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wǎng)站名詞} > 都市言情 > 《虎丘記》袁宏道文言文原文注釋翻譯

《虎丘記》袁宏道文言文原文注釋翻譯

作    者:飛天魚

狀    態(tài):連載中,加入書架,直達(dá)底部

最后更新:2025-05-10 19:16:57

最新章節(jié):后記

作品簡介《虎丘記》是虎丘宏道明朝文學(xué)家袁宏道的游記散文中的代表作。袁宏道任吳縣令時曾六次游覽虎丘,記袁兩年后辭官時,文言文原文注又故地重游寫出《虎丘記》。釋翻該文記述了中秋夜蘇州人游虎丘的虎丘宏道情景,其中寫得最精彩的記袁是有關(guān)唱歌的場面。從開始“唱者千百”到最后“壯士聽而下淚”,文言文原文注層層深入,釋翻情景交融,虎丘宏道把讀者引入到一個若有所失,記袁但更有所得的文言文原文注境界里。

作品原文


虎丘記


虎丘1去城可七八里,釋翻其山無高巖邃壑,虎丘宏道獨以近城故,記袁簫鼓樓船,文言文原文注無日無之。凡月之夜,花之晨,雪之夕,游人往來,紛錯如織,而中秋為尤勝。


每至是日,傾城闔戶,連臂而至。衣冠士女,下迨蔀屋2,莫不靚妝麗服,重茵累席,置酒交衢間3,從千人石上至山門,櫛比如鱗。檀板丘積,樽罍云瀉,遠(yuǎn)而望之,如雁落平沙,霞鋪江上,雷輥電霍4,無得而狀。


布席5之初,唱者千百,聲若聚蚊,不可辨識。分曹部署6,競以歌喉相斗;雅俗既陳,妍媸7自別。未幾而搖頭頓足者,得數(shù)十人而已。已而明月浮空,石光如練,一切瓦釜8,寂然停聲,屬而和者,才三四輩9。一簫,一寸管,一人緩板而歌,竹肉相發(fā)10,清聲亮徹,聽者魂銷。比至夜深,月影橫斜,荇藻11凌亂,則簫板亦不復(fù)用,一夫登場,四座屏息,音若細(xì)發(fā),響徹云際,每度一字,幾盡一刻,飛鳥為之徘徊,壯士聽而下淚矣。


劍泉12深不可測,飛巖如削。千頃云13得天池諸山作案,巒壑競秀,最可觴客。但過午則日光射人,不堪久坐耳。文昌閣亦佳,晚樹尤可觀。面北為平遠(yuǎn)堂14舊址,空曠無際,僅虞山15一點在望。堂廢已久,余與江進(jìn)之16謀所以復(fù)之,欲祠17韋蘇州、白樂天諸公于其中;而病尋作,余既乞歸,恐進(jìn)之之興亦闌矣。山川興廢,信有時哉!


吏吳兩載,登虎丘者六。最后與江進(jìn)之、方子公18同登,遲月生公石19上,歌者聞令來,皆避匿去,余因謂進(jìn)之曰:“甚矣,烏紗之橫,皂隸之俗哉!他日去官,有不聽曲此石上者,如月20!”今余幸得解官稱吳客矣。虎丘之月,不知尚識21余言否耶?


