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名詞} > 永久書架 > 《魚我所欲也》孟子文言文原文注釋翻譯

《魚我所欲也》孟子文言文原文注釋翻譯

作    者:飛天魚

狀    態:連載中,加入書架,直達底部

最后更新:2025-05-10 20:08:47

最新章節:后記

作品簡介《魚我所欲也》出自《孟子·告子上》,魚所欲也言文原文作者孟子。孟文《魚我所欲也》是注釋孟子以他的性善論為依據,對人的翻譯生死觀進行深入討論的一篇代表作。強調“正義”比“生命”更重要,魚所欲也言文原文主張舍生取義。孟文孟子性善,注釋自認為“羞惡之心,翻譯人皆有之”,魚所欲也言文原文人就應該保持善良的孟文本性,加強平時的注釋修養及教育,不做有悖禮儀的翻譯事。孟子對這一思想,魚所欲也言文原文認為是孟文中華民族傳統道德修養的精華,影響深遠的注釋事。

作品原文


魚我所欲也


魚,我所欲也;熊掌,亦(1)我所欲(2)也。二者不可得兼(3),舍(4)魚而取(5)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6)于(7)生者,故(8)不為茍得(9)也;死亦我所惡(10),所惡有甚于死者,故患(11)有所不辟(12)也。如使(13)人之(14)所欲莫(15)甚于生,則(16)凡(17)可以得生(18)者何不用也(19)?使人之所惡莫甚于死者,則凡可以避患者何不為(20)也?由是則生而(21)有不用也,由是則可以避患而有不為也。是故(22)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惡有甚于死者。非獨(23)賢者(24)有是(25)心(26)也,人皆有之,賢者能勿喪(27)耳。


一簞(28)食,一豆(29)羹,得之則(30)生,弗(31)得(32)則死。呼爾(33)而與之(34),行道之人(35)弗受;蹴(36)爾而(37)與之,乞人不屑(38)也。萬鐘(39)則不辨禮義而受之,萬鐘于我何加(40)焉!為宮室(41)之美,妻妾之奉(42),所識窮乏者(43)得我(44)與(45)?鄉(46)為身死而不受,今為宮室之美為之;鄉為身死而不受,今為妻妾之奉為之;鄉(47)為身死而不受,今為所識窮乏者得我而為之:是亦不可以已(48)乎?此之謂失其本心(49)。


字詞注釋
(1)亦:也。
(2)欲:喜愛。
(3)得兼:兩種東西都得到。
(4)舍:舍棄。
(5)取:選取。
(6)甚:勝于。
(7)于:比。
(8)故:所以,因此。
(9)茍得:茍且取得,這里是“茍且偷生”的意思。
(10)惡:厭惡。
(11)患:禍患,災難。
(12)辟:通“避”,躲避。
(13)如使:假如,假使。
(14)之:用于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的獨立性,無實意,不譯。
(15)莫:沒有。
(16)則:那么。
(17)凡:凡是,一切。
(18)得生:保全生命。
(19)何不用也:什么手段不可用呢?用,采用。
(20)為:做。
(21)而:但是。
(22)是故:這是因為。
(23)非獨:不只,不僅 非:不 獨:僅。
(24)賢者:有才德,有賢能的人。
(25)是:此,這樣。
(26)心:思想
(27)勿喪:不喪失。喪:喪失。
(28)簞:古代盛食物的圓竹器。
(29)豆:古代一種木制的盛食物的器具。
(30)則:就。
(31)弗:不。
(32)得:得到。
(33)呼爾:呼喝(輕蔑地,對人不尊重)。
(34)呼爾而與之:呼喝著給他(吃喝)。爾,語氣助詞。《禮記·檀弓》記載,有一年齊國出現了嚴重的饑荒。黔敖在路邊施粥,有個饑餓的人用衣袖蒙著臉走來。黔敖吆喝著讓他吃粥。他說:“我正因為不吃被輕蔑所給予得來的食物,才落得這個地步!
(35)行道之人:(饑餓的)過路的行人。
(36)蹴:用腳踢。
(37)而:表修飾。
(38)不屑:因輕視而不肯接受。
(39)萬鐘:這里指高位厚祿。鐘,古代的一種量器,六斛四斗為一鐘。
(40)何加:有什么益處。何 介詞結構,后置。
(41)宮室:住宅。
(42)奉:侍奉。
(43)窮乏者:窮人。
(44)得我:感激我。得:通“德”,感激。
(45)鄉,通“向”,原先,從前
(46)與:通“歟”,語氣助詞。
(47)鄉:通“向”,從前。
(48)已:停止。
(49)本心:指本性,天性,良知。

