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平督郵道,建平及賞魚復永安宮。督郵道魚出自南朝梁代蕭綱作品《蜀道難》,復永蕭綱即梁簡文帝。安宮自漢魏以來,全詩歷代文人就在有關蜀道的意思作品中對其加以描寫渲染。蕭綱的建平及賞《蜀道難》寫了巫山一帶的險峻地勢,詩歌短小而凝練。督郵道魚
作品原文
蜀道難·其一
朝代:南北朝
作者:蕭綱
建平督郵道,建平及賞魚復永安宮。督郵道魚
若奏巴渝曲,復永時當君思中。
蜀道難·其二
朝代:南北朝
作者:蕭綱
巫山七百里,巴水三回曲。
笛聲下復高,猿啼斷還續。
作品注釋
①巴水:指巴地,在今天四川省。
②三回曲:水流彎曲,長江在四川一帶曲折頗多。三,不是確數,是約數,很多的意思。
作品譯文
巫山之長有七百里,巴水的水流彎曲,曲折頗多。行在巴水之上,不斷有陣陣悠揚的笛聲傳來,聲調時高時低,兩岸的猿啼不斷,斷了還續。
作品簡析
自漢魏以來,歷代文人就在有關蜀道的作品中對其加以描寫渲染。蕭綱的《蜀道難》寫了巫山一帶的險峻地勢,詩歌短小而凝練。
作者簡介
梁簡文帝蕭綱(503年―551年),字世纘,南蘭陵(今江蘇武進)人,梁武帝蕭衍第三子,昭明太子蕭統同母弟,母貴嬪丁令光,南北朝時期梁朝皇帝、文學家。
由于長兄蕭統早死,蕭綱在中大通三年(531年)被立為太子。太清三年(549年),侯景之亂,梁武帝被囚餓死,蕭綱即位,大寶二年(551年)為侯景所害,葬于莊陵。蕭綱因其創作風格,形成“宮體”詩的流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