詞句注釋
1.虎丘:山名,蘇州名勝之一,位于蘇州市西北,有虎丘塔、千人石等名勝古跡。相傳春秋時吳王闔閭葬在這里,三日有虎來踞其上,故名。
2.下迨(dài)蔀(pǒu):屋下至小戶人家。迨:及,至。蔀屋:窮苦人家昏暗的屋子。
3.交衢(qú)間:指路邊。
4.雷輥(ɡǔn):雷的轟鳴聲,這里指車輪滾滾聲。
5.布席:安設(shè)筵席。
6.分曹部署:分批安排。曹,成對。
7.妍媸(chī):美和丑。
8.瓦釜:屈原《卜居》:“黃鐘毀棄,瓦釜雷鳴。”瓦釜即瓦缶,一種小口大腹的瓦器,也是原始的樂器。這里比喻低級的音樂。
9.屬(zhǔ)而和(hè)者,才三四輩:隨著唱和的就只有三四群人。
10.竹肉:《世說新語·識鑒》劉孝標(biāo)注引(孟)嘉別傳:“聽妓,絲不如竹,竹不如肉,何也?答曰:漸近自然。”絲指弦樂器,竹指管樂器,肉指人的歌喉。
11.荇(xìng)藻:兩種水草名。這里用以形容月光下樹的枝葉影子。蘇軾《記承天寺夜游》:“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
12.劍泉:在虎丘千人石下,相傳為吳王洗劍處,又稱劍池。
13.千頃云:山名,在虎丘山上。另有山有上亭子,名為千頃云的說法。天池:山名,又名華山,在蘇州闡門外三十里。此句說千頃云得天池等山作為它的幾案。
14.平遠(yuǎn)堂:初建干宋代,至元代改建。
15.虞山:位于江蘇常熟市西北。
16.江進(jìn)之:名盈科,字進(jìn)之,桃源(今屬湖南)人,萬歷二十年(1592)迸士,時任長洲(與吳縣同治蘇州)知縣。與作者友善。著有《雪濤閣集》。
17.祠:祭祀。韋蘇州:唐詩人韋應(yīng)物,曾任蘇州刺史。白樂天:唐詩人白居易,曾任蘇州刺史。任上曾開河筑堤,直達(dá)山前,人稱白公堤,即今山塘街。
18.方子公:方文饌,字子公,新安(今安徽黃山市歙縣)人。窮困落拓,由袁中道薦給袁宏道,為袁宏道料理筆札。
19.生公石:虎丘大石名。傳說晉末高僧竺道生,世稱生公,嘗于虎丘山聚石為徒,講《涅柴經(jīng)》,群石為之點頭。
20.如月:對月發(fā)誓。“有如”或“如”,為古人設(shè)誓句式。《詩·王風(fēng)·大車》:“謂予不信,有如嗷日!”《左傳·僖公二十四年》晉公予重耳臨河之誓:“所不與舅氏同心者,有如自水!”宋周密《齊東野語》卷十一錄蜀中妓與情人餞別詞:“若相忘,有如此酒!”皆指眼前一物作誓。
21.識:通“志”,記憶。

原文

虎丘去城可七八里,其山無高巖邃壑,獨以近城,故簫鼓樓船,無日無之。凡月之夜,花之晨,雪之夕,游人往來,紛錯如織,而中秋為尤勝。

每至是日,傾城闔戶,連臂而至。衣冠士女,下迨蔀屋,莫不靚妝麗服,重茵累席,置酒交衢間。從千人石上至山門,櫛比如鱗,檀板丘積,樽罍云瀉,遠(yuǎn)而望之,如雁落平沙,霞鋪江上,雷輥電霍,無得而狀。

布席之初,唱者千百,聲若聚蚊,不可辨識。分曹部署,竟以歌喉相斗,雅俗既陳,妍媸自別。未幾而搖手頓足者,得數(shù)十人而已;已而明月浮空,石光如練,一切瓦釜,寂然停聲,屬而和者,才三四輩;一簫,一寸管,一人緩板而歌,竹肉相發(fā),清聲亮徹,聽者魂銷。比至夜深,月影橫斜,荇藻凌亂,則簫板亦不復(fù)用;一夫登場,四座屏息,音若細(xì)發(fā),響徹云際,每度一字,幾盡一刻,飛鳥為之徘徊,壯士聽而下淚矣。

劍泉深不可測,飛巖如削。千頃云得天池諸山作案,巒壑競秀,最可觴客。但過午則日光射人,不堪久坐耳。文昌閣亦佳,晚樹尤可觀。而北為平遠(yuǎn)堂舊址,空曠無際,僅虞山一點在望,堂廢已久,余與江進(jìn)之謀所以復(fù)之,欲祠韋蘇州、白樂天諸公于其中;而病尋作,余既乞歸,恐進(jìn)之之興亦闌矣。山川興廢,信有時哉!

吏吳兩載,登虎丘者六。最后與江進(jìn)之、方子公同登,遲月生公石上。歌者聞令來,皆避匿去。余因謂進(jìn)之曰:“甚矣,烏紗之橫,皂隸之俗哉!他日去官,有不聽曲此石上者,如月!”今余幸得解官稱吳客矣。虎丘之月,不知尚識余言否耶?