原文

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為茍得也。死亦我所惡,所惡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則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惡莫甚于死者,則凡可以辟患者何不為也!由是則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則可以辟患而有不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惡有甚于死者。非獨賢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賢者能勿喪耳。

一簞食,一豆羹,得之則生,弗得則死。呼爾而與之,行道之人弗受;蹴爾而與之,乞人不屑也。

萬鐘則不辯禮義而受之,萬鐘于我何加焉!為宮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識窮乏者得我與?鄉為身死而不受,今為宮室之美為之;鄉為身死而不受,今為妻妾之奉為之;鄉為身死而不受,今為所識窮乏者得我而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謂失其本心。

白話譯文

魚是我所想要的,熊掌也是我所想要的,如果這兩種東西不能同時得到,那么我寧愿舍棄魚而選取熊掌。生命是我所想要的,正義也是我所想要的,如果這兩樣東西不能同時得到,那么我寧愿犧牲生命而選取大義。生命是我所想要的,但我所想要的還有勝過生命的,所以我不做茍且偷生的事;死亡是我所厭惡的,但我所厭惡的還有超過死亡的事,所以有的災禍我不躲避。如果人們所想要的東西沒有比生命更重要的,那么凡是一切可以保全生命的方法,又有什么手段不可用呢?如果人們所厭惡的事情沒有超過死亡的,那么凡是能夠用來逃避災禍的壞事,哪一樁不可以干呢?采用某種手段就能夠活命,可是有的人卻不肯采用;采用某種辦法就能夠躲避災禍,可是有的人也不肯采用。由此可見,他們所喜愛的有比生命更寶貴的東西(那就是“義”);他們所厭惡的,有比死亡更嚴重的事(那就是“不義”)。不僅賢人有這種思想,人人都有,只不過是賢人能夠不丟掉罷了。

一碗飯,一碗湯,吃了就能活下去,不吃就會餓死。可是呵叱著給別人吃,過路的饑民也不肯接受;用腳踢著給別人吃,乞丐也不愿意接受。(可是有的人)見了優厚俸祿卻不辨是否合乎禮義就接受了。這樣,優厚的俸祿對我有什么好處呢?是為了住所的華麗、妻妾的侍奉和熟識的窮人感激我嗎?從前(有人)為了(道義)(寧愿)死也不愿接受(別人的施舍),如今(有人)卻為了住宅的華美而接受了;從前(有人)為了(道義)(寧愿)死也不愿接受(別人的施舍),如今(有人)卻為了得到妻妾的侍奉而接受了;從前(有人)為了(道義)(寧愿)死也不愿接受(別人的施舍),如今(有人)卻為了讓所認識窮困貧乏的人感激他們的恩德而接受了它。這種(行為)難道不可以停止嗎?這就叫做喪失了人的天性(指羞惡廉恥之心)。

作品鑒賞

《魚我所欲也》選自《孟子·告子上》,論述了孟子的一個重要主張:義重于生,當義和生不能兩全時應該舍生取義。

孟子說:“羞惡之心,義也。”(《孟子·告子上》)又說:“義,路也。……惟君子能由是路。”(《萬章下》)孟子認為自己做了壞事感到恥辱,別人做了壞事感到厭惡,這就是義;義是有道德的君子所必須遵循的正路。
孟子先用人們生活中熟知的具體事物打了一個比方:魚是我想得到的,熊掌也是我想得到的,在兩者不能同時得到的情況下,我寧愿舍棄魚而要熊掌;生命是我所珍愛的,義也是我所珍愛的,在兩者不能同時得到的情況下,我寧愿舍棄生命而要義。孟子把生命比作魚,把義比作熊掌,認為義比生命更珍貴就像熊掌比魚更珍貴一樣,這樣就很自然地引出了“舍生取義”的主張。這個主張是全篇的中心論點。

