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就是后成折騰,人要有夢想,功人需要敢闖敢干。士創事這是業故很多年輕創業者的內心寫照。以下是后成短篇文章網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于80后成功人士創業故事,歡迎閱讀。功人
80后總經理自述創業故事:做化石科普產業領軍者
王煜,士創事80后,業故江蘇化石文化傳播有限公司總經理,后成以下是功人王煜自述的創業故事:做化石科普產業領軍者
我是一個80后,來自湖南,士創事20xx年園林設計專業碩士畢業后,業故來到淮陰工學院任教。后成在學校支持下,功人我創辦了自己的士創事設計公司,承接一些園林和室內設計項目。但3年下來,我們也發現,公司正在逐漸變成一個普通的裝潢公司。經過思考,我們決定重新找到自己的核心競爭力,為客戶提供創意、有文化特色的設計服務。例如為老子山鎮龜山村提供設計服務,把老舊石頭房子,改造成民宿酒店,重塑鄉村美景。
公司業務逐漸穩定后,不甘平凡的我開始第二次創業。在青商大講堂上,我學到了新的創業思路。這一次,是基于自己小時候的一個愛好。我從小喜歡古生物化石,我加入了中科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的專門科普網站——化石網擔任版主、管理員,為來自全球各地的13萬化石愛好者提供志愿服務。20xx年,作為中國唯一的一個提名的網站,從5000多個網站中脫穎而出,勇奪“世界信息峰會大獎”。
20xx年,我成立了江蘇化石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和基于移動互聯網的微信平臺——知石網。我們的口號是:知石,知世界。在20xx年龍蝦節上,我們通過化石的例證,撰寫《小龍蝦的前世今生》,一周時間就取得6萬多的點擊量。目前,知石網開發了多種滿足公眾需求的體驗產品,例如和各類親子機構合作,組織地質旅行、化石挖掘等。目前,已經有北京、上海、深圳等地多家機構爭相聯系我們。
上周,我們代表淮安參加了蘇州文化創意博覽會,我們以化石為切入點,驚艷亮相。拿下最高的獎項——最佳主題獎,得到省文化廳馬寧副廳長的高度評價。我們也將代表江蘇省參加5月11號的深圳文創博覽會,目前,化石文化建成了300平方的展廳,接待公眾免費參觀,并獲批江蘇省科普教育基地,淮安市首批眾創空間。上個月,我們又剛剛拿下了江蘇省版權示范單位。
80后成功人士創業故事篇2衣+創始人張默自述的勵志創業故事和80后的人生感悟
我是圖像識別搜衣引擎 “衣+”創始人,獲得了包括硅谷大佬、小米總裁林斌、discuz。創始人戴志康、雄心資本王冠雄、張峰等知名投資人的投資。我也和csdn、知乎等極客企業一起,是中關村極客咖啡的創始股東。
"和解"傲慢與偏見
每一個在你的生命里出現的人,都是有原因的。
貼在我身上的標簽與朝我投來的偏見向來不分伯仲。美女ceo、微軟、ibm、程序員、北大、南洋理工、斯坦福、模特、極客……而那些圍繞在耳邊的聲音也從未停止過:“高科技的東西女人能做好?這不可能。”“如果你是男人,我馬上投你。”“女創業者都不理性,情緒化。”“如果我投你,兩年不許戀愛。。”“你看起來不像女強人,怎么能帶好團隊?” “為什么你一個溫柔的姑娘要創業?這很難。”
你曾經一定有個夢想,心中有個比現在更美更好的自己,也一定像我一樣曾經被打擊破碎過。如何面對社會給予你的傲慢與偏見?
曾經我學不好理科,也不是天才,很苦惱。“你們女生不擅長。”我不服氣奧數班男生的驕傲,便和他們打賭,閉關修煉幾個月后拿到了全國數理化所有的奧林匹克獎,并在相當長時間里每次統考都名列全市第一名。讓那些目不斜視的數學王子、物理王子、化學王子大跌眼鏡。這不代表任何什么,只是這段經歷讓我了解:只要用心,人生沒有不可逾越的挑戰,其實自己比想象中要強大。最不被看好不擅長的都做好了,還有什么能難倒你的呢?
