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名詞} > 武俠修真 > 《送孟東野序》韓愈文言文原文注釋翻譯

《送孟東野序》韓愈文言文原文注釋翻譯

作    者:辰東

狀    態:連載中,加入書架,直達底部

最后更新:2025-05-10 19:31:39

最新章節:后記

作品簡介《送孟東野序》是送孟唐代文學家韓愈為孟郊去江南就任溧陽縣尉而作的一篇贈序。全文主要針對孟郊“善鳴”而終生困頓的東野遭遇進行論述,作者表面上說這是序韓由天意決定的,實則是愈文言文原文一種委婉其辭的含蓄表達,是注釋指斥當時的社會和統治者不重視人才,而不是翻譯在宣揚迷信。文章屢用排比句式,送孟抑揚頓挫,東野波瀾層疊,序韓氣勢奔放;而立論卓異不凡,愈文言文原文寓意深刻,注釋是翻譯議論文中的佳制。

作品原文


送孟東野序


大凡物不得其平則鳴。送孟草木之無聲,東野風撓之鳴1。序韓水之無聲,風蕩之鳴2。其躍也,或激之;其趨也,或梗之;其沸也,或炙之3,金石之無聲,或擊之鳴。人之于言也亦然。有不得已者而后言,其歌也有思,其哭也有懷4。凡出乎口而為聲者,其皆有弗平者乎!


樂也者,郁于中而泄于外者也,擇其善鳴者而假之鳴5。金、石、絲、竹、匏、土、革、木八者,物之善鳴者也6。維天之于時也亦然7,擇其善鳴者而假之鳴。是故,以鳥鳴春,以雷鳴夏,以蟲鳴秋,以風鳴冬。四時之相推奪8,其必有不得其平者乎!其于人也亦然。人聲之精者為言,文辭之于言,又其精也,尤擇其善鳴者而假之鳴。


其在唐、虞,咎陶、禹,其善鳴者也,而假以鳴9。夔弗能以文辭鳴,又自假于《韶》以鳴10。夏之時,五子以其歌鳴11。伊尹鳴殷12。周公鳴周13。凡載于《詩》、《書》六藝,皆鳴之善者也14。周之衰,孔子之徒鳴之,其聲大而遠15。傳曰:“天將以夫子為木鐸16。”其弗信矣乎?其末也,莊周以其荒唐之辭鳴17。楚,大國也,其亡也,以屈原鳴18。臧孫辰、孟軻、荀卿,以道鳴者也19。楊朱、墨翟、管夷吾、晏嬰、老聃、申不害、韓非、慎到、田駢、鄒衍、尸佼、孫武、張儀、蘇秦之屬,皆以其術鳴20。秦之興,李斯鳴之21。漢之時,司馬遷、相如、楊雄,最其善鳴者也22。其下魏、晉氏23,鳴者不及于古,然亦未嘗絕也。就其善者,其聲清以浮,其節數以急,其辭淫以哀,其志弛以肆24。其為言也,亂雜而無章。將天丑其德莫之顧邪25?何為乎不鳴其善鳴者也?


唐之有天下,陳子昂、蘇源明、元結、李白、杜甫、李觀,皆以其所能鳴26。其存而在下者,孟郊東野始以其詩鳴。其高出魏、晉,不懈而及于古,其他浸淫乎漢氏矣27。從吾游者,李翱、張籍其尤也28。三子者之鳴信善矣。抑不知天將和其聲而使鳴國家之盛邪?抑將窮餓其身,思愁其心腸,而使自鳴其不幸邪?三子者之命,則懸乎天矣。其在上也,奚以喜?其在下也,奚以悲29?