白話譯文

虎丘離蘇州城只有七八里,那山上沒有高聳的山巖幽邃的溝谷,只是因為接近蘇州城的緣故,(達(dá)官貴人)裝飾豪華、滿載聲歌的游船,沒有一天沒有的。凡是有月亮的晚上,有花的早晨,有雪的傍晚,游人來來往往,紛繁錯雜得像織布一樣。中秋時節(jié)(這景象)就更加繁盛。

每到這一天,蘇州城家家戶戶傾城而出,肩挨肩,人擠人,接踵而來。無論是官宦人家的男男女女,還是平民百姓,沒有誰不是打扮得漂漂亮亮的。很多人坐在厚厚的坐墊上,把酒放在路邊。從千人石到山門,密密麻麻緊挨著的游客多如魚鱗。檀木所制的歌板堆積得就像山丘,酒器里盛的酒如云彩一樣奔瀉不停。遠(yuǎn)遠(yuǎn)望去,就像無數(shù)大雁落在平坦的沙灘上,又像彩霞鋪在江面上。即使用電閃雷鳴也無法形容那熱鬧的場面。

剛擺上酒席時,唱歌的人成百上千,聲音像蚊蟲齊鳴,分不清(唱些什么)。分部安排好后,都競相以最新流行的歌曲一爭高低,雅樂俗樂都有,唱得好壞也自有分別。過了一會兒,搖頭踏腳按節(jié)拍唱歌的人,就只剩數(shù)十人了。不久,明月高懸在空中,山石反射著月光,如同白練,所有粗俗之樂,都悄悄停了下來。應(yīng)邀唱歌的人只有三四個了,他們伴著一只簫,一只笛,一人舒緩地敲著歌板歌唱。管樂和人的歌聲一起發(fā)出,清幽嘹亮,使聽眾陶醉不已。到了深夜,月影疏疏落落,月下樹影斑駁,這時,連簫和歌板也不用了。一個人登場歌唱,四座的人都屏心靜息地傾聽。他的歌聲細(xì)如發(fā)絲,直沖云霄。每唱一字,差不多要一刻時間。飛鳥仿佛也為這舒緩悠長的歌聲所感動,徘徊不忍飛去,壯士聽到這樣的歌聲,也忍不住要落淚。

劍泉深不可測,飛聳的巖石像刀削的一樣峭立。千頃云好像是以天池等山作幾案,山巒溝壑秀麗無比,這里最適合饗宴賓客。但中午過后,陽光強烈,(游客在此)無法久坐。文昌閣(景色)也好,傍晚的樹更好看。它的北面是平遠(yuǎn)堂舊址,空曠無際,只有遠(yuǎn)處的虞山一點遙遙在望。平遠(yuǎn)堂荒廢已久,我和江進(jìn)之商量修復(fù)它,想在這里建個祠堂,祭祀韋應(yīng)物、白居易等先賢。但不久我就生病了,我已經(jīng)請求辭官歸去,恐怕江進(jìn)之修復(fù)平遠(yuǎn)堂的興致也大減了。(可見)山川景物的興盛荒廢,確實是有時運的啊!

我在吳縣做了兩年縣令,曾六次登上虎丘。最后一次是和江進(jìn)之、方子公同去的。我們坐在生公石上等待月亮出來。唱歌的人聽說縣令來了,都躲開藏了起來。我就對進(jìn)之說:“官吏的橫暴,差役的庸俗,也太過分了啊!以后我辭官后,一定要在這生公石上聽曲,以月為證。”我幸好解免官職,客居吳地,虎丘的明月,不知道還記得我當(dāng)年的話嗎?

創(chuàng)作背景

萬歷二十三年(1595年),袁宏道曾出任吳縣縣令,短短兩年任期期間,熱愛游賞山水的作者六次游覽蘇州名勝虎丘。因為作者對大自然的無限熱愛向往和對官場俗務(wù)的厭倦鄙夷,萬歷二十四年,袁解職離吳,因為留戀虎丘勝景,回憶虎丘賞月賽歌的盛大場面以及虎丘各處的秀麗風(fēng)景。寫下了這篇游記散文。

