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節凝聚了中華民族的關于民族精神和民族情感,是我國優秀的文化遺產,在它豐富的文化內涵中不難發現其蘊藏著的思想政治教育資源。下面是清明短篇文章網小編為你帶來的關于清明節的抒情散文,希望對你有所啟發。抒情散文
作者:徐東風
母親,清明今天是抒情散文清明節了,每到這個日子,關于我的清明心中就充滿了對您的思念,思緒悠長,抒情散文眼中的關于淚水始終在回旋……
二十年了,我時時刻刻都在思念您呀。清明可只有在每年的抒情散文今天我才能跪在您的墳前,盡情的關于哭啊,讓思念隨淚水流淌。清明
母親啊,抒情散文您還能和我們說說話嗎?我們兄妹幾個多想再聽聽你那溫柔的話語呀。你還能睜開你期盼的眼睛看看我們嗎?我們已經長大了,你不用在牽掛我們了;你還記得嗎,送你走的那天你的孫子還不懂事兒,但也跟在我們后面,給你磕頭、作揖儼然大人的摸樣。
現在,孫子孫女已經大學畢業,也都在各自的崗位上,實現了您生前的愿望。您走后,老父親孤苦一人守住了和您的那段情,直到現在,老父親蒼老了許多,他時常獨酌孤飲,把那份思念藏在醉意里;您在天堂放心吧,我們會照顧好他的,就像小時候你照顧我們一樣。
母親啊,清明了,你看,你這里成了花的海洋,你看那飛舞的蝴蝶,在給你跳舞呢;那美麗的花是不是你掛滿慈祥的臉龐;這里起了和煦的風,吹在您的墳上,也吹在我們臉上,是你在和我們說話嗎?如果有啥話你就說吧,我們像從前那樣拉拉家常,我們在聽呢,母親,我們就在你的身旁。
母親呀,春天到了,和你離開我們的日子差不幾天了,你還記得嗎,你離開我們的那天我們哭斷肝腸,我們送你來這里的那天,家里搭了很大的靈堂,幾乎全村的老少爺們都來給你送行,都表情哀傷的送來了花圈,那天你周圍也是花的海洋。他們說,你走了,咱村里又少了一個勤勞的人還有那份難忘的善良。
母親啊,你看,這里依然是您喜歡的樣子,小麥返青了,油菜花遍野開放。我跪在您的面前向您懺悔,二十年前的那個夜晚,我無力挽回你的生命,你牽著我和老父親的手,離開了那個你曾經操勞的破舊的土房,可你臨走時沒有留下一句話只有長長的留戀和滿懷的牽掛。
這里百花已經次第開放,為您搭建了美麗的花園,還有迎春的鳥兒,帶著我們的思念盤旋在你墳上,冬去春來,您說,好聽嗎?這花的芬芳、鳥的吟唱。母親,寒來暑往,你別忘了加衣裳。
母親呀,思念如渴,牽掛流長,想您的時候,我的心疼得厲害,可我無法躲避,你知道嗎,你走后沒幾天,我和弟弟坐在咱那個老屋里,不約而同、異口同聲的哭了,并且聲音很響,還引來了好多鄰居和街坊;你那慈祥的笑容和和藹可親的臉龐,時常在我的腦海里像電影一樣播放,我常常帶著對你的思念進入夢鄉。
母親呀,咱們家已經變了摸樣,你瞧,咱家那冬不擋寒,夏不庇蔭的老屋,已變成漂亮的瓦房,可惜,再也看不見白發如銀的您,看燦爛的太陽和皎潔的月亮,更沒有我朝朝暮暮的陪在你身旁。你還記得嗎,你做的酸辣湯至今還帶著你的那份慈祥在飄香。