東野之役于江南也,有若不釋然者,故吾道其命于天者以解之30。


詞句注釋
1.撓:搖動。
2.蕩:振動,振蕩。
3.躍:飛濺。激:在此意為阻遏。趨:快走,此指水流迅速。
梗:堵塞。炙:燒。
4.思:思慮。懷:感傷。
5.樂:音樂。郁:郁結,蓄積。假:借助。
6.金、石、絲、竹、匏、土、革,木八者:我國古代制作樂器的八種材料,一般用來指代各種樂器。金,指鐘;石,指磬;絲,指琴、瑟;竹,指簫、笛;匏,指笙、竽;土,指塤;革,指鼗、鼓;木,指祝、敔。
7.時:季節。
8.推奪:推移、交替。
9.唐:帝堯的國號,虞:帝舜的國號。咎陶:又作“皋陶”、“咎繇”。舜的臣子,掌管司法,制定法律。禹:原為舜臣,后來成為夏代第一個國王。
10.夔:舜時樂官。《韶》:相傳為舜時樂曲名,由夔制作。
11.五子:夏王太康的五個弟弟,作《五子之歌》。太康以淫佚失國,五子作歌陳述大禹的警戒。
12.伊尹:商代的賢相,作《伊訓》、《太甲》等文。
13.周公:即姬旦,周武王弟,成王之叔,作《大誥》、《多士》、《無逸》等,相傳制定了《周禮》、《儀禮》。
14.《詩》:《詩經》。《書》:《尚書》。六藝:指《詩經》、《尚書》、《易》、《禮》、《樂》、《春秋》六經。
15.孔子:儒家創始人,他的弟子將他的言論集為《論語》一書。
16.木鐸:木舌的鈴。
17.莊周:戰國時哲學家,思想家,道家代表人物,著《莊子》。荒:廣大,唐:空闊。
18.屈原:戰國時楚人,我國古代著名詩人,著有《離騷》、《九歌》、《九章》等詩篇。
19.臧孫辰:春秋時魯國人,其言論見《國語》,《左傳》。孟軻:戰國時人,儒家代表人物,其言行見《孟子》。荀卿:戰國時人,其言行見《荀子》。
20.楊朱:戰國時思想家。墨翟:戰國時人,墨家學派創始人,其言行見《墨子》,管夷吾:春秋時政治家,其言論見《管子》。晏嬰:春秋時齊國大夫,其言行見《晏子春秋》。老聃:即李耳,春秋時人,道家學派創始人,著有《道德經》。韓非:戰國末人,法家著名代表人物,著有《韓非子》。慎到:戰國人,作有《慎子》、已佚。田駢:戰國時人,著有《田子》,已佚。鄒衍:又作騶衍,戰國末人,陰陽家,著有《終始》、《大圣》。尸佼:戰國人,著有《尸子》。孫武:春秋時著名軍事家,著有《孫子》。張儀、蘇秦:戰國時縱橫家, 分別著有《張子》、《蘇子》, 已佚。
21. 李斯: 戰國末人, 曾任秦國丞相, 著有《諫逐客書》、《論督責書》, 見于 《史記》。
22. 司馬遷: 西漢時人, 著名史學家, 文學家, 著有《史記》。相如: 即司馬相如, 西漢著名辭賦家。揚雄: 西漢著名儒學家兼辭賦家, 著有 《太玄》、《法言》等。
23. 魏、晉氏: 魏、晉兩朝。
24. 節: 音節、節拍。數: 頻繁、細密。弛: 松懈。肆: 放肆。
25.無章:沒有法度,丑:厭惡。形容詞用如動詞。
26.陳子昂等:均為唐代著名文學家。
27.浸淫:滲透,接近。
28.從吾游者:指跟作者學習的人。尤:特出,杰出。
29.奚以:何以。
30.役:股役,此指“供職”。釋然:舒暢、開心。

原文

大凡物不得其平則鳴:草木之無聲,風撓之鳴。水之無聲,風蕩之鳴。其躍也,或激之;其趨也,或梗之;其沸也,或炙之。金石之無聲,或擊之鳴。人之于言也亦然,有不得已者而后言。其歌也有思,其哭也有懷,凡出乎口而為聲者,其皆有弗平者乎!

樂也者,郁于中而泄于外者也,擇其善鳴者而假之鳴。金、石、絲、竹、匏、土、革、木八者,物之善鳴者也。維天之于時也亦然,擇其善鳴者而假之鳴。是故以鳥鳴春,以雷鳴夏,以蟲鳴秋,以風鳴冬。四時之相推敚,其必有不得其平者乎?

