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教學中,關于教學方法有很多,但很多教師嘗試了無數(shù)種方法,卻發(fā)現(xiàn)有效的方法寥寥無幾。不放嘗試小故事教學模式。趣味把關于語文的語文有趣故事融入課堂,提高學生的事搞學習興趣。下面就是精選短篇文章網(wǎng)小編給大家整理的關于趣味語文的故事,希望對你有用。關于
從前,有一個非常險要的語文渡口叫“獨口渡”,方圓百里都是事搞懸崖峭壁,附近的精選人只得從獨口渡渡河。該地一個叫李興的關于人見錢眼開,就強占了獨口渡,趣味并且規(guī)定:凡是語文從這里渡河的人,必須拿出若干錢財給他,事搞不然休想過河。精選因此人們又稱這個渡口為“閻王渡”。
有一個長工孫大,為人聰明機智,他下定決心為地方除害,讓李興嘗嘗苦頭。
一天,孫大提著一個裝了三兩七錢漆的小桶,要渡河。李興的手下向孫大要錢。孫大說:“我是一個漆匠,身無分文,只有三兩七錢漆,你們要,就拿去。”李興的手下見孫大衣著單薄,別無他物,便收下了漆。
孫大過河以后,馬上寫了狀紙,到衙門控告李興搶劫了他三兩七錢八的白金。
縣太爺將李興捉拿過來,問他:“你為什么搶了孫大三兩七錢八的白金?”
李興哭喪著臉回答說:“青天大老爺在上,我沒有搶他三兩七錢八白金,我只是要了他三兩七錢漆。”
縣官一聽,對李興說:“原告說三兩七錢八,你招認三兩七錢七,只差一分,可能是稱量上的差誤。如今你已如實招供,本官判你將白金如數(shù)歸還孫大。”
李興一聽,急忙申辯說:“大老爺,不是三兩七錢八白金,是三兩七錢漆呀。”
縣官以為李興還在狡辯,就命差役重重打了李興五十大板。李興被打得皮開肉綻不說,還要拿出三兩七錢八白金給孫大。從此以后,李興再也不敢在獨口渡胡作非為了。
孫大巧妙地用“漆”與“七”的同音關系,懲治了李興,可真是把同音字運用到極致了。
關于趣味語文的故事篇2:東西朱熹是宋朝有名的學者。有一次,這位大學者去見一位朋友盛溫如,到盛家時,盛溫如正提著一只小籃要外出。盛溫如一見老朋友來了,連忙放下籃子,招待朱熹。朱熹看著他那忙碌的樣子,問道:“你剛才提著籃子,要去干什么呀?”他回答說:“我正要去買東西哩。”
朱熹一聽,不覺笑了起來,問道:“買東西?難道就不買南北。”不料,盛溫如點了點頭,很認真的說:“只能買東西,確實不能買南北。”接著,他解釋了一番:“東方屬木,西方屬金;南方屬火,北方屬水,水火又不相容;凡水類、火類的物品,我這籃子就不能裝呀,所以確實不能買南北。”
經(jīng)這么一說,朱熹連連點頭,稱贊他說得有理。
確實,古代把金、木、水、火、土稱為“五行”,又把東、西、南、北、中這五個方位與“五行”相配,盛溫如講的就是這個道理。
這自然是關于“東西”一詞的一種傳說。“東西”一詞既可表示方向:東邊和西邊;同時往往也泛指具體的或抽象的事物。當它表事物時,雖然是兩個方位并列起來構成的,但它已沒有表示方向的意義,而實際上已成為某些事物的代名詞,在說話寫文章時都極常用。
關于趣味語文的故事篇3:錯位”的漢字昨天,有個同學急沖沖地敲開我家的門,說是有個新發(fā)現(xiàn)要告訴我。我說是不是又發(fā)現(xiàn)了新大陸?他說不亞于發(fā)現(xiàn)新大陸。
原來,他“發(fā)現(xiàn)”的是“矮”與“射”兩個字“錯位”了。他說,“矮”由“矢”與“委”兩個偏旁構成,“矢”之本義是箭;“委”有一個義項是“拋棄”。而“射”則更明了,“寸”、“身”乃是不高也,不高便是“矮”。其實,他的發(fā)現(xiàn)早已被前人發(fā)現(xiàn)了。
經(jīng)他提醒,我好像也有一個發(fā)現(xiàn)。“穢”與“穗”,兩個字讀音應當說是“錯位”了。“穢”與“穗”都是形聲字,“穢”讀huì,而“穗”卻讀suì。形聲字聲旁表音,“穢”的聲旁“歲”讀suì,“穗”的聲旁“惠”讀huì,所以“穢”與“穗”的讀音按理應當互換。
當然我們的看法不一定有道理,只是湊趣而已。
[老師講解]
兩位同學所說的漢字“錯位”,一個是意義錯位,一個是讀音錯位,不過都不是從文字學的角度立言的,而只是趣說而已。
如果不去探究“矮”、“射”的字源,單從形體看,讓人覺得這是兩個互相錯位的會意字。其實,“射”在金文中是由“弓、矢、手”三部分組合成的會意字,意即箭搭弓上,以手發(fā)射,故其本義是射。“矮”字右邊的委旁,甲骨文的形體是一個跪在地上的奴隸手拿一蔸干枯蜷曲的禾,禾稻枯萎蜷縮,比盛長挺拔之時顯得矮小,矢加委,表示枯萎的禾只有一箭之長了,故本義為矮小。
古代漢字造字法一般是就漢字的篆體形態(tài)而言的,漢字隸變、簡化后,結構已發(fā)生了很大變化,已經(jīng)不合古代造字法,因此不能根據(jù)漢字形體對隸變、簡化前的漢字妄加分析。
至于“穢”與“穗”是否錯位,那不是由我們說了算的,雖然我們覺得兩個字的讀音換一下位似乎更合理。要知道,在形聲字中能準確地表示字音的聲旁是極少的,絕大多數(shù)聲旁都不能準確甚至根本不表示字音,如“海”的聲旁“每”便與字音相去甚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