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言故事是歷史一則人生的哲理,只要你好好的言故體會理解他你就會明白他的含義。那么與歷史的成語寓言故事的成語有關的你看過哪些呢?下面是短篇文章網小編為您整理的歷史的寓言故事的成語,希望對你有所幫助。歷史
惠子對莊子說:“魏王送給我大葫蘆的種子,結的成語果實很大,用來裝水,歷史卻不夠堅硬;想把它做成瓢,言故卻又平又淺,成語盛不下東西。歷史實在沒有用,言故我干脆把它敲碎了。成語”
莊子說:“您真不會利用東西啊。歷史我們宋國有戶人家,言故會制作不皴手的成語凍瘡藥,靠了這藥,他家世世代代都以浣洗絲紗為業。有個外地人想用百兩黃金的高價購買藥方。這家人聚在一起商議說:‘咱們祖祖輩輩浣洗絲紗,收入不過區區幾金,這次一下子就可以得到百金,還是賣給他吧。’外地人得到秘方后,去游說吳王。那時,越國出兵侵犯吳國,吳王就派他領兵迎戰。當時正是冬天,雙方展開了水戰,因為吳國的將士有不皴手的秘方,手腳沒有凍裂,所以士氣大振,大敗越國。戰后,吳王封給他土地,讓他做了大官。同樣的藥方,有的人用它得到封賞,有的人僅用它來維持浣洗的職業,原因就在于用法不同。您的葫蘆那么大,為什么不考慮把它做成腰舟,飄游于江河湖泊之上呢?您只考慮用它來盛東西,真是不開竅啊。”
不龜手藥,典故名,典出《莊子集釋》卷一上〈內篇·逍遙游〉。龜,皮膚受冬開裂。不龜手藥,指使手不凍裂的藥。后亦喻指微才薄技。這個故事告訴我們,相同的東西不同的用法,會有不同的結果,要學會從不同的角度看待一件事情,這樣才更全面、周到。
歷史的寓言故事的成語篇二:蜻蜓點水蜻蜓點水像莘莘[shēn shēn]學子在偌大的書頁上圈圈點點、苦讀傳世佳作,又像作曲家含情脈脈地在湖波中譜寫不朽的樂章。
水草見蜻蜓全神貫注、一絲不茍的樣子,聯想起人們平日對蜻蜓點水的曲解和嘲諷,憤憤不平地說:“蜻蜓姑娘,您又來播種了?難道您不知道人們對您點水的行為誤會很深嗎?”
“哦,真有這種事嗎?”蜻蜓曲起尾巴,一邊小心翼翼地將種子撒播在水草的枝葉上,一邊說,“這是我們家族繁衍子孫的必然途徑,有什么值得指責的呢?”
“是啊,可是人們總把蜻蜓點水比喻作膚淺的表面文章,徹頭徹尾的貶義詞呢。”水草最了解蜻蜓的委屈,勸她先把事情解釋清楚,取得人們的理解,免得辛勤勞作時人家在背后指指點點、說長道短。
蜻蜓稍稍猶豫了一下,隨即果斷地說:“何必把寶貴的時間花在無聊的解釋上呢?大自然賜予我們的時間本來就很有限,而要做的事情卻還不少,受點委屈算得了什么?”
蜻蜓甘愿忍辱負重,她依然如故地在銀鏡般的湖面上款款飛行,輕盈盤旋。她瞪著一對溜溜圓的復眼,認準目標,立即俯沖下去。她彎起細長的尾巴,認認真真地在湖面上圈圈點點。在生命的最后時刻到來之前,她忙忙碌碌分秒必爭地播種未來,撒下希望,寫下蜻蜓家族輝煌的明天……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認準了的事就要扎扎實實去干,不必在乎別人怎樣議論。如果每辦一件事都得先解釋一番,非要等別人都理解了才去干,那么短暫的一生還能干得了多少事呢?小朋友們,既然選擇了遠方,便只顧風雨兼程。
歷史的寓言故事的成語篇三:魚目混珠古時候,在街市上,住著一個名叫滿意的人。有一次,他到一個很遠的地方辦事,那地方在未經開發的荒蠻的南方。在一家絕不起眼的鋪子里,他用身上所有的錢和帶著的所有值錢的物品,買到一顆徑長一寸的聞所未聞的大珍珠。回到家,滿意用最好的材料做了一個盒子,上面鑲嵌了金銀和其他寶物,然后把那大珍珠放在里面,嚴密地收藏著。只在大的年節,他才拿出來給二三知己看。
滿意有個鄰居名叫壽量,也聽到滿意獲得一顆大珍珠的事。看到別人談論時臉上那種企慕之色,有好幾次他都想把家里密藏的祖傳大珍珠,拿出來同滿意比一比。只是礙于祖宗“不可輕易示人”的遺訓,這才作罷。
事有湊巧,不久兩人都得了一種奇怪的病,臥床不起。四處問卜求醫,古怪稀奇的東西吃了若干,只是病不見有任何起色。兩家人家上上下下的人都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但還是一籌莫展。一日街上走來一個游方郎中,說能醫治各種疑難雜癥。也是病急亂投醫,請到家里,郎中看了看病人,說這種病需要珍珠粉來合藥,才能藥到病除。他匆勿寫了一個方子,就走了出去。可是滿意說什么也不肯殘損那顆稀世之珍,所以就只吃了方子上的藥;壽星則忍痛吃了用家傳珍珠粉合的藥。
幾天以后,游方郎中來到滿意家問病況如何,滿意如實以告,郎中說:“我能否看看你的珍寶?”滿意打開盒子,那顆珍珠熠熠生輝,耀眼奪目。“果然是不世之珍。”郎中道,“你為什么不拿著它到外面更大的世界去展示它的風采呢?”
壽量告訴郎中,吃了藥卻沒什么作用。“那么你把所用的珍珠給我看。”郎中說。于是,壽量掙扎著起身,拿出了珍珠。郎中一看,那所謂的“珍珠”暗淡無光,于是大笑著說:“這哪是什么珍珠?。這是海洋中一種大魚的眼睛。真是魚目混珠。哪能治好你的病啊。”壽量羞得面紅耳赤。
壽量見滿意的珍珠后,不止一次地想把自己的“珍珠”示人,以便與滿意的珍珠爭個高下。這充分反映出壽量的虛榮心。后來,壽量終于有了讓“珍珠”示人的難得機遇,郎中不看則罷,一看頓時自信地指出,這顆所謂的“珍珠”只是一顆魚眼睛而已。此時,壽量必定感慨良深,恐怕還在暗自慶幸自己幸虧沒有輕易示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