其于人也亦然。人聲之精者為言,文辭之于言,又其精也,尤擇其善鳴者而假之鳴。其在唐、虞,咎陶、禹,其善鳴者也,而假以鳴,夔弗能以文辭鳴,又自假于《韶》以鳴。夏之時,五子以其歌鳴。伊尹鳴殷,周公鳴周。凡載于《詩》、《書》六藝,皆鳴之善者也。周之衰,孔子之徒鳴之,其聲大而遠。傳曰:“天將以夫子為木鐸。”其弗信矣乎!其末也,莊周以其荒唐之辭鳴。楚,大國也,其亡也以屈原鳴。臧孫辰、孟軻、荀卿,以道鳴者也。楊朱、墨翟、管夷吾、晏嬰、老聃、申不害、韓非、慎到、田駢、鄒衍、尸佼、孫武、張儀、蘇秦之屬,皆以其術鳴。秦之興,李斯鳴之。漢之時,司馬遷、相如、揚雄,最其善鳴者也。其下魏晉氏,鳴者不及于古,然亦未嘗絕也。就其善者,其聲清以浮,其節數以急,其辭淫以哀,其志弛以肆;其為言也,亂雜而無章。將天丑其德莫之顧邪?何為乎不鳴其善鳴者也!

唐之有天下,陳子昂、蘇源明、元結、李白、杜甫、李觀,皆以其所能鳴。其存而在下者,孟郊東野始以其詩鳴。其高出魏晉,不懈而及于古,其他浸淫乎漢氏矣。從吾游者,李翱、張籍其尤也。三子者之鳴信善矣。抑不知天將和其聲,而使鳴國家之盛邪,抑將窮餓其身,思愁其心腸,而使自鳴其不幸邪?三子者之命,則懸乎天矣。其在上也奚以喜,其在下也奚以悲!東野之役于江南也,有若不釋然者,故吾道其于天者以解之。

作品譯文

大概各種東西不能處于平靜就會發出聲音。草木本來是沒有聲響的,風吹動它,它就發出聲響。水本來是沒有聲響的,風激蕩它,它就發出聲響。水浪跳躍,是有東西在阻遏水勢,水流快速,是有東西阻塞了它。水沸騰了,是有東西在燒它。鐘、磐一類樂器本來是沒有聲音的,有人敲擊它就會發出聲響。人在言論上也是這樣,有了不可抑制的感情然后才表達出來,他們歌唱是有了思念的感情,他們痛哭是有所懷念。凡是從口中發出來成為聲音的,大概都是有不平的原因吧!

音樂,是由在心里郁結的情感然后向外發泄出來的,它常常借用那些發音最好的東西來發出聲音。金、石、絲、竹、匏、土、革、木八種樂器,是各種器物中發音最好的。自然界對于時令的變化也是這樣,選擇那些發音最好的東西借以發出聲音。所以用鳥聲表示春天,用雷聲表示夏天,用蟲聲表示秋天,用風聲表示冬天,四季的推移變化,那必定是有不得平靜的原因吧!

對于人來說也是這樣。人的聲音的精華是語言,文辭對于語言來說,又是其中的精華,尤其要選擇善于用文辭發音的人,來借他們發音。在唐堯、虞舜時代,咎陶、夏禹是最善于用文辭發音的,就借他們來發出時代的聲音。夔不能用文辭發音,自己就借著《韶》 樂來發音。夏朝時,太康的五個弟弟用他們的歌來發音。伊尹為商朝發出了聲音,周公為周朝發出了聲音。凡是記載在《詩經》、《尚書》等六經上的文辭,都是文辭中發音發得最好的。周朝衰落時,孔子一班人發出了聲音,他們的聲音宏大而且傳得長遠。《論語》說: “上天要讓孔子成為宣揚教化的人。”難道不是真的嗎? 周朝末期,莊周用他廣大無邊的文辭來發出聲音。楚,是一個大國,到了滅亡時屈原用楚辭來發出聲音。臧孫辰、孟軻、荀卿用儒道學說來發出聲音。楊朱、墨翟、管夷吾、晏嬰、老聃、申不害、韓非、慎到、田駢、鄒衍、尸佼、孫武、張儀、蘇秦一類人,都用他們各自的學說來發出聲音。秦朝興起時,李斯用文辭來發出聲音。漢朝時,司馬遷、司馬相如、揚雄等是最善于用文辭發出聲音的。這以下到魏、晉兩朝,用文辭發出聲音的人都趕不上古代,但也從來沒有中斷過。就其中好的來說,他們用文辭發出的聲音清麗而浮華,節奏頻繁而急促,語言放蕩而哀婉,思想松弛而放縱,他們作的文章,雜亂而沒有法度。這大概是上天認為他們德行不好而不肯照顧他們吧! 為什么不讓發音最好的人來發出聲音呢?

