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這個糟糕的菜鳥環境,把我們變成了一大波的職場僵尸,失去了應有的勵志情感。關于職場菜鳥應該怎樣去改變呢,經典不妨看一下關于菜鳥的故事職場經典故事。下面是菜鳥短篇文章網小編為大家準備的菜鳥職場勵志經典故事,希望大家喜歡。職場
有一位年輕人畢業后被分配到一個海上油田鉆井隊工作。勵志在海上工作的經典第一天,領班要求他在限定的故事時間內登上幾十米高的鉆井架,把一個包裝好的菜鳥漂亮盒子拿給在井架頂層的主管。年輕人抱著盒子,職場快步登上狹窄的勵志、通往井架頂層的經典舷梯,當他氣喘吁吁、故事滿頭大汗地登上頂層,把盒子交給主管時,主管只在盒子上面簽下自己的名字,又讓他送回去。于是,他又快步走下舷梯,把盒子交給領班,而領班也是同樣在盒子上面簽下自己的名字,讓他再次送給主管。
年輕人看了看領班,猶豫了片刻,又轉身登上舷梯。當他第二次登上井架的頂層時,已經渾身是汗,兩條腿抖得厲害。主管和上次一樣,只是在盒子上簽下名字,又讓他把盒子送下去。年輕人擦了擦臉上的汗水,轉身走下舷梯,把盒子送下來,可是,領班還是在簽完字以后讓他再送上去。
年輕人終于開始感到憤怒了。他盡力忍著不發作,擦了擦滿臉的汗水,抬頭看著那已經爬上爬下了數次的舷梯,抱起盒子,步履艱難地往上爬。當他上到頂層時,渾身上下都被汗水浸透了,汗水順著臉頰往下淌。他第三次把盒子遞給主管,主管看著他慢條斯理地說:“把盒子打開。”
年輕人撕開盒子外面的包裝紙,打開盒子——里面是兩個玻璃罐:一罐是咖啡,另一罐是咖啡伴侶。年輕人終于無法克制心頭的怒火,把憤怒的目光射向主管。主管又對他說:“把咖啡沖上。”此時,年輕人再也忍不住了,“啪”地一聲把盒子扔在地上,說:“我不干了。”說完,他看看扔倒在地上的盒子,感到心里痛快了許多,剛才的憤怒發泄了出來。
這時,主管站起身來,直視他說:“你可以走了。不過,看在你上來三次的份上我可以告訴你,剛才讓你做的這些叫作‘承受極限訓練’,因為我們在海上作業,隨時會遇到危險,這就要求隊員們有極強的承受力,承受各種危險的考驗,只有這樣才能成功地完成海上作業任務。很可惜,前面三次你都通過了,只差這最后的一點點,你沒有喝到你沖的甜咖啡,現在,你可以走了。”
人生哲理:忍耐,大多數時候是痛苦的,因為忍耐壓抑了人性。但是,成功往往就是在你忍耐了常人所無法承受的痛苦之后,才會出現在你面前。千萬不要只差那么一點點就放棄了。
菜鳥職場勵志經典故事篇二金錢不是幸福的惟一,超強的付出,枯燥的生活,犧牲親情、延誤婚姻的損失,無時不在沖擊高薪的收益。
昨夜11點到今天午后,他的手機一直沉默。那是他在香港起飛和到達多哥的時間,晚點了或是安檢上發生什么,應當告訴我才是。惟一的可能是手機不能用了,但臨走前它是充滿電的,莫非遭人綁架或扒竊?我越發不安,鳳凰衛視沒有飛機失事的新聞,電腦上也沒有他的郵件。
又過了一夜,我的忐忑加劇,網上找到他單位的總機急急報案,接電話的小姐答應幫我查找。又過了一天,終于收到他的e——mail,說是登機后不許開手機,在巴黎停留時接到緊急調往加納的通知,到加納后原有的銀行卡不能用了,無法聯系。
我吁了口氣。打從兒子出國工作那天起,我的惦掛就沒停止過。兩年前求職,某國企拿出非洲的崗位,要他立即表態,他二話沒說就簽下合同。兒子說:“機會難得,稍一猶豫崗位就給了別人。”
我心目中的黑非洲,蠻荒落后,但他一下子就認可了,像去旅游那樣簡單,他的心理素質讓我驚訝。
后來細想,白領的海外職位,高薪而稀缺,多少人想去還去不了。機會總是與風險同在,時代已發展到全球經濟一體化,年輕人出去闖一闖,總是好事。
但他畢竟是遠赴貧窮的異國。首先想到患病,為他配備了大摞中西成藥,注明腸炎吃啥,中暑吃啥,發熱和瘧疾該如何處理。其他安全問題,只有靠他自己小心注意了。