母親,清明了,你還記得嗎,這里是咱的責任田,曾經是你春耕秋收的地方,我們又仿佛看到了你辛勤勞作的身影和你的柔韌和堅強,我們兄妹幾個來看您了,還帶來了你生前沒用過的東西;這里鮮花如海洋,那些您耕耘過的田野,已經在春風春雨的滋潤下充滿了豐收的希望。
我們家的泥濘小路也比你來時平整寬敞,但依然還是那樣安詳的躺在村旁,你再也不用背著我們蹣跚在上學的路上。
母親呀,我們都很好,一如小時候的模樣,只是無情的年輪刻畫出了歲月的滄桑,還掛著成熟、思考、善良,就像你生前的摸樣;我們都在城里安了家,買了房,我把老父親也接來了,可惜,我們沒有做到把你老有所養你卻去了遙遠的天堂。
母親呀,我們跪在這里,你不會感到孤單凄涼,小麥返青了,鮮花依然燦爛金黃;這里和從前一樣車來人往,還有你的婆婆也來給你做伴了,你要好好的孝敬奶奶,就像你生前那樣。我們跪在這里依然感受到您的愛像花兒一樣芬芳。我們深切的想念您。即使念你一生也不嫌思念悠長。
母親呀,我們兄妹幾個用發絲蘸著血和淚給你寫了一封信,你看那素箋上還留有發黃的淚痕和血染的詩行;放在你的墳上,可這封信我們永遠也寫不完,因為你的恩情太濃,我們思念太長……
關于清明節的抒情散文篇二:清明時節,緬懷先烈天氣陰沉沉的,好像會擠出水來。獨自走在柏油馬路上,唱著輕松的小調。風兒陣陣,楊樹葉嘩啦啦的響。濕潤的空氣中傳來油菜花的清香,這香味真讓人心曠神怡,果然,剛走了不久,眼前就出現了一叢又一叢的油菜花,鮮黃鮮黃,讓人忍不住多看幾眼,那一團團簇擁著的花兒,在風中搖啊搖。哦。今天是清明節呀。清明節是一個祭奠親人、踏青春游的日子,想著想著,我大步朝向林州的烈士陵園走去。這時,天空中飄來了絲絲細雨……
步入烈士陵園的大門,郁郁蔥蔥的樹木挺拔的矗立著,絲毫沒有因為這小雨而退縮。園中一片寂靜,只聽見清脆的鳥鳴聲。
進入眼簾的是一座莊嚴神圣的紀念碑,它比周圍的建筑高處幾倍來,高高矗立著的它顯得格外鮮明。紀念碑的正面,刻著“革命烈士永垂不朽”八個閃閃發光的大字,顯得格外醒目。走上青石鋪成的臺階,就會有一股泥土的清香,之后就上了平臺,平臺上有石柱砌成的欄桿,之后是碑身,它的正面是題字,四周是雕刻的碑文,碑文上寫了林州烈士英勇奮戰的事跡。這周圍有一圈浮雕,生動的再現了革命烈士戰場上英勇奮戰的情景。紀念碑的碑頂刻滿了紅星,它象征著革命烈士的可貴精神。雖然這座紀念碑的材質并不華麗,但是它整體給人一種莊嚴肅穆的氣質。
紀念碑的周圍放滿了鮮花,我也把手中的鮮花,虔誠地放在紀念碑的大碑座上。此情此景,讓我想起我們剛剛學過的一篇課文——《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它寫的是天安門城樓前的那一座花崗石和漢白玉砌成的紀念碑。那是毛主席親自題寫的八個大字;那是毛主席親自起草、周恩來書寫的150字碑文。不管我們身在哪里,只要想起那天安門城樓前的紀念碑,就會心生對祖國人民英雄的崇敬和對祖國的熱愛。我又一次瞻仰了“革命烈士永垂不朽”八個大字,懷著激動的心情向一個烈士紀念館走去。雨也慢慢停下來,空氣剛剛接受了雨水的洗禮,一下子清新了許多。