唐朝得到天下以后,陳子昂、蘇源明、元結、李白、杜甫、李觀,都是用他們的才能、用文辭來發出聲音的。那些活在世上晚于他們的人中間,孟郊開始用他的詩來發出聲音。他的詩超過魏晉的作品,其中精妙的已經趕得上古代作品,其它作品也逐漸接近漢朝作品的水平了。同我一起交游的人中,李翱和張籍是其中突出的。這三個人用文辭發出聲音的確是很好的,但是不知道上天要使他們的聲音和諧,而使他們為國家的興盛發出聲音呢? 還是要使他們窮困饑餓、心情悲傷愁苦,讓他們為自己的不幸發出聲音呢? 這三個人的命運,就決定于上天了。他們身居高位,有什么可高興呢,身居下位,又有什么可悲哀呢! 東野這次到江南去任職,好像心里放不開似的,所以我講了命運由上天決定的道理來安慰他。

創作背景

孟東野(751-814)名郊,字東野,浙江人氏,韓愈的學生和摯友,唐代著名的詩人。孟郊一生窮困潦倒。早年屢試不中,直到46歲才成進士,仕途更是坎坷,直到50歲才被任命為溧陽縣尉。這篇序文,就是韓愈送他去江南時的勸慰之言。文章暗喻了當政者不能任用人才,埋沒人才的惡劣做法。整篇序是為孟郊的不得志鳴不平,可見韓愈對他的同情和推崇。

作品賞析

文章內容共分四段:

第一段,論述“物不平則鳴”的道理。從草木、水受外力的激動而發出聲音,論及人的言論、歌、哭,都是因為有所不平的緣故。

第二段,列舉自然界多種現象論證“不平則鳴”的觀點。例如金、石。絲、竹、匏,土、革、木八種樂器,就是最善于發出聲音的東西;而上天則用鳥鳴、雷鳴、蟲鳴、風聲來告訴人一年四季的推移。這就為下文闡述“人也亦然”打下論證的基礎。

第三段,論證人也如此,不平則鳴。文章承接上文,從自然界論及人類社會,從唐虞、夏、商、周、春秋、戰國、秦、漢、魏晉,南北朝一直談到隋、唐,列舉了眾多的歷史人物的事跡,論證了“物不得其平則鳴”的論點。

第四段,從唐朝的陳子昂、蘇源明、元結、李白、杜甫、李觀一直說到孟郊、李翱、張籍,認為他們都是善于用詩文來抒發情懷的人。作者發問:孟郊、李翱、張籍三人的優秀詩文,不知是上天要使他們的聲音和諧來歌頌國家的興盛,還是要使他們窮困饑餓、心情憂愁,而為自己的不幸悲歌?最終點明題旨:“東野之役于江南也,有若不釋然者,故吾道其命于天者以解之。”借以抒發對孟郊懷才不遇的感慨。

文章運用比興手法,從“物不平則鳴”,寫到“人不平則鳴”。全序僅篇末用少量筆墨直接點到孟郊,其他內容都憑空結撰,出人意外,但又緊緊圍繞孟郊其人其事而設,言在彼而意在此,因而并不顯得空疏游離,體現了布局謀篇上的獨到造詣。歷數各個朝代善鳴者時,句式極錯綜變化之能事,清人劉海峰評為“雄奇創辟,橫絕古今”。

韓愈首先著重分析了“鳴”的產生原因,從自然界的草木金石、風雨雷電之類到人類社會中的三皇五帝、至圣先賢,作者一口氣用了三十八個“鳴”字,其中文筆千變萬化,議論恣肆縱橫,恰如清代吳調侯、吳楚材所評,是“如龍之變化,屈伸于天,更不能逐鱗逐爪觀之。”韓愈在此以潑墨之法述古編新、竭力鋪陳的用意就在于要以本文“不平則鳴”的中心論點去對孟郊進行一次思想上、心理上的說服、啟發,因而這其中包含這樣幾層意思: 一是不要認為自己不該“鳴”,認為今日之不幸均因“鳴”字而起; 二是“鳴”乃天性,想不“鳴”也難做到,不如當個“鳴之善也者”,三是為世所用則“鳴”“國家之盛”,為世所疾則“自鳴其不幸”,兩者無不可。總而言之,韓愈以古今萬物為例,說明的正是一個極普通但卻很重要的道理,即為人不能不“鳴”,為文人更不可不善“鳴”,至于“幸”與“不幸”,在“上”還是在“下”,那就不必強求了。依此看來,韓愈在此文中所闡發的理論基本上還是沒有超出儒家“窮達”之說的范圍。