記得我導師的男女學生比例是10:1,微軟研發機構里的比例是 17:1。占了少數名額卻還可以寫文字、做模特,這樣才稀有么。時裝行業女人有先天的優勢不是嗎。當女人天生的直覺、感性、視覺敏感、理想主義、好人緣和強大的理性結合在一起,當女人掌握技術力量的時候,她可能解決“沒人能解決的問題”。
一個新女性,勇敢追求欲望的女人不是性解放那么簡單,也不是高喊女權,因為幸福和力量的源泉來自內心:擁抱內心自由,愛那個不完美的自己,做自己愛做的事,并且,拒絕不想做的事。姑娘我微不足道,來自祖國邊陲小城,我的父母都是普通人,上大學每月生活費也只有600元,但是我從小就有個獨立自主的個性,大一就開始最初的創業,到之后留學、求職、買房、創業...每一分錢都是自己賺的,每道關都是自己闖的,談戀愛可以不談錢只講愛,只有我自己面對世界時也可以寵辱不驚。
發現朋友圈中,斯坦福的衣著普通性格陽光,創辦企業為的不是錢是改變世界,成功了拼命捐款出去,他們把這當作使命;哈佛的真正熱愛讀書尊重真理,他們讀過的不是幾本是幾整座圖書館,真正的博學多才,心中想著的是幫助別人,回饋社會,慈悲天下;北大的無論多么世風日下,是中國最把憂國憂民當作責任的一群人。貴族也有分別,有的貴在身份,有的貴在骨髓。我無意宣揚這幾所名校,那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沒有名校的標簽,流淌在血液里的東西。
每個生命都是尊貴的。“人生來自由而平等”這句話很貴很重, 是無數人爭取來的。每種獨一無二的美都應該被尊重和欣賞,而不只是好萊塢紅毯一種標準,她們應該按照自己個性喜好去打扮自己。因此不應該由編輯導購來猜測迎合,而是該將選擇權交給用戶。基于編輯的門戶網站,無論推薦得再好,也沒法精準滿足每個人的個性需求。于是搜索出現了,所有喜歡時裝的人都有過這樣的經驗:你在一張照片里看到一個明星,穿著一件迷人的連衣裙,或一雙美到必須擁有的鞋,但不知道設計師是誰,品牌是什么。你找遍了整個互聯網也找不到一樣的。你上google輸入了一個關鍵詞,例如“碎花蕾絲裙”,得到了讓你絕望的5000萬條結果。這里最基本的問題是基于文字的搜索引擎在服裝行業不起作用。拍照、買衣服,這就是女人的最大愛好吧。所以我和伙伴們做了這個小東西“衣+”。用這個以圖搜衣app 可以通過“所見即所得”方式尋找身邊喜歡的衣服,通過拍照或上傳圖片就可以搜索出相同或相似款的服飾,然后就是購買和社交分享了,還有好多達人分享的明星同款共翻閱挑選。收錄了海內外100多家主流時尚電商商品。更專業的說法可以這么講:通過新一代圖像識別搜索和深度學習技術來挖掘移動互聯網海量圖像數據中潛在的商業信息。
我們很快匯聚了曾經在名企名校和極客小伙伴們。“我辭職了,不領薪水來和你一起改變世界吧。”這是我收到的最動人的話了。我公司的帆帆,從巴克萊投行辭職,用一年半時間周游世界五十多個國家,雅思8分上了劍橋,鋼琴十級,樂隊指揮。她曾經在危地馬拉做義工,薩爾瓦多街頭做搖滾歌手,在肯尼亞支教,搭車從中國到英國。人人都有夢想,可大多數人只做夢,而她馬上就去實現。