作品鑒賞

散文開篇從“無日無之”到月夜、花晨、雪夕,相對“中秋”來說,同時是鋪墊與烘托。下面“每至是日”一句正緊承上文意脈,指出但凡中秋都是如此,籠括年年中秋而并非實指哪一年中秋。從而又強調(diào)了本篇是以“中秋”為焦點來表現(xiàn)“登虎丘者六”的綜合體驗。接著作者從空間角度展開視野,縱橫筆墨。揮灑出一幅中秋時節(jié)盛游虎丘的鳥瞰圖。“傾城闔戶,連臂而至”總括盛況。“衣冠士女,下迨舔屋”是上句的具體化。而“靚妝麗服,重茵累席,置酒交衢”也不僅僅是盛況的渲染,從衣飾到游樂形式都帶有濃郁的吳地民俗氣息。“從千人石上至山門”以下三句具體鋪排總體場面,構(gòu)成鳥瞰式的縱向空間。三個排比間以夸張性的比喻充實于這一空間內(nèi),渲染出一派人密、歌喧、酒酣交雜并出的忘情游樂的聲勢。“樽彝云瀉”兼關(guān)上文“置酒交衢”。“檀板丘積”遙啟下文“唱者千百”,筆致飛動而意脈密合。行文至此.盛況場面已然畢現(xiàn)。但作者卻嫌不夠,“遠(yuǎn)而望之”一句明確視角,稍緩文氣。然后變換手法,由實景入虛景,連下三重形象比喻極盡形容:“如雁落平沙,霞鋪江上,雷輥電霍”。場面之盛,色彩之麗,聲勢之大,震聳視聽,搖動神魄。實際景觀反復(fù)訴諸于感覺鏤刻下的印象實在太強烈、太豐富了,比喻也只能道出有限的側(cè)面。故作者仍嫌筆墨貧乏,索性徑以“無得而狀”來否定上面的具體比喻。啟發(fā)讀者展開想象去體味。從實到虛,從有限到無限的變化。顯出那游樂場景的美不勝狀。整整一段多用整飭的四字句,從不同角度用不同手法渲染同一對象。有大賦鋪張揚厲的風(fēng)致;筆勢則略無滯礙。文氣流注,緊密拍合了場面的聲容氣勢,而作者作為觀照主體的贊美傾羨之意亦挾帶而出。

空間場面的渲染鋪排后,作者將視聽凝聚到最富市井情調(diào)和民俗意味的演唱上面。鏡頭由全景式鳥瞰轉(zhuǎn)向依時問推進(jìn)的特寫,用墨隨之由疏闊而變換為深細(xì)。從“布席之初”到“比至夜深”,四組鏡頭,兩重境界。“唱者千百”同“搖頭頓足”兩者重在以白描手法刻畫演唱的生動場景。“搖頭頓足”不只是頭腳擊應(yīng)節(jié)拍的動作.更活畫出“歌喉相斗”中獲勝的“數(shù)十人”的得意神態(tài)。但這種“雅俗”、“妍媸”“不可辨識”的場景顯然不是作者的屬意所在。他所欣賞的是經(jīng)過自然淘汰篩選,“一切瓦釜,寂然停聲”后的“雅”者“妍”者入景人情的“緩板”慢唱。因此,與上面的場景自描不同,當(dāng)這兩幅畫面由筆底緩緩流出時。首先是“明月浮空.石光如練”,隨后“月影橫斜,荇藻凌亂”的月色渲染。似乎那月亮也懂得該去鐘情怎樣的對象;其次是從演唱者到演唱方式、狀態(tài)、音色等啜茗品醪般的細(xì)膩刻畫;最后以對演唱效果、魅力的側(cè)面烘托為收煞。兩組鏡頭雖屬作者欣賞的同一境界,但受審美趣味制約的審美感覺,又敏銳地辨析出程度的差別。既然“一夫登場.四座屏息”是整個自然篩選的最后結(jié)果,那便以連“簫板亦不復(fù)用”從而有別于“三四輩”者的“緩板而歌”來突出主體。“竹肉相發(fā).清聲亮徹”的演唱效果固然令“聽者魂銷”,而“音若細(xì)發(fā).響徹云際”則直欲與明月對話,再加上“每度一字,幾盡一刻”的技法描摹所構(gòu)成的景、聲、態(tài)統(tǒng)一和諧的魅力,竟使”飛鳥為之徘徊.壯士聽而下淚矣”。這后者是作者最為神馳的,所以寫起來才如此的細(xì)微人妙。這一大段是全文記寫的主體部分。作者用“布席之初”、“未幾”、“已而”、“比至”幾個標(biāo)明時問推移的詞聯(lián)帶出一幅幅場景畫面,整個過程既有鮮明的層次感,又自然流走。場面由喧雜而導(dǎo)向幽靜,境界由單一唱的描述,過渡到聲、色、景、情的渾融一體。

