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故事的適合語言生動凝練,形象鮮明,具有詼諧性和倫理性,蘊藏豐富的知識和道理,下面這些是小編為大家推薦的幾篇適合小學二年級看的成語故事。
春秋時,若敖氏的年級后代子文做了楚國令尹。當時,成語楚國不設相國,故事令尹是適合最高的長官。他為人公正,小學執法嚴明,年級楚國的成語屬官和百姓都很敬重他。
子文的故事兄弟叫子良,在楚國做司馬,適合生了個兒子叫越椒。小學越椒滿月那天,年級司馬府宴請賓客,成語府中一片喜氣洋洋。故事子文也應邀來到司馬府,看到侄子越椒后,大吃一驚,急忙找來子良,告訴他必須把這個孩子殺掉。子良聽到哥哥這樣說嚇了一跳,問道:“為什么呢?”子文說:“你看這個孩子,樣子像一只狗熊,聲音又像豺狼,如果不殺他,將來一定會成為我們若敖氏的禍害。諺語說:‘狼子野心。’這明明是一只狼嘛,哪能把它養起來呢?”子良更加不高興了,他生氣地說:“孩子是我的,我決不能殺死他。”
子文對此事十分憂慮,他臨死的時候,把族人和親信叫到跟前,告誡他們說:“千萬不能讓越椒掌權。將來越椒一旦掌權,你們就趕快逃命,免得遭難。”
子文死后,他的兒子斗般當了令尹,越椒也接替父親做了司馬。后來,越椒設計害死了斗般,接任了令尹一職,并且帶領若敖族人舉行叛亂,被楚王打敗,整個若敖氏全族的人也被剿滅了。
成語“狼子野心”本來是說狼崽雖小,卻有兇殘的本性。后來人們就用它來比喻兇暴的人必然懷有野心。
適合小學二年級看的成語故事2:貪天之功春秋時期,晉國公子重耳不但品德高尚,而且才能出眾。由于驪姬的讒言迫害,他只得逃離祖國,四處漂泊。這樣的生活他過了十九年。由于妻子姜氏和眾謀臣的幫助,他雖經歷了那么多的磨難,但為國出力的抱負始終沒有被磨滅。
蒼天不負苦心人,到了公元前636年,他終于在秦穆公的幫助下,回到晉國即位,史稱晉文公。晉文公即位以后,為了獎賞與自己同甘共苦的謀臣,對他們進行封賞,其中的很多人都得到了優厚的待遇。可是有一位謀臣介子推卻被晉文公忘記了,既沒有得到賞賜,職位也沒有升遷。
在重耳流亡期間,介子推一直在公子的鞍前馬后效力,將他照顧得無微不至。有一次重耳沒有飯吃,介子推為了讓他吃頓飽飯,甚至把自己大腿上的肉割下來給重耳煮湯吃。他為重耳用盡了一片丹心,出了很大的力。
雖然重耳沒有厚待介子推,但介子推品格很高,對此表現得毫無怨言。他不但沒有向重耳伸手要官,反而認為自己沒有受賞的資本。
當時,一些謀臣自恃對重耳有功,便居功自傲,看不起同僚。他對此非常氣憤,便說:“公子能夠當上國君,完全是上天的意思,可是那些在困難時期輔佐公子的人卻以為是靠他們的力量,這不是欺騙別人么?偷人家東西尚且被稱為盜賊,更何況貪取上天的功勞,把上天的功勞歸為自己的功勞的人,這些人難道不是可恥之輩嗎?”
介子推的母親和親戚、鄰居都勸他向晉文公討賞。但他不愿與朝中的那些世俗之人爭名奪利。他還覺得官場污濁不堪,與其在官場里活受罪,還不如在家中編草鞋快活。
介子推的母親見兒子的志趣如此高雅非常高興,就決定和兒子到深山中隱居。介子推非常高興,于是背著母親直奔綿山(今山西沁源縣西北),從此隱居深山,過著雖然清貧卻無憂無慮的隱居生活。
晉文公得知介子推到綿山歸隱,不再為他效力,心中非常后悔,就親自到深山尋找,卻總也找不到介子推。晉文公急了,他下令放火燒山,好逼迫介子推母子出山。介子推在山中生活得很好,怎肯再受官場的污染,就和母親一起穩坐山中,任憑大火將他們吞沒。
適合小學二年級看的成語故事3:婦人之仁歷史上著名的大將韓信在楚漢相爭時曾經投奔過項羽。由于項羽有勇無謀,不善用人,韓信得不到重用,于是離開了項羽投奔了劉邦。他投奔劉邦以后,開始也未被重用,也想過要走。后來蕭何“月下追韓信”,才把他追了回來。
在蕭何的極力推薦下,劉邦才拜韓信為大將。韓信被拜為大將以后,劉邦問他:“蕭丞相屢次推薦將軍。我想,將軍一定有擊破項羽的妙計,請將軍指教。”
韓信說:“我曾在項王手下做過事,知道他的本事,也知道他的弱點。項王大喝一聲,上千的人都會被他嚇倒,你看他多么勇猛。可是他不能接受別人的意見,不能重用有本領的將領,他的勇不過是匹夫之勇罷了。項王對待他人,又恭敬又有慈愛之心,說話挺溫和,看見別人病了,他會掉眼淚,把自己吃的、喝的分給病人。可是人家立了功,應當封爵位時,他不封。就是封了,他還拿著封爵位的印,左摩右摩,把印的四個角都磨光了,還舍不得交給人家。他的好心眼只不過是婆婆媽媽的好心眼罷了。”
接著,韓信又分析了項羽的一些弱點和錯誤,指出劉邦必然能戰勝項羽。
關于項羽失敗的原因,有好幾條,而項羽喜歡殺戮以至于喪失天下民心,吝于賞賜而不獲將士擁戴是重要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