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別的短篇鐘表】
中午打電話給父母,告訴他們,感人晚上六時,小故我乘坐的事篇火車會準時到站。母親在電話里驚呼:也不早點說,短篇我要買你最愛吃的感人菜,還要給你打掃房間,小故也不知道來不來得及。事篇
火車晚點,短篇不過還好,感人只晚了十分鐘,小故多聽一兩首歌的事篇功夫。走出車站,短篇一眼就看見父親站在寒風里,感人正焦急地盯著走出來的小故每個人??匆娢遥粋€箭步沖過來,一邊搶過我手中并不沉重的包,一邊不滿地嘀咕:“都晚了十分鐘了,還以為出啥事了呢,把我急壞了?!?/p>
一路上,父親一直在念叨這十分鐘,為這十分鐘憤憤不平,不知道的,還以為他日理萬機,十分鐘能干出經天緯地的大事來,其實,他一天光曬太陽就不知道要浪費多少個十分鐘。
回到家,母親一邊忙著從廚房里端菜,一邊大聲嚷:“怎么那么晚啊。我還以為出啥事了,急得我坐立不安,跑出去看了幾次。”
不過區區十分鐘,在父母看來,居然比十個小時還要漫長,這十分鐘里,他們從滿懷期待到失落,到擔心,到害怕,每一種情緒,都像鞭子一樣,狠狠地抽打著他們的心。
在家待了足足半個月,臨走時,母親輕輕地嘆氣:“時間怎么那么短啊,你又要走了。”
父親也在一旁附和:“是啊,這一走,又得好長時間?!?/p>
十分鐘的等待,他們嫌太長,半個月的相聚,他們又嫌太短,實際上,我基本上每個月都會回家一兩次,分開的時間不會比半個月長多少,可是,被父親這么一說,仿佛我一去不回似的。
這樣的情景,總是時常上演。
那年高考,從考場里出來,母親一邊遞上水,一邊長舒一口氣:“終于出來了,時間真長啊,站得我兩腿發軟。”而當高考結束,我背起行囊準備奔赴大學時,她又有些失落地感嘆:“時間真快啊,不知不覺,你都高中畢業了?!闭麄€高三,300多個日夜,她忙著給我做營養餐,幫我買各種資料,比我還要忙還要累還要緊張,在她看來,卻比區區的一場考試短暫。
每年開學,父親都要陪我去學校報名,從幼兒園到大學,從未缺席。每次,在排成長龍的報名隊伍里,父親總是焦急地搓著手,不停地引頸張望,并不滿地嘀咕:“怎么還沒輪到我們啊,都等那么久了,不知道今天報不報得上。”其實,他等待的時間從來不會長過一個小時。而當我大學畢業,終于不用再報名時,他又有些傷感地感慨:“唉,一眨眼,你都長成大人了,真快啊?!?/p>
在父母那里,時間總是顯得如此不合理,與世界上所有最精確的鐘表背道而馳。等待兒女的時間,為兒女爭取利益的時間,他們總是覺得太長太長,。和兒女相聚的時間,伺候兒女的時間,他們又總是覺得太短太短。
我想,每個父母心里,都有一個特別的鐘表,這個鐘表,用奉獻做殼,用愛做指針,它為我們走過的每一分每一秒,都是愛在跳躍。
【小可憐兒】
人類有養殖動物的傳統,對自己飼養的動物,養久了自然會有感情。阿云就有這種經歷,她曾經養過一小群羊——一只母羊和三只小羊兒。
那一年,阿云養的母羊一連氣地下了三只小羊羔。一般情況下,母羊一胎會生一到兩只羊羔,生三只就是高產了。母羊只有兩支奶,先生下來的兩只羊羔一出生就能順利地吃到奶,吃得飽飽的,所以長得壯壯的。而后生下來的那只小羊羔,身子弱,擠不過兩個姐姐,吃不上奶,急得咩咩地直叫,沒辦法,阿云只好喂它牛奶。
看著它那可憐的樣子,阿云給它起了個名字——“小可憐兒”。
小可憐兒很通人氣,每當阿云要喂它奶之前,只要喊一聲小可憐兒,它就會飛快地從羊圈里跑過來,歡快地往阿云身上拱、圍著阿云蹦跳。
在阿云的精心喂養下,小可憐兒也跟兩個姐姐一樣,一天一天慢慢地長大了。
阿云兩歲的女兒也非常疼愛這只小羊,經常逗它玩,一到該喂它時候,女兒也跟著媽媽一起喊小可憐兒的名字。平時,當小可憐兒看到阿云母女在院子里的時候,就會跑過來,跟在她們后邊溜達。
由于是人工喂養的,小可憐兒不像兩個姐姐那樣從母乳里獲得了天然的免疫力,相比之下,它就吃了大虧。
在小可憐兒快四個月大的時候,突然有一天它病倒了。
喂它奶也不吃,臥在地上,眼睛望著阿云,流淌出一滴一滴的眼淚;它張開嘴想要叫,卻叫不出聲兒來;它想往起站立,可是起了兩次,還是無力地倒下了。
阿云知道小可憐兒已經用盡了全身的力氣,它是多么地想重新站在主人的面前啊,可是它始終沒有再站起來。阿云蹲在小可憐兒身邊,輕輕撫摸著它的頭,而它用眼睛一直望著阿云,看著它可憐的樣子,阿云鼻子一酸,難過地掉下了眼淚。
后來,小可憐兒連睜眼的力氣都沒有了,它就這樣靜靜地“睡”去了,離開了這個世界。
小可憐兒走了。阿云在自家園子的一個角落里為它挖了個坑,把它的小尸體裝進一只箱子掩埋了。以后,每個早晨起來,阿云都會不由自主地往那個角落望一望,每當這時,她就會問自己:“小可憐兒也會有靈魂嗎?”