“吏吳兩載,登虎丘者六”,總述自己與虎丘的關(guān)系。作者特別提到最后一次與江、方同登,在生公石上待月的情況,這是為了引出后面的話,而且前面也已申足中秋月夜,所以也只點到即止,不展開描述。“遲月生公石上”,不但等待玩賞虎丘月夜,而且是要“聽曲此石上”,品味市民們在月光籠罩下不分賢愚、無論貴賤的歌吹游樂。但“歌者聞令來,皆避匿去”,官身與民眾的隔膜使他發(fā)出無限感喟:“甚矣,烏紗之橫.皂隸之俗哉!”“吏吳兩載”,對官場的厭煩與棄官的打算是早就萌生了的。感性與理性的矛盾在這次登虎丘的遭遇中進(jìn)一步被強化,加深了他內(nèi)心的痛苦,自然也就堅定了原本就有的棄官決心。因而,作者才會發(fā)出“他日去官。有不聽曲此石上者,如月”的誓詞,才有“解官稱吳客”的欣幸。

將六次虎丘之行融匯一處,選取最為精髓的片段進(jìn)行記述,達(dá)到詳略得當(dāng)?shù)男Ч@是文章的妙處所在。敘述方式上,作者匠心獨運,采用鋪排、裁剪、比喻等手法,圍繞虎丘之景、虎丘之人以及游樂之事進(jìn)行多角度、多方面描寫,構(gòu)成一幅完整的情境,結(jié)尾則畫龍點睛,通過自己先后以官員和平民身份游歷虎丘的不同心境,表述內(nèi)心情志,賦予文章以諷喻的色彩。文章通篇寫山水少,寫游況多,均發(fā)軔于作者的審美感受;文勢時有騰挪,意象或作變化,一路寫來,均有作者感受的隱隱跳躍。感受深者,則用墨如注;感受淺者,則微微點染,不受自然山水散文通常受客體對象規(guī)范的傳統(tǒng)筆法,顯示出審美感受作為觀照萬物的“性靈”特征。作者對世俗情趣的郊游濃墨潑灑,主體感受的往返流轉(zhuǎn),筆觸章法的任情而為,審美客體、審美主體、審美傳達(dá)這三者都帶有明代山水游記文典型的時代審美特征。

作者簡介

袁宏道(1568~1610年)明代文學(xué)家,袁宗道二弟,袁中道二哥。袁宏道與其兄袁宗道(1560~1600年)、弟袁中道(1570~1623)都以文學(xué)見長,合稱為“公安三袁”,時稱”三袁“,被稱為“公安派”。 字中郎,又字無學(xué),號石公,又號六休。荊州公安(今屬湖北)人。曾為文反對復(fù)古,主張“獨抒性靈,不拘格套”。 袁宏道始終無意于仕途,萬歷二十年(1592年)就中了進(jìn)士,但他不愿做官,而去訪師求學(xué),游歷山川。他曾辭去吳縣縣令,在蘇杭一帶游玩,寫下了很多著名的游記,如《虎丘記》《初至西湖記》等。《晚游六橋待月記》便是他的著作之一。他生性酷愛自然山水,甚至不惜冒險登臨。他曾說“戀軀惜命,何用游山?”“與其死于床,何若死于一片冷石也。”(《開先寺至黃巖寺觀瀑記》)在登山臨水中,他的思想得到了解放,個性得到了張揚,文學(xué)創(chuàng)作的激情也格外高漲。