來到紀念館內,微微昏暗的燈光下陳列著當年的英雄事跡。這里還有一些革命烈士的遺物,有日記本、軍隊的制服、立功的證書和喜報,那日記本里還保存著他們清晰的字跡。喜報如惡報,每一個犧牲的戰士都值得我們去尊敬。來到一個板塊前,上面是一些戰士的光輝事跡---一行行觸目驚心的數字無不牽動著人們的心弦:栗振林烈士,生于1930年,逝世于1952年;孫占元烈士,生于1920xx年,逝世于1952年……他們把年輕的生命都獻給了祖國,這是一種多么慷慨的奉獻啊。
在往下走,我懷著振奮的心情來到了孫占元烈士的紀念館。門前是一座孫占元烈士的塑像,它手拿一支桿槍,用充滿希望的目光眺向遠方。塑像的腳下有幾只雛菊和白色的花卉。進入館內,我了解到,孫占元有一個饑寒的童年:他的家鄉在臨淇鎮三弓水村,這是一個貧苦的家庭,他的父母很早就去世了,只剩下他和妹妹相依為命,他13歲頂門立戶,直到他參加解放軍隊伍,他才感受到了溫暖,他屢次立下戰功,是人民心中的精神支柱。我依依不舍的離開了孫占元紀念館,但是他的偉大精神在我的心中烙下了深深的印記,我將永遠懷念他。
我懷著純潔的心靈離開了烈士陵園,離開了這座寂靜的圣地。回家的路上,我心中激動無比、感慨萬分,我想:他們用自己的熱血犧牲換來了我們今天的幸福,他們是多么偉大。我們應該好好珍惜眼前的幸福生活,向往和平,銘記革命烈士的光榮事跡。我在心中默念,“革命英雄永垂不朽。”路上又下起了小雨,淅淅瀝瀝,一直下到了我的心里,我的身影漸漸離開,越來越模糊……
關于清明節的抒情散文篇三:清明踏青隨著清明節的來臨,春天已向我們悄無聲息地走來了。
今天早上,迎著春風,我來到公園里去踏春。
陽光也不再躲在潔白的云朵里,它從云層里鉆了出來,放射著溫暖的光芒。春風輕輕地拂面,讓人感覺很舒服。人們也擺脫了厚厚的冬裝的束縛,換上了較薄的春裝,盡情享受這美妙的春光。
公園里,小草也偷偷鉆出了地面,原來枯黃的草皮上增加了些新綠,關且綠越來越多,吸引著人的視線。那些原來枯樹枝上,也爬上的一些嫩葉,它們是那么嬌嫩,那么翠綠,也不知什么時候冒出來的。各種各樣的綠色的樹木,吸吸著你的眼球,讓你感覺如在森林里。
而各種美麗的花,你爭我趕,爭奇斗艷,有的紅的像火,有些粉得像霞,有些白色如雪,各種顏色都有,走進去,你會聞到一股清香,讓人感覺春天色彩的豐富。大自然用她神奇的妙手,畫出了這么多美麗的顏色。有些花,花期很短,在微風中,如雪花似的紛紛落地,讓人甚感嘆息。不過,它曾經燦爛過,經人們留下了它的美麗。其他的花也紛至沓來,真讓人應接不暇,你不由得感嘆這個多姿多彩的季節了。
那些不知從哪里飛來的小鳥,讓公園又增添了幾分生機。它們似乎也不想錯過這難得的春光,成群結伴而來,從一棵樹上飛到另一棵樹上,然后又不知飛到哪里去了。它們拍打著翅膀的聲音,聽得格外清晰。在樹枝上,它們發出了清脆的叫聲,像是春天里優美的樂聲。
那些在公園里健身的人們,他們揮撒著自已的汗水;那些孩子們在春風里放著風箏,他們看著風箏飛到高高地藍天上,它們的臉上露出春天般的笑容。
一路上,我看到了春天,我感受到了春天,它在枝頭的花花柳綠里,它在小鳥的叫聲里,它在孩子們的臉上。
※本文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