每一個在你的生命里出現的人,都是有原因的。喜歡你的人給了你溫暖和勇氣。你喜歡的人讓你學會了愛和自持。你不喜歡的人教會你寬容與尊重。不喜歡你的人,讓你自省與成長。上帝派他們出現,是為了幫你成為你想成為的人。自己的成長、心性的磨煉、能力的提高,就是創業路上最好的禮物。有時候,上天沒有給你想要的,不是因為你不配,而是你值得擁有更好的。
"和解"夢想與現實
冰冷里也有溫暖,俗世里也有童話。
創業不容易,可能99%的公司都會在殘酷的社會中死掉。可能你的朋友不看好你,投資人挑戰你,對手打壓你,創始人要對所有人負責,所有人的問題你要解決,功勞是大家的,失誤是自己的,最困難的時候你要傾盡所有,鼓勵大家。很多童年時的美好和夢想都在現實中不斷的被擊碎,這個社會更殘酷的現實是,有時它讓你三觀盡毀,逼你變成你最討厭的那個人。創業的過程當你感受到以前沒有感受到的新奇的時候,也會感受到原來沒有感受過的痛苦的時候,你還覺得它是值得的嗎?
當你真正愛上某個事物,才開始學會怎樣去愛這個世界。
有一次,為了沿途的風景,我高興地搭乘灰狗巴士從洛杉磯開往舊金山。在抵達終點的前十分鐘,被小偷偷走了我的錢包,所有的現金、銀行卡、駕照、id都丟了。我只能滯留美國,周游,和投資人聊我的idea…也因為這個不得不滯留,我了解了大大小小的創業公司,遇到扎克伯格、馬斯克等大佬,和拉美、印度、猶太等創業小伙伴混在一起,也拿到了第一筆天使投資。
最近不少投資界人士提醒創業者警惕abcd輪死、ipo后死。就像生命一樣,如果僅僅為了結局,我們可以從出生直接走到死亡。時光贈與它包裹住的禮物,我們不帶遺憾地前往。或許,登山者死在山上,戰士死在沙場,創業者死在路上,就是最好的結局。
我創業以來不領薪水,堅決不亂花投資人錢,不稀罕頭等艙和上流社會生活,但對優秀人才絕不吝嗇。馬航出事后,我出差乘坐最最便宜的馬航,結果被拍磚“千萬別乘馬航了,投資人要嚇哭了,應該給你買保險。”想想有道理,就再不買馬航了,后來馬航又出事了。
大家都在吐槽北京霧霾的時候,只有我興奮地說北京是個夢幻憧憬的城市,能回到北京吸霧霾,過前途未卜的生活,大抵對創業都是真愛吧。直到霧霾導致我咳嗽發燒,每天被寒風吹得瑟瑟發抖,雪上加霜的是,投資協議只差簽字,卻因為泡沫論等大環境變化投資人又選擇觀望,在這樣的窘境中,因為堅信,我把我所有的錢都投了進來,而天使也揮著翅膀降臨。轉眼間北京陽光普照藍天澄澈。
黑客攻擊,報道被對手刪,被對手手機助手無理由下架,我們都遇到過。強大的對手和巨大的壓力反而讓我們更團結,徹夜解決問題。困難的時候,沒有一個人失去信心或要離開,那一刻我深深感受到,我不是一個人在奮斗,我背負的是整個團隊的期望和理想,也因此我必須拋棄曾經懦弱的自己并堅信這些無非是沿途的風景和小插曲,就像陳歐說的“暗箭是先行者的榮耀”。