繼續(xù)閱讀
推薦閱讀: 天鵝姐姐幫助 鹿門月照開煙 越人語天姥, 胡人落淚沾邊 外婆講的童話 忽然更作漁陽 傍鄰聞?wù)叨鄧@ 半壁見海日, 充滿正能量的 枯桑老柏寒颼
《《虎丘記》袁宏道文言文原文注釋翻譯》正文
第1 章 猴子和狐貍的童話故事
第2 章 流傳漢地曲轉(zhuǎn)奇,涼州胡人為我
第3 章 忽然更作漁陽摻,黃云蕭條白日
第4 章 鹿門月照開煙樹,忽到龐公棲隱
第5 章 寫四種動物的童話故事
第6 章 東門酤酒飲我曹,心輕萬事如鴻
第7 章 枯桑老柏寒颼飗,九雛鳴鳳亂啾
第8 章 腹中貯書一萬卷,不肯低頭在草
第9 章 關(guān)于節(jié)日的童話故事:糖果節(jié)
第10 章 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全詩
第11 章 月照城頭烏半飛,霜凄萬木風(fēng)入
第12 章 八月胡蝶來,雙飛西園草。全詩
第13 章 短篇童話故事200字
第14 章 貞婦貴殉夫,舍生亦如此。全詩
第15 章 半壁見海日,空中聞天雞。全詩
第16 章 遼東小婦年十五,慣彈琵琶解歌
第17 章 動物的童話故事300字5個
第18 章 黃云隴底白云飛,未得報恩不得
第19 章 早服還丹無世情,琴心三疊道初
第20 章 川為靜其波,鳥亦罷其鳴。全詩
第21 章 出自春秋時期的成語典故
第22 章 四月南風(fēng)大麥黃,棗花未落桐葉
第23 章 手持綠玉杖,朝別黃鶴樓。全詩
第24 章 銅爐華燭燭增輝,初彈淥水后楚
第25 章 走進(jìn)天堂的裁縫的故事
第26 章 歲夜高堂列明燭,美酒一杯聲一
第27 章 男兒事長征,少小幽燕客。全詩
第28 章 陳侯立身何坦蕩,虬須虎眉仍大
第29 章 有關(guān)青蛙的童話故事精選
第30 章 四月南風(fēng)大麥黃,棗花未落桐葉
第31 章 陳侯立身何坦蕩,虬須虎眉仍大
第32 章 黃云萬里動風(fēng)色,白波九道流雪
第33 章 動物童話故事200字
第34 章 門前遲行跡,一一生綠苔。全詩
第35 章 天姥連天向天橫,勢拔五岳掩赤
第36 章 古戍蒼蒼烽火寒,大荒沉沉飛雪
第37 章 適合幼兒的經(jīng)典童話故事
第38 章 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全詩
第39 章 五岳尋仙不辭遠(yuǎn),一生好入名山
第40 章 八月胡蝶來,雙飛西園草。全詩
第41 章 汽車童話故事小汽車的童話故事
第42 章 迸泉颯颯飛木末,野鹿呦呦走堂
第43 章 人隨沙岸向江村,余亦乘舟歸鹿
第44 章 主人有酒歡今夕,請奏鳴琴廣陵
第45 章 經(jīng)典簡短的兒童童話故事
第46 章 高才脫略名與利,日夕望君抱琴
第47 章 賭勝馬蹄下,由來輕七尺。全詩
第48 章 列缺霹靂,丘巒崩摧。全詩意思
第49 章 一千零一夜:懶漢克遼尼和銅城
第50 章 湘潭幾日到,妾夢越風(fēng)波。全詩
第51 章 一聲已動物皆靜,四座無言星欲
第52 章 淼淼暗無邊,行人在何處。全詩
第53 章 中國童話桔子月亮的故事
第54 章 龍吟虎嘯一時發(fā),萬籟百泉相與
第55 章 川為靜其波,鳥亦罷其鳴。全詩
第56 章 千巖萬轉(zhuǎn)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
第57 章 猴子的童話故事大全精選
第58 章 自憐十五余,顏色桃花紅。全詩
第59 章 殺人莫敢前,須如猬毛磔。全詩
第60 章 遙見仙人彩云里,手把芙蓉朝玉
第61 章 幼兒園好聽的寓言故事:斬蚯蚓
第62 章 巖扉松徑長寂寥,唯有幽人自來
第63 章 遙見仙人彩云里,手把芙蓉朝玉
第64 章 青山朝別暮還見,嘶馬出門思舊
第65 章 寶寶最喜歡的童話故事3個
第66 章 主人有酒歡今夕,請奏鳴琴廣陵
第67 章 門前遲行跡,一一生綠苔。全詩
第68 章 我欲因之夢吳越,一夜飛度鏡湖
第69 章 關(guān)于皮皮魯?shù)娘L(fēng)箏的故事
第70 章 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
第71 章 八月胡蝶來,雙飛西園草。全詩
第72 章 男兒事長征,少小幽燕客。全詩
第73 章 中國熊丫頭的玫瑰紅裙子的故事
第74 章 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煙。