孟子從三個方面論證了舍生取義的意義。其一,“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為茍得也;死亦我所惡,所惡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這幾句論證說:生命是我珍愛的,但還有比生命更為我所珍愛的(指正義),所以不能做茍且偷生的事;死亡是我厭惡的,但還有比死亡更為我所厭惡的(指不義),所以有時對禍害(死亡)不愿躲避。這是從正面論證義比生更珍貴,在二者不可兼得時應該舍生取義。其二,“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則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惡莫甚于死者,則凡可以避患者何不為也?”這幾句論證說:如果沒有比生命更為人們所珍惜的,那么凡是可以用來保全生命的手段哪樣不能用呢!如果沒有比死亡更為人們所厭惡的,那么凡是可以用來避免禍患(死亡)的事情哪樣不能做呢!言外之意是:這樣下去,人們的行為不是會變得無所不為、卑鄙無恥了嗎?這是從反面論證義比生更珍貴,在二者不可兼得時應該舍生取義。其三,“由是則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則可以辟患而有不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惡有甚于死者。非獨賢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賢者能勿喪耳。”這幾句論證說:通過這樣的手段(指不正當的手段)就可以保全生命,而有的人不愿意采用;通過這樣的辦法(指不正當的辦法)就可以避免禍患(死亡),而有的人不愿意去干。所以,還有比生命更為人們所珍愛的(指義),還有比死亡更為人們所厭惡的(指不義);不單是賢人有這種重義之心,而是人人都有,只是賢人沒有喪失罷了。這是從客觀事實論證義比生更珍貴,在二者不可兼得時有人舍生取義。通過論證,文章開頭提出的中心論點就成立了。

為了使這種道理更令人信服,更容易被人接受,孟子接著用具體的事例來說明。“一簞食,一豆羹,得之則生,弗得則死。呼爾而與之,行道之人弗受;蹴爾而與之,乞人不屑也。”“簞”是古代盛飯的圓形竹籃,“豆”是古代盛肉或其他食品的器皿,“呼爾”是大聲呼喝著,“蹴爾”是用腳踢著。這幾句說:只要得到一小筐飯、一小碗湯就可以保全生命,不能得到就要餓死,如果是輕蔑地呼喝著叫別人吃,哪怕是饑餓的過路人都不愿接受,如果是用腳踢著給別人吃,那就連乞丐都不屑要了。《禮記·檀弓》有一段故事與此相類似:“齊大饑,黔敖為食于路,以待餓者而食之。有餓者,蒙袂輯屨,貿貿然來。黔敖左奉食,右執飲,曰:‘嗟!來食!’揚其目而視之曰:‘予唯不食嗟來之食,以至于斯也!”人厭惡,所以寧愿餓死也不愿接受別人侮辱性的施舍。連無人認識的路人和貧困低賤的乞丐都能這樣做,常人更不用說了。這一事例生動地說明了人們把義看得比生更為珍貴,在二者不可兼得時就會舍生取義。

在孟子看來,“非獨賢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人人都有這種重義之心,人人在生與義不可兼得之時都應舍生取義。但是,在現實生活中卻并非都是如此,有的人在窮困危急的情況下可以拒絕別人侮辱性的施舍,而在和平安寧的環境中卻見利忘義。文章第三段對這個問題進行了分析。孟子指出,社會上確實存在“萬鐘則不辯禮義而受之”的人。有人不問合不合禮義而接受萬鐘俸祿呢,萬鐘俸祿對自己有什么好處呢。“為宮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識窮乏者得我與?”是為了住房的華麗、妻妾的侍奉、因為給了所認識的窮朋友以好處而使他們對自己感恩戴德嗎?華麗的住房也好,妻妾的侍奉也好,朋友的感激也好,這些都是身外之物,與生命相比是微不足道的。那些“萬鐘則不辯禮義而受之”的人當初寧肯餓死也不愿受侮,卻為了這些身外之物而不顧廉恥,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此之謂失其本心”,孟子認為這種人原來也有舍生取義之心,后來因為貪求利祿而喪失了。孟子警告說:“是亦不可以已乎?”這種“不辯禮義而受之”的可恥之事應該罷休了。