睡辦公室、上線前幾天每天凌晨4點把同事挨個送回家,也是尋常小事,我們是氪空間孵化器從上千的項目里選出來的提供免費服務十幾個團隊之一,在那里大家互相打氣。有一次凌晨一點半我離開那里回家,發現還有成員全在的團隊,于是又雞血滿滿。
我曾經出過車禍,在床上一個月幾乎不能動,每天只有做夢,而后來這些夢幾乎都實現了;曾經關鍵時刻腳踝骨折;曾經被騙子騙慘;曾經彈盡糧絕……每一次絕境都會激發對生命的熱愛和珍惜,對夢想的渴望和行動。創業路上也是一樣,遇到各種各樣的事,險象環生的,毀掉三觀的。
曾經在澳洲乘直升飛機,在空中挨著我的艙門開了,險些掉下來;那一次云南山路雨崩,一個巨大石塊如精確設計般砸到了我的車前面2米處。還有在普吉島遇到地震和海嘯,所有的人都拋下行李和一切向山上狂奔。是誰設計了死亡的局,是誰又在關鍵時刻阻止這一切的發生?我在那些時刻都是無比平和的,我知道了要學會接受,接受自己,接受無常,和生命的虛無。
所有的挫折,都只是我們在創造過程中,不得不妥協的一些事罷了。你要先不顧一切地相信你想要的,然后再談妥協。到最后,死亡也只是不得不妥協的最后一件事。
“為什么不躍出去?”- 這是世界上最高蹦極跳61樓窗戶上的標簽。 你還記不記得你上一次挑戰自己,躍入未知?你還記不記得你上一次不需要理由去做一件瘋狂的事?你還記不記得你上一次讓自己瘋狂的去愛?然后你發現,也許恐懼不是真實的。
我們的創業公司也一樣,度過死亡谷,開始快速發展,成為了投資人追逐的對象。
請記得你有一個夢想,抓住它,不要讓自己后悔。哪怕曾經支離破碎,哪怕只有千分之一的微茫,用你全部的愛去追求,它一定會如你所愿。你拼命的努力,成全更好的自己。終有一天,你會從丑小鴨變成白天鵝,你會發現那個更美好更強大的自己,值得擁有所有的美好。
80后成功人士創業故事篇3李一航電子垃圾創業:3元闖深圳,從撿垃圾到年賺400萬
他的父親在深圳街頭賣甘蔗,母親沿街乞討。好不容易考上大學,他卻偏偏不去,后來流落街頭,靠撿垃圾為生。從撿垃圾到收破爛,最后他竟年賺400萬,他是怎么做到的?
講述李一航電子垃圾廢品收購的勵志創業故事:3元闖深圳,從撿垃圾為生到年賺400萬。
1、母親寄來學費,他卻放棄讀大學
1984年6月1日,李一航出身在河南一個農村家庭。父親以苦力養家,母親早年殘廢不能行走。
20xx年的一天,父母托堂叔捎來了學費。打開沉甸甸的包裹,全部是新舊不一的一元、五角、一角的硬幣。堂叔告訴他父母在深圳乞討賺錢,他一聽就哭了。
高考發榜,李一航被河南一所高校錄取。但想到辛苦賺錢的父母,他決定,不讀大學,到深圳賺錢。
2、3元闖深圳,連吃面都不夠
還完學校同學的302元債務,加上160元的車票錢,李一航將僅有的3元積蓄藏在了底褲里,就這樣出發了。
初到深圳,川流不息的人群、奔馳而過的車子、生硬難懂的粵語,讓他感到窒息,路在何方?