在分析了“鳴”的產生原因之后,韓愈又從“鳴”的“善”與“不善”入手進行了深入的探討。作者涉及三代,論述百家,以“鳴”字為經線,用旁逸側出之筆,突兀崢嶸之法。時抑時揚地表達出自己對歷代名人雅士的評價。韓愈把從唐、虞、夏、商到魏、晉、隋、唐的歷史時期劃為三個階段。認為周以前及詩書六藝“皆鳴之善者也”,是盛世之言;周衰后的孔子至西漢的司馬遷也是“善嗚者也”,但屬衰世之音;至于魏晉之后則“鳴者不及于古”,純屬亂世之音了。這種厚古薄今的論調究竟是什么意思呢?一是出于反對六朝以來駢文占統治地位的反常現象的考慮,再是對于魏晉以降志士仁人愈發地“不得其鳴”之現狀的極大義憤。

由此,韓愈就在末尾一段里以正大的議論,閃爍變化的語言向孟郊表示出了自己的真實看法,即:溫故可以知新,從上古至今眾多人物的遭遇就可以懂得,立身處世的關鍵是毋以勝敗得失論英雄。一個人只要敢“鳴”,只要善“鳴”也就足夠了。至于幸與不幸,遇與不遇,在上位還是處下位等等則一概不足論。更何況賢才不被知遇實為古今通例,本無可悲之處,如此,則“其在上也奚以喜? 其在下也奚以悲?”就可以達到一種不悲而樂且幸,“鳴”之而已矣的最高境界了。

對于“鳴不及于古”,其中“善者”,韓愈以“其聲清以浮,其節數以急,其辭淫以衰,其志弘以肆,其為言也,亂雜而無章”作出評說。但對于怎樣“鳴”才算是“至善”,韓愈卻一字未提,反以“何為乎不鳴其善鳴者也”作了反問。為什么三代兩漢各種人物都可以“鳴”而且評之為善,到了魏晉以后卻一落千丈了呢。作者以“天怒其德”作口實,此含糊其辭之法也。其本意顯然是在指出亂世之中大批人才被埋沒、被輕視的事實。由此也就講明了“不及于古”的真正原因,并流露出對歷代當權者壓抑、摧殘人才的強烈的不滿情緒。

全篇緊緊扣住一個“鳴”字進行論述,其中“鳴”字出現三十八次,句法變換二十九回,聲調頓挫之處更是層出不窮。明代茅坤論及此文時說:“以一‘鳴’字成文,乃獨倡機軸,命世筆力也。前此唯《漢書》敘蕭何追韓信,用數十‘亡’字。”既指出了連用一字貫穿全文的先例,又給予此文以高度的評價。韓愈在這篇贈序中溯古論今,獨辟蹊徑,反復以古人之鳴與今人之鳴相比較,于論述之中寄托感慨,在敘說之中有諷刺,達到了奇而不詭,收放自如,波瀾迭起,令人擊節的閱讀效果,體現出變化多端,格調高奇,深刻雄健,氣象萬千的行文風格。

作者簡介

韓愈(768—825),字退之,孟州河陽(今河南孟縣)人,唐代杰出的文學家,與柳宗元創導古文運動,主張“文以載道”,復古崇儒,抵排異端,攘斥佛老,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出身于官宦家庭,從小受儒學正統思想和文學的熏陶,并且勤學苦讀,有深厚的學識基礎。但三次應考進士皆落第,至第四次才考上,時年二十四歲。又因考博學宏詞科失敗,輾轉奔走。796年(唐德宗貞元十二年)起,先后在宣武節度使董晉、徐州節度使張建封幕下任觀察推官,其后在國子監任四門博士。803年(貞元十九年),升任監察御使。這一年關中大旱,韓愈向德宗上《論天旱人饑狀》,被貶為陽山縣令。以后又幾次升遷。819年(唐憲宗元和十四年),韓愈上《論佛骨表》,反對佞佛,被貶為潮州刺史。821年(唐穆宗長慶元年)召回長安,任國子祭酒,后轉兵部侍郎、吏部侍郎。后世稱為“韓吏部”。死后謚號“文”,故又稱為“韓文公”。有《韓昌黎集》。