孟子本人是一個比較高傲的人,他不肯遷就,不肯趨附權勢。他說:“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滕文公下》)孟子曾經在齊國任客卿,后來因為與齊王的意見不合,便決定辭去齊卿回家,齊王托人挽留孟子,條件是準備在首都的中心地區建一座房子給孟子住,并送給孟子萬鐘糧食作為弟子們的生活費用,結果遭到孟子的嚴辭拒絕。(《公孫丑下》)可見,孟子在本篇中所說的“萬鐘則不辯禮義而受之,萬鐘于我何加焉”,是有所為而發的,表現了孟子大義凜然的性格和氣概。

孟子在本篇中對舍生取義精神的頌揚,對“萬鐘則不辯禮義而受之”的批判,對后世產生了良好的影響。歷史上許多志士仁人把“舍生取義”奉為行為的準則,把“富貴不能淫”奉為道德的規范,對國家和民族作出了貢獻。南宋民族英雄文天祥在《過零丁洋》詩中說:“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現代無產階級革命烈士夏明翰在《就義詩》中說:“砍頭不要緊,只要主義真。”這都是與“舍生取義”的精神一脈相承的。

從文學的角度來看,散文氣勢充沛,感情強烈,生動活潑,充分體現了孟子大義凜然的個性,表現了孟子雄辯、善辯的才華。他喜歡使用排比的修辭手法,如:“鄉為身死而不受,今為宮室之美為之;鄉為身死而不受,今為妻妾之奉為之;鄉為身死而不受,今為所識窮乏者得我而為之。”本來,這話用一句就可以說完,即“鄉為身死而不受,今為宮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識窮乏者得我而為之。”但他有意把它分成三句排比起來,加強了氣勢,增強了感情,顯示出說話人的義正詞嚴、理直氣壯。其次,為了把道理說得深入淺出、生動有趣,孟子喜歡使用比喻,本篇以具體的魚和熊掌比喻抽象的生和義,以“舍魚而取熊掌”巧妙地比喻“舍生取義”,就是一個非常著名的例子。其次,本篇中還大量運用了對比的手法,如把魚與熊掌對比,把生與義對比,把重義輕生的人與貪利忘義的人對比,把“鄉為”與“今為”對比,這樣互相比較,道理說得更加清楚,給人的印象特別深刻,加強了文章的說服力。

名家評倫

朱熹:“此章言羞惡之心,人所固有,或能決死生于危迫之際,而不免計豐約于宴安之時,是以君子不可頃刻不省察于斯焉。”(《四書章句集注》)

作者簡介

孟子(約公元前372年—約公元前289年),名軻,字子輿(待考,一說字子車或子居)。漢族,東周鄒國(今山東省鄒城市)人,東周戰國時期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文學家。儒家的主要代表之一。在政治上主張法先王、行仁政;在學說上推崇孔子,反對楊朱、墨翟。被后世尊稱為亞圣,其弟子將孟子的言行記錄成《孟子》一書。