“希望小可憐兒來生一定要比今生幸福?!卑⒃瓢蛋刀\告。過了很長時間,只要想起那只可憐的小羊,阿云心里依然很難受。
當時,阿云的女兒還小,不擅用語言表達,但是也看得出,雖然她小小的年紀,也懂得感情。就在小可憐兒沒了的那些日子里,她明顯地不愛吃飯、不愛跟別的小朋友玩耍。
她去姥姥家時,眼睛里流著眼淚對姥姥說:“小可憐兒沒有了?!彼€時常到羊圈去看另兩只小羊,對這只小羊說:“乖,你是小可憐兒的大姐姐?!庇置硪恢徽f:“你是小小可憐兒的二姐姐?!?/p>
可想而知,小女孩兒是多么地懷念小可憐兒呀。
雖然它是一只動物,而且僅僅與阿云母女相處了四個月,但是,它卻給她們娘倆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陌生的愛】
微風中,一棵垂柳隨風搖曳。柳樹下,一條靜靜的小河伸向遠方。不知什么時候起,每當夕陽西下,她總愛坐在這條靜靜的小河邊,坐在那棵垂柳旁,默默地注視著小河流向遠方;也不知從何時起,媽媽每天都逼著她練小提琴,說是要她完成自己未能完成的愿望。她愛音樂,更愛小提琴,可她不喜歡被媽媽無休止地盯著。她好想反抗,可她是父母眼中的乖孩子,她必須言聽計從,每天除了練琴還是練琴。到了考試的那一天,她竟心亂如麻,什么都不記得了,考試的結果可想而知。媽媽大動肝火,大罵她不爭氣,甚至還叫她滾出家門,不要再回來。
一氣之下,她抄起小提琴走出了家門,不知不覺地又來到小河邊,來到垂柳旁。她默默注視著小河,靜靜地望著東去的流水,媽媽那怒不可遏的面孔時而在她腦海中閃現,她不明白自己為什么那么無能。她情不自禁地拉起了那首曲子,依舊是在考場上拉的那首曲子——《藍色多瑙河》,那么全神貫注,所有的情感都傾注于雙手。一曲終了,淚便無聲無息地滑落下來。忽然,她聽見有人鼓掌,循聲望去,只見柳樹旁不知什么時候來了一位兩鬢斑白、面容和藹的老人。她有點驚詫,因為已經很久沒人給她掌聲、給她鼓勵了。她張了張嘴想說句感謝的話,可最終什么也沒說出來。正在這時,老人笑容可掬地遞過一張紙條,便又笑著走遠了。她愣了愣,雙手顫顫地打開紙條,一行蒼勁有力的字赫然入目:“孩子,我聽你的琴聲很久了。你拉得不錯,繼續努力吧?!?/p>
愛,有許多種。人類的血緣之愛是天賦的。陌路人的愛沒有血緣性,體現了人對同類的關心,和人之為人—這樣一個大家族的親密和溫暖。這是一種博愛,一種比血緣感情更深刻的東西。它有一種無形的凝聚力,把大家團結在一起。世上每一個人都需要愛,需要溫情,需要幫助。別人給予我們愛,而我們當把這愛,也給予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