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生命的生與死脆弱,曾不止一次的生與死談到。小品演員高秀敏的生與死突然病故,一時間曾經成為人們談論最多的生與死話題。一個看上去健康、生與死結實、生與死充滿活力的生與死女演員,一個風風火火、生與死詼諧幽默的生與死女人,怎么會說“走”就“走”了呢?而就在昨天的生與死早上,一個我十分熟悉的生與死一個在鄉下工作的同事,在一家醫院被醫生一針打死了。生與死據說,生與死從自己走進醫院,生與死到永遠停止呼吸,生與死不到兩個小時。一個40多歲的生命呀,突然就這么快、這么簡單的消失了。還有,在前些日子,一個年輕的汽車司機在縣城的湖邊洗車時,一頭栽進流動的河水中,再也沒有爬上來。等人們打撈起他的尸體,已經是兩天以后了。一個活生生的人,就這么突然從這個星球上永遠的消失了。生活中,在我們周圍,這樣的消息太多了。
人的生命就像一個精制的玻璃器皿,精致美麗的外表掩蓋不了易碎的本質,是這樣的不經擊打、不經磨礪,是這樣的不堪一擊。一個鮮活的生命轉瞬間消逝了,或者倒在醫院冰冷的病床上,或者碾碎在奔馳的車輪下,或者葬身于滔滔的河水中,讓人來不及想,讓人來不及說,讓人從此不再相信夢、不再相信永遠和永恒。生與死,僅僅一步之遙。記得有句拉丁格言說道:“生命中最確定的事情是我們都會死;最不確定的則是,死亡將于何時降臨。”盡管誰都很明白,人生的終極目標只有一個,那就是墳墓,但人們不在死神逼近自己的時候,誰也不會認真地去想這個問題。
去年春天,一個我在鄉鎮工作時非常熟悉的老者,60歲不到,突然被診斷得了絕癥。曾經是非常要臉面的一個人,曾經是非常要強的一個人,人非常豁達,經常鍛煉,有一身好武功。然而,我到醫院探望他是,躺在病床上的他,眼里已經沒有了精神,有一種強作歡顏的感覺。沒有人能夠無視生死,有幾人能做到視死如歸。無論多么高傲的頭顱,在死神面前都不得不屈服,不得不俯首稱臣。
過了不到半年,仲秋節過去沒幾天,就傳來了老者去世的消息。我去參加他的追悼會這天,天氣陰沉沉的,下著朦朦細雨,蕭瑟的秋風吹拂著地上的落葉,給人以凄涼之感,村子里的路稍微有些泥濘。我們曾經在一起說過話,喝過酒,做過事,每年的仲秋和春節我都去看望他,想不到這么快就撒手人寰。轉眼之間,我們已經陰陽兩界,永遠不可能再見面。
生命中總有來來往往的人,就像我們在街上總會遇到行人。這其中有同向而行的,也有逆向而行的;有刻骨銘心的,也有馬上忘記的;有關心過你的人,有呵護過你的人,有你偶爾想起的人,也有讓你永遠懷念的人。故去的老者,曾經是多么鮮活的生命,曾經有多么強壯的體魄,那些言談舉止,那些音容笑貌,好像還在昨天。然而,死神卻是不可戰勝的,這是人生的無奈。
人生的路上有風有雨,有溝有坎,有災有難,有生有死,所以需要彼此撫慰,需要彼此攙扶,需要彼此支撐。不論走多遠的路,心中有牽掛;不論遭多大的難,依托有真情,這是人生的幸運。
對于生命,也許我們能夠把握的只是一段時間,同無窮無盡的宇宙相比,實在太渺小了、太短暫了、太微不足道了。但對于我們每一人來說,生命又是我們的全部,只有一次,一去不回的真正唯一的一次。唯一的一次童年、少年、青年、中年和老年。如果,生命結束了,什么精神,什么財富,什么欲望,包括一切的一切,都很快的會消聲匿跡。生與死,有時離得這樣近,近的讓人心寒。也許,如何珍惜自己的生命,如何珍惜自己的每一天,如何珍惜身邊的每一個人,是我們需要時時記住并思考的。
※本文作者:存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