繼續閱讀
推薦閱讀: 數學童話故事 夜過也,東窗 雙蝶繡羅裙, 覺悟當念遷, 有關小羊經典 真珠簾卷玉樓 惜春更把殘紅 汲汲魯中叟, 童話故事:驕 水調數聲持酒
《《送孟東野序》韓愈文言文原文注釋翻譯》正文
第1 章 容易理解的優秀童話故事
第2 章 數聲鶗鴂,又報芳菲歇。全詩詞
第3 章 山映斜陽天接水,芳草無情,更
第4 章 夕陽西下幾時回?全詩詞意思及
第5 章 有關小狐貍經典的童話故事
第6 章 雙蝶繡羅裙,東池宴,初相見。
第7 章 仁者用其心,何嘗失顯默。全詩
第8 章 相離徒有相逢夢,門外馬蹄塵已
第9 章 關于那些形象又好看的童話故事
第10 章 疑怪昨宵春夢好,元是今朝斗草
第11 章 燕子來時新社,梨花落后清明。
第12 章 疇昔苦長饑,投耒去學仕。全詩
第13 章 英語童話故事ppt素材
第14 章 鳳鳥雖不至,禮樂暫得新。全詩
第15 章 裁剪冰綃,輕疊數重,淡著胭脂
第16 章 臨晚境,傷流景,往事后期空記
第17 章 200字的簡短童話故事
第18 章 小園香徑獨徘徊。全詩詞意思及
第19 章 今宵風月知誰共?聲咽琵琶槽上
第20 章 重重簾幕密遮燈。全詩詞意思及
第21 章 有關小鳥和蝸牛的童話故事
第22 章 心似雙絲網,中有千千結。全詩
第23 章 心似雙絲網,中有千千結。全詩
第24 章 雖無揮金事,濁酒聊可恃。全詩
第25 章 安徒生童話故事文字版
第26 章 子云性嗜酒,家貧無由得。全詩
第27 章 但恨多謬誤,君當恕醉人。全詩
第28 章 心似雙絲網,中有千千結。全詩
第29 章 關于環保的故事作文:小草
第30 章 天不老,情難絕。全詩詞意思及
第31 章 羲農去我久,舉世少復真。全詩
第32 章 朱粉不深勻,閑花淡淡春。全詩
第33 章 安徒生童話故事文字版
第34 章 怎不思量,除夢里、有時曾去。
第35 章 黯鄉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
第36 章 永豐柳,無人盡日花飛雪。全詩
第37 章 關于狐貍童話故事大全精選
第38 章 無據,和夢也新來不做。全詩詞
第39 章 終日馳車走,不見所問津。全詩
第40 章 鳳鳥雖不至,禮樂暫得新。全詩
第41 章 成長的榜樣童話故事在線閱讀
第42 章 相離徒有相逢夢,門外馬蹄塵已
第43 章 梯橫畫閣黃昏后,又還是、斜月
第44 章 冉冉星氣流,亭亭復一紀。全詩
第45 章 字短篇動物童話故事精選
第46 章 永豐柳,無人盡日花飛雪。全詩
第47 章 都來此事,眉間心上,無計相回
第48 章 雨輕風色暴,梅子青時節。全詩
第49 章 蜻蜓的童話故事大全關于蜻蜓的
第50 章 愁腸已斷無由醉,酒未到,先成
第51 章 綠楊芳草幾時休,淚眼愁腸先已
第52 章 庭軒寂寞近清明,殘花中酒,又
第53 章 有關小狐貍的童話故事精選
第54 章 夜過也,東窗未白凝殘月。全詩
第55 章 疑怪昨宵春夢好,元是今朝斗草
第56 章 終日馳車走,不見所問津。全詩
第57 章 漢朝經典歷史人物的故事
第58 章 如何絕世下,六籍無一親。全詩
第59 章 小園香徑獨徘徊。全詩詞意思及
第60 章 冉冉星氣流,亭亭復一紀。全詩
第61 章 有關古代四大明君的傳說
第62 章 沙上并禽池上瞑,云破月來花弄
第63 章 梯橫畫閣黃昏后,又還是、斜月
第64 章 冉冉星氣流,亭亭復一紀。全詩
第65 章 二年級的童話故事閱讀
第66 章 都來此事,眉間心上,無計相回
第67 章 小園香徑獨徘徊。全詩詞意思及
第68 章 不如桃杏,猶解嫁東風。全詩詞
第69 章 講動物的寓言故事500字
第70 章 沉恨細思,不如桃杏,猶解嫁東
第71 章 新樣靚妝,艷溢香融,羞殺蕊珠
第72 章 易得凋零,更多少、無情風雨。
第73 章 工作中的職場勵志小故事
第74 章 彈到斷腸時,春山眉黛低。全詩
第75 章 新樣靚妝,艷溢香融,羞殺蕊珠