第75 章 枯桑老柏寒颼飗,九雛鳴鳳亂啾
第76 章 蔡女昔造胡笳聲,一彈一十有八
第77 章 有關(guān)古代四大明君的傳說
第78 章 胡人落淚沾邊草,漢使斷腸對歸
第79 章 傍鄰聞?wù)叨鄧@息,遠(yuǎn)客思鄉(xiāng)皆淚
第80 章 主人有酒歡今夕,請奏鳴琴廣陵
第81 章 有關(guān)烏龜?shù)耐捁适戮x
第82 章 五岳尋仙不辭遠(yuǎn),一生好入名山
第83 章 波瀾誓不起,妾心古井水。全詩
第84 章 醉臥不知白日暮,有時空望孤云
第85 章 關(guān)于環(huán)保的故事作文:小草
第86 章 湘潭幾日到,妾夢越風(fēng)波。全詩
第87 章 波瀾誓不起,妾心古井水。全詩
第88 章 空山百鳥散還合,萬里浮云陰且
第89 章 童話故事綿羊的小故事
第90 章 腹中貯書一萬卷,不肯低頭在草
第91 章 銅爐華燭燭增輝,初彈淥水后楚
第92 章 貞婦貴殉夫,舍生亦如此。全詩
第93 章 童話故事掉進(jìn)兔子洞經(jīng)典閱讀
第94 章 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煙。
第95 章 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全詩
第96 章 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
第97 章 一年級童話故事書里的故事
第98 章 早晚下三巴,預(yù)將書報家。全詩
第99 章 人隨沙岸向江村,余亦乘舟歸鹿
第100 章 海客談瀛洲,煙濤微茫信難求。
第101 章 中國最著名童話故事 兒童睡前
第102 章 天姥連天向天橫,勢拔五岳掩赤
第103 章 東門酤酒飲我曹,心輕萬事如鴻
第104 章 憶妾深閨里,煙塵不曾識。全詩
第105 章 小學(xué)生童話故事比賽里的故事
第106 章 鹿門月照開煙樹,忽到龐公棲隱
第107 章 長安城連東掖垣,鳳凰池對青瑣
第108 章 八月胡蝶來,雙飛西園草。全詩
第109 章 自編童話故事100字
第110 章 我欲因之夢吳越,一夜飛度鏡湖
第111 章 陳侯立身何坦蕩,虬須虎眉仍大
第112 章 波瀾誓不起,妾心古井水。全詩
第113 章 給女朋友講童話故事給女朋友講
第114 章 五岳尋仙不辭遠(yuǎn),一生好入名山
第115 章 腹中貯書一萬卷,不肯低頭在草
第116 章 醉臥不知白日暮,有時空望孤云
第117 章 森林小動物的童話故事
第118 章 烏孫部落家鄉(xiāng)遠(yuǎn),邏娑沙塵哀怨
第119 章 腹中貯書一萬卷,不肯低頭在草
第120 章 枯桑老柏寒颼飗,九雛鳴鳳亂啾
主站蜘蛛池模板: WWW免费视频在线观看播放| 亚洲国产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a级毛片高清免费视频| 欧美综合成人网| 国产精品99久久久| 久久五月天综合网| 精品久久中文网址|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97牛牛| 亚洲人配人种jizz| 豪妇荡乳1一5白玉兰| 学渣坐在学长的棒棒上写作业作文| 亚洲网站免费看| 久久黄色精品视频| 成年女人免费播放影院| 亚洲色偷偷偷综合网| 久久精品老司机| 成人爱做日本视频免费| 亚洲综合综合在线| 国产成人在线网址| 性一交一乱一伦一色一情| 亚洲熟妇中文字幕五十中出| 成+人+黄+色+免费观看| 成人毛片一区二区| 亚洲欧美另类中文字幕| 野花影院在线直播视频| 天海翼黄色三级| 亚洲av乱码一区二区三区香蕉| 色多多免费视频观看区一区| 在线观看人成视频免费| 久久综合中文字幕| 男女边摸边做激情视频免费| 国产精品99久久久久久宅男| 一道本在线免费视频| 欧美怡红院高清在线| 国产91在线看| 777xxxxx欧美| 无遮挡很爽很污很黄在线网站| 亚洲精品免费观看| 边摸边脱吃奶边高潮视频免费 | 中日韩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狠狠躁日日躁夜夜躁2022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