事實比我的預想要好得多,他的辦公、住宿、伙食和出行,單位都有妥善安排,外出工作也有專車。一個偶然的機會,他國內的好友向我透露,他轉往某國邊檢時,被扣了老半天。我疑慮頓生,不是說到坦桑尼亞嗎,怎么還有別的國家?老板騙了他?顯然,兒子對我是報喜不報憂。發郵件詢問,他說那里的海關很腐敗,扣他是為了敲詐小費,“我手續齊全,沒必要使冤枉錢。”兒子有自己的原則,又說他的客戶除了“坦桑”,還有埃塞俄比亞、肯尼亞和剛果(布)等,“我還想多跑一些地方呢,這樣才開眼界,長見識。”我不知說什么好,只能表示理解和支持——沒必要讓他平添一份“慰父”的負累。
獨自在外,對父母的心理承受能力有了更多的了解,兒子跟我們的對話也慢慢多了起來。
我這才知道,他的工作其實真不容易。老板看重的是業績,不大理會工作過程的困難和艱辛,他和同事們每天工作十幾小時,有人高燒驗血3個“+”,才不得不住院休息。在“埃塞”,內亂的狀況很駭人,他們半夜關了燈睡覺,子彈不時在窗外飛,幸好道路破爛通不了車,叛軍才打不到他們的駐地。路況好一點的國度,交通秩序有時也很糟糕,身邊的同事因行車意外已死掉幾個。“看著昨天還活蹦亂跳的同事一下子沒了,真是悲哀透頂。”
我極吃驚,兒子開車可是個新手,技術不精。好在其公司已聘用當地司機,不再讓員工自己駕車外出。
合同上說好有探親年假的,但一年滿了,兒子說正做著項目,很難獲得年假。但這項目做完后就要調往科特迪瓦。
我怕影響他的情緒,不敢多說什么。稍感放心的是科特迪瓦屬于西非,西方國家對西非投入較多,歷史較長,經濟發展明顯優于“埃塞”等東非國家。果然,沒多久他就有機會出差法國,對地中海的美麗贊嘆不已。
然而世事多巧,恰有一法國大型航班失事墜毀,鳳凰衛視說機上有他們公司的員工,親友們因此紛紛來電問詢。
兒子也懂事了,主動報告說已回到科特迪瓦,嘆息那名遇難的員工運氣太差,到歐洲工作還不到一年。
虛驚一場,想想還真的后怕。
他并沒意識到,把他調往西非并非領導關照,而是“臨危授命”:金融危機到了,要強化重點區域。業績難做,有的員工被炒,有的挨不住辭職,所留下的空缺全由在職者填補,他和同事們忙得每天只睡四五個小時。
科特迪瓦的業務剛剛穩住,他就被調往幾內亞,然后是貝寧、多哥,像一頭開荒牛。郵件也越來越簡短、沉悶——“躺在床上我總是問自己,撤退還是堅守?”“公司每日考驗著我的耐力,也許明天……得失進退總是人生不可避免的選擇。”“現實不會讓人活得輕松,人生沒有遺憾也就不完美,應當追求生命的深度和厚度……”
幸好半年后,工作有了起色。
兩年下來,他跑了10個國家,終于獲準回國休假。
他說擔心非洲的食水衛生有問題,我忙安排他體檢??偰懠t素偏高讓醫生懷疑是黃疸肝炎,最后雖然排除了,還是把他嚇了一跳,表示“干滿三年回來算了”。
我想,海外的歷練會讓他回國后,更容易選擇和應對新的工作。
然而情形并非如此,回非洲后不久他就“變卦”了,說海外的收入其實不算高,三年下來要買房子也只夠交個首期而已,但國內的月薪七八千元就了不起了,更難以接受,“回來嘛,真怕到時說服不了自己。”
這想法也許沒錯,收入反差如此巨大,何不在海外多干幾年?可是,就怕呆得越久,就越難與國內員工同甘共苦,患上“低薪恐懼癥”。我應當及早開導他,金錢不是幸福的惟一,超強的付出,枯燥的生活,犧牲親情、延誤婚姻的損失,無時不在沖擊高薪的收益。
可是,這些道理他難道不懂?我不由憂心難釋:他要真為那份薪金在非洲迷而恐歸,這趟洋打工的得失,就真說不清了。
菜鳥職場勵志經典故事篇三從高級技校一畢業,馬大可就被招進一家汽車制造企業,在轉個不停的流水線上當操作工。
大可給汽車制動卡鉗擰螺絲,一分鐘要擰二十多下,一個班下來,要擰好幾千下,不斷重復這個簡單枯燥而又累人的動作。
站在流水線上,大可腦子里不時地晃過駝背爺爺的身影。爺爺18歲那年,眼瞅著就要進城當工人了,可被大隊書記的內侄冒名頂替了。
書記的內侄搶跑了爺爺的飯碗,還搶走爺爺在城里的幸福生活……
大可當工人時,爺爺高興壞了,說大可你運氣好,一定要替爺爺爭氣長臉,現在做工花的是機器的力氣。
爺爺,你根本不懂一個班下來到底有多累,我都感覺不到右手還長在自己身上……
大可,你小子別慣壞了自己,要是在農村,像頭牛一樣在田地里干活,還會有這么多的鬼話?
爺爺真的不懂。自動化的生產線就像一條奔涌的河流,流著流著就把人吞噬了。
大可對機器