第76 章 問院落凄涼,幾番春暮。全詩詞
第77 章 簡短有趣的童話故事 3歲小朋
第78 章 天不老,情難絕。心似雙絲網,
第79 章 哀箏一弄湘江曲,聲聲寫盡湘波
第80 章 四面邊聲連角起。千嶂里,長煙
第81 章 格林童話故事《三個軍醫》
第82 章 心似雙絲網,中有千千結。全詩
第83 章 哀箏一弄湘江曲,聲聲寫盡湘波
第84 章 燕子來時新社,梨花落后清明。
第85 章 12個跳舞公主童話故事
第86 章 燕子來時新社,梨花落后清明。
第87 章 夜過也,東窗未白凝殘月。全詩
第88 章 嘶騎漸遙,征塵不斷,何處認郎
第89 章 適合兩歲至三歲孩子聽的簡短童
第90 章 夜過也,東窗未白凝殘月。全詩
第91 章 乍暖還輕冷,風雨晚來方定。全
第92 章 重重簾幕密遮燈。全詩詞意思及
第93 章 長著驢耳朵的國王的故事
第94 章 昨日亂山昏,來時衣上云。全詩
第95 章 都來此事,眉間心上,無計相回
第96 章 當筵秋水慢,玉柱斜飛雁。全詩
第97 章 外婆講的經典童話故事精選
第98 章 殘燈明滅枕頭敧,諳盡孤眠滋味
第99 章 惜春更把殘紅折。全詩詞意思及
第100 章 問院落凄涼,幾番春暮。全詩詞
第101 章 關于節日的童話故事:糖果節
第102 章 觴來為之盡,是諮無不塞。全詩
第103 章 羌管悠悠霜滿地。人不寐,將軍
第104 章 不如桃杏,猶解嫁東風。全詩詞
第105 章 7歲孩子童話故事3個
第106 章 裁剪冰綃,輕疊數重,淡著胭脂
第107 章 是時向立年,志意多所恥。全詩
第108 章 彈到斷腸時,春山眉黛低。全詩
第109 章 戰國時期的故事300字
第110 章 明月樓高休獨倚,酒入愁腸,化
第111 章 云破月來花弄影。全詩詞意思及
第112 章 世路廓悠悠,楊朱所以止。全詩
第113 章 寫一篇童話故事300字左右范
第114 章 不如桃杏,猶解嫁東風。全詩詞
第115 章 世路廓悠悠,楊朱所以止。全詩
第116 章 夜過也,東窗未白凝殘月。全詩
第117 章 編寫一個童話故事3個
第118 章 羲農去我久,舉世少復真。全詩
第119 章 今宵風月知誰共?聲咽琵琶槽上
第120 章 傷高懷遠幾時窮?無物似情濃。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久| 国产一级片在线播放| 久久精品a亚洲国产v高清不卡| 顶级欧美熟妇高潮xxxxx| 日本人视频jizz69页码| 和武警第一次做男男gay| sss视频在线精品| 欧美日韩你懂的| 国产性生活大片| 中国毛片免费看| 澳门码资料2020年276期| 国产精品入口麻豆高清在线| 久久精品无码专区免费青青| 色天天天综合色天天碰| 女人说疼男人越很里寨| 亚洲成AV人片在线观看无码不卡| 国产精品27页| 成人性生交视频免费观看| 亚洲资源在线视频| 另类视频区第一页| 打扑克又痛又叫原声| 人与禽交videosgratisdo视频| 182tv午夜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日韩福利视频一区| 午夜福利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99久久精品这里只有精品| 最近免费最新高清中文字幕韩国| 国产乱人伦偷精精品视频| h无遮挡男女激烈动态图| 欧美丰满熟妇XXXX性| 四虎澳门永久8848在线影院| A级国产乱理论片在线观看| 最近中文字幕在线mv视频在线| 噼里啪啦完整高清观看视频| 91精品国产91久久久久久青草| 日韩激情电影在线观看| 免费看a级黄色片| 欧美人与物另类| 小情侣高清国产在线播放| 亚洲人成77777在线播放网站 | 中文字幕久久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