好不容易憑口音找到一家老鄉的面館,叫了一碗面狼吞虎咽地吃完。才發現自己吃了人生中最貴的一碗面:5元錢。吃完面后,他等了很久,主動幫老板收碗。老板看他提著一個袋子,應該是剛從農村出來,就沒有收錢。倔強的李一航把3元錢壓在碗底,說聲謝謝后離開了。
走出面館的李一航,身無分文,反而讓他釋然了。于是,他開始睡大街,寶安區的流塘天橋成了他第一個“正式”住所。
3、撿垃圾為生,碰到母親在乞討
在此后的一段時間里,他白天撿垃圾,晚上在天橋上的修表攤成為他的第一個職業,一天20多元的收入解決了飯票的問題,卻因交不起管理費又被城管趕跑了。
有一天,他在大街上看到一個熟悉的身影——母親,此時的母親跪在地上,向路人乞討。父親在削甘蔗,旁邊擺著一個菠蘿罐。他大腦一片空白,淚水模糊了雙眼。
雖然近在咫尺,但他沒有勇氣上前相認。他發誓要賺大錢,讓父母過上好日子。
一次,他拾到一個摔成兩半的手機。他狠下心花了幾塊錢去網吧查到華強北有回收手機的,于是他便步行20多公里來到華強北,沒想到這個壞手機竟然賣了300多元錢,他意識到這是一個賺錢的機會。于是回收壞手機也成為了李一航的第二個職業、第一個創業項目。
20xx年1月,他把租了一間房,把父母接過來一起住。為了讓父母過上好日子,他拼了命的干活。最多的時候,他一個人就搬6噸貨。
4、90萬買了一堆電子垃圾,凈賺40多萬
20xx年一天,他聽到一家電子廠倒閉的消息,這家電子廠正在拍賣一批廢舊手機物料,這讓他大為興奮。在外面他聽到里面已經叫到90萬了,他一推開門就說:90萬,我要了,我們公司要了。
那時的他別說90萬,連9萬都沒見過。那么他哪里來的錢買這批貨呢?他想到了以前收購電子垃圾的一個名叫潘云貴的人,之前說過一句“以后遇到大生意,可以給我打電話”,于是他就給拍賣的人說,我給我們老板打電話。
90萬買一堆垃圾,潘云貴接到電話很忐忑,心里很沒底。李一航拍著胸脯對潘說:“如果要虧錢,我給你打工,這一輩子我都不收費用。我把合同給你簽好字。”
這個承諾給了潘一個定心丸,他決定拿出90萬買下這批貨。短短3天,李一航就給了潘一個驚喜,他把所有的貨全賣出去了,賣成130多萬,凈賺40多萬,他怎么做到的呢?
他知道這批貨是全新的待料,而不是廢品,是完全可以使用。于是他3天內找對應的相同廠家,生產同類產品的對口廠家進行對口銷售。
潘給了他10萬元錢,然而他卻沒有要,他讓潘幫他注冊一個電子產品回收公司,這讓潘很意外。潘云貴覺得這個小伙很不錯,除了幫他注冊公司,還給了他5000元。
拿著5000元錢,他開了個賓館。他把錢撒得滿床滿地都是。他沒沖過淋浴,便開著淋浴在賓館沖了2個小時,一直到睡著。
5、反向思維,賺得人生中的400萬
在潘的幫助下,他的電子產品回收生意越做越大。20xx年底,他賺得人生中第一個100萬。
就在一切順風順水的時候,他的父母前后雙雙去世。失去了父母,失去了主心骨,李一航的世界塌下了一片天,仿佛被抽空了靈魂。他流著淚說:“也許,我應該(初中)畢了業就出去打工,哪怕干苦力賺錢,都應該讓他們生活得好一點。創業時間太久,父母也等不到那個時候”。
父母去世后,他把所有精力都放在工作上。然而,他卻干了一件所有人都不理解的事——砸手機,拆開賣錢,還錄成視頻,發給賣舊手機的電子廠。原來,整體手機賣得更貴,而拆開后更便宜。
但是李一航有自己的想法:市場上,很多廢舊的手機往往被翻新后重新流入市場。然而,電子廠最不希望這樣的事情發生,一方面翻新后的手機占領了低端市場,會影響他們的銷售量。同時,對電子廠的手機品牌也會有損害。
抓住這個特點,李一航把砸廢舊手機拍成視頻,雖然回收價較低,但他卻贏得了電子廠的信任,拿到很多廢舊手機。
20xx年,李一航的電子回收公司凈利潤達到400萬,他也買了人生第一輛車——奧迪q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