繼續閱讀
推薦閱讀: 容易理解的優 仰觀勢轉雄, 且諧宿所好, 樹樹皆秋色, 最新兒童童話 關城榆葉早疏 家家乞巧望秋 此夜曲中聞折 現代愛情故事 玉顆珊珊下月
《《魚我所欲也》孟子文言文原文注釋翻譯》正文
第1 章 中國最經典童話故事 三歲小孩
第2 章 吏呼一何怒!婦啼一何苦。全詩
第3 章 槲葉落山路,枳花明驛墻。全詩
第4 章 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全詩
第5 章 安徒生童話 教堂古鐘
第6 章 更吹羌笛關山月,無那金閨萬里
第7 章 小娃撐小艇,偷采白蓮回。全詩
第8 章 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
第9 章 蝙蝠是鳥類還是獸類的故事
第10 章 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
第11 章 小娃撐小艇,偷采白蓮回。全詩
第12 章 因思杜陵夢,鳧雁滿回塘。全詩
第13 章 小學生演講童話故事文字稿本
第14 章 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
第15 章 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全詩
第16 章 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
第17 章 有關減肥的童話故事:胖刺猬減
第18 章 蓬頭稚子學垂綸,側坐莓苔草映
第19 章 樹樹皆秋色,山山唯落暉。全詩
第20 章 采得百花成蜜后,為誰辛苦為誰
第21 章 一千零一夜航海家辛巴達的故事
第22 章 山僧對棋坐,局上竹陰清。全詩
第23 章 晴空一鶴排云上,便引詩情到碧
第24 章 山僧對棋坐,局上竹陰清。全詩
第25 章 公主童話故事大全童話故事中的
第26 章 家家乞巧望秋月,穿盡紅絲幾萬
第27 章 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
第28 章 室中更無人,惟有乳下孫。全詩
第29 章 四年級童話故事400宇
第30 章 我寄愁心與明月,隨風直到夜郎
第31 章 峨眉山月半輪秋,影入平羌江水
第32 章 過江千尺浪,入竹萬竿斜。全詩
第33 章 寫四種動物的童話故事
第34 章 九曲黃河萬里沙,浪淘風簸自天
第35 章 撩亂邊愁聽不盡,高高秋月照長
第36 章 人閑桂花落,夜靜春山空。全詩
第37 章 童話故事大全英文版精選
第38 章 存者且偷生,死者長已矣!全詩
第39 章 不敢高聲語,恐驚天上人。全詩
第40 章 大漠風塵日色昏,紅旗半卷出轅
第41 章 成長動物童話故事大全
第42 章 胡瓶落膊紫薄汗,碎葉城西秋月
第43 章 琵琶起舞換新聲,總是關山舊別
第44 章 因思杜陵夢,鳧雁滿回塘。全詩
第45 章 楊戩劈桃山救母的傳說
第46 章 日暮蒼山遠,天寒白屋貧。全詩
第47 章 洛陽城里見秋風,欲作家書意萬
第48 章 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
第49 章 字數少的童話故事精選
第50 章 不敢高聲語,恐驚天上人。全詩
第51 章 老嫗力雖衰,請從吏夜歸。全詩
第52 章 湖光秋月兩相和,潭面無風鏡未
第53 章 一千零一夜航海家辛巴達的故事
第54 章 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
第55 章 不敢高聲語,恐驚天上人。全詩
第56 章 因思杜陵夢,鳧雁滿回塘。全詩
第57 章 安徒生童話故事文字版
第58 章 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
第59 章 今朝北客思歸去,回入紇那披綠
第60 章 雞聲茅店月,人跡板橋霜。全詩
第61 章 關于童話故事的資料素材
第62 章 存者且偷生,死者長已矣!全詩
第63 章 采得百花成蜜后,為誰辛苦為誰
第64 章 仰觀勢轉雄,壯哉造化功。全詩
第65 章 適合現代幼兒看的童話故事
第66 章 楊柳青青江水平,聞郎江上踏歌
第67 章 楊柳青青江水平,聞郎江上踏歌
第68 章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
第69 章 關于夏天的童話故事關于夏天的
第70 章 湖光秋月兩相和,潭面無風鏡未
第71 章 而我樂名山,對之心益閑。全詩
第72 章 采得百花成蜜后,為誰辛苦為誰
