,老天爺突然變了臉,發起飚來,狂風大作,暴雨漣漣,直到天黑了,仍不見小。
小孫子急不可耐地要媽媽。我安慰了他幾句,拿了兩把大雨傘,卷起褲腳出了門,頂風冒雨,來到兒媳的辦公室,果然不出所料,還有她的一位同事也被困在那里,回不了家。
“爸爸。”兒媳一見著我,高興極了。
“你爸爸真好。”她也夸我。
“雨太大,來晚了。崽崽在家想你了,咱們回家吧。”
兒媳給了她同事一把傘,我倆共一把傘回家。
過了幾天,不見兒媳拿雨傘回來。我心中納悶,便問她:
“那天晚上你同事拿去的那把雨傘,沒拿回來?”
“哦,我沒問她,大概是她忘記了。”
“孩子,一把傘值不了幾個錢,小事一樁,她是你的同事,礙于情面,你就別跟她提這件事了。可是,如果是人家幫助了你,為你解了困,你會不會把人家給忘記了呢?”
“爸爸,我懂了。我知道該怎么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