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國將領吉鴻昌】
1895年,經典在河南省扶溝縣呂潭鎮一家吉姓小茶館的愛國后院,誕生了一名男孩,小故取名鴻昌。事字對于鴻昌的經典父親吉筠亭來說,添人增口是愛國件喜事,可又多了張吃飯的小故嘴。吉鴻昌好不容易熬到了18歲,事字恰恰馮玉祥在河南招兵,經典于是愛國他便報名參軍,從此開始了他一輩子的小故戎馬生涯。
【董存瑞舍身炸暗堡】
旱河上,事字巨大的經典橋型暗堡中向外噴吐著罪惡的火舌;橋型暗堡下,一個全副武裝的愛國年輕戰士巍然挺立,單手托舉著炸 藥包,小故導火索燃燒著,冒著青煙哧哧作響,戰士高聲呼喊著:“為了新中國,沖啊。”這喊聲,震撼山河;這喊聲,穿透硝煙,成了千萬人的呼喊;這喊聲,至今還回蕩在我們的耳邊,董存瑞永遠活在人民心中。
【葉圣陶愛國主義精神】
我國現代的教育家、文學家葉圣陶又是一位偉大的愛國主義者。從“五四”運動直到1988年他生命終了的每個歷史時期,始終懷有一顆強烈而誠摯的愛國心。他主張喚起民眾,外爭國權,內懲國 賊,他寫了大量愛憎分明的戰斗檄文,揭露和抗 議國民黨的高壓統治。解放后,他更以巨大的熱情投入到各項社會活動之中。葉圣陶的一生,是自覺追隨共 產 黨,探求真理,不斷前進的一生,是將畢生精力奉獻給祖國,奉獻給人民的一生。
【岳飛學藝】
民族英雄岳飛生逢亂世,自幼家貧,在鄉鄰的資助下,拜陜西名師周桐習武學藝。期間,目睹山河破碎,百姓流離失所,萌發了學藝報國的志向,克服了驕傲自滿的情緒。寒暑冬夏,苦練不綴,在名師周桐的悉心指導下,終于練成了岳家搶,并率領王貴,湯顯等伙伴,加入到了抗金救國的愛國洪流中。
【鄭成功收復臺灣】
早在1624年,荷蘭殖民主義就派兵侵占了我國領土臺灣,實行了極端野蠻殘酷的統治,臺灣人民英勇地同侵略者進行斗爭。1661年,在東南沿海領導抗清斗爭的鄭成功,率領戰船350多艘,將士25000多人,包圍了臺灣,經過9個月的激戰,荷蘭總督被 迫簽訂投降書,帶領殘兵敗將,灰溜溜地滾出臺灣,臺灣又回到祖國懷抱。
【楊靖宇獻身抗日】
民族抗日英雄楊靖宇曾擔任“南滿抗日聯軍”司令,在艱苦征戰的六年中,他身先士卒地在白山黑水、林海雪原里打擊日寇。面對敵人的重兵圍剿,楊靖宇率部頑強戰斗,使敵人坐臥不安,惶惶不可終日。日酋對他又怕又恨,調集重兵圍困。有人勸楊靖宇投降,他斬釘截鐵地說:“不,我有我的信念。”最后,彈盡糧絕,楊靖宇在打完最后一顆子彈后壯烈犧牲。敵人殘忍地用刺 刀剖開他的肚子,楊靖宇肚里沒有一粒米,有的只是樹皮、草根和棉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