第73 章 格林童話原版故事簡短的閱讀
第74 章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全詩
第75 章 不論平地與山尖,無限風光盡被
第76 章 青海長云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
第77 章 經典格林童話六只天鵝格林童話
第78 章 前軍夜戰洮河北,已報生擒吐谷
第79 章 七夕今宵看碧霄,牽牛織女渡河
第80 章 小娃撐小艇,偷采白蓮回。全詩
第81 章 著名科學家的故事阿基米德
第82 章 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
第83 章 玉顆珊珊下月輪,殿前拾得露華
第84 章 胡瓶落膊紫薄汗,碎葉城西秋月
第85 章 故事大全童話書里的故事
第86 章 急應河陽役,猶得備晨炊。全詩
第87 章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全詩
第88 章 老嫗力雖衰,請從吏夜歸。全詩
第89 章 五年級童話故事200字
第90 章 胡瓶落膊紫薄汗,碎葉城西秋月
第91 章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全詩
第92 章 海風吹不斷,江月照還空。全詩
第93 章 經典的哲理小故事及感悟
第94 章 胡瓶落膊紫薄汗,碎葉城西秋月
第95 章 歸來飽飯黃昏后,不脫蓑衣臥月
第96 章 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
第97 章 稱心如意的漢斯的故事
第98 章 單車欲問邊,屬國過居延。全詩
第99 章 而我樂名山,對之心益閑。全詩
第100 章 晨起動征鐸,客行悲故鄉。全詩
第101 章 幼兒園好聽的寓言故事畫鬼最易
第102 章 歸來飽飯黃昏后,不脫蓑衣臥月
第103 章 單車欲問邊,屬國過居延。全詩
第104 章 解落三秋葉,能開二月花。全詩
第105 章 浪費糧食的小雞的故事
第106 章 胡瓶落膊紫薄汗,碎葉城西秋月
第107 章 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
第108 章 雞聲茅店月,人跡板橋霜。全詩
第109 章 講給小學生的寓言故事大全
第110 章 采得百花成蜜后,為誰辛苦為誰
第111 章 撩亂邊愁聽不盡,高高秋月照長
第112 章 復恐匆匆說不盡,行人臨發又開
第113 章 字短篇動物童話故事精選
第114 章 不敢高聲語,恐驚天上人。全詩
第115 章 烽火城西百尺樓,黃昏獨上海風
第116 章 飛珠散輕霞,流沫沸穹石。全詩
第117 章 收視高的童話故事文字稿本
第118 章 山僧對棋坐,局上竹陰清。全詩
第119 章 老嫗力雖衰,請從吏夜歸。全詩
第120 章 七夕今宵看碧霄,牽牛織女渡河
主站蜘蛛池模板: 又大又硬又爽又深免费看| 动漫精品一区二区三区3d| 麻豆免费高清完整版视频| 国产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经| 狠狠色婷婷丁香六月| 91精品欧美激情在线播放| 亚洲欧美视频在线| 把腿扒开做爽爽视频| 人人爽天天爽夜夜爽曰| 久久不见久久见免费影院www日本 久久不见久久见免费影院www日本 | 最新亚洲人成网站在线观看| 97视频免费在线| 中文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 免费无码午夜福利片69| 国产香蕉视频在线| 极品性放荡的校花小说| 色综合久久综合欧美综合图片| 两个人在线观看的高清| 亚洲欧美综合乱码精品成人网| 国产私拍福利精品视频推出| 日本免费人成在线网站| 白嫩无码人妻丰满熟妇啪啪区百度| 777国产偷窥盗摄精品品在线| 久久国产精品99精品国产| 免费国内精品久久久久影院| 国产精品久关键词| 巨大一下一寸挤进校花| 欧美jlzz18性欧美| 精品人人妻人人澡人人爽牛牛 | 野花官网高清在线观看视频5| sss在线观看免费高清| 乱人伦中文字幕在线不卡网站| 北条麻妃一区二区三区av高清| 国产猛男猛女超爽免费视频| 把水管开水放b里是什么感觉 | 日韩精品欧美亚洲高清有无| 狂野欧美性猛xxxx乱大交| 香蕉一区二区三区观| 18videosex性欧美69| 一本色道无码道dvd在线观看| 乱色精品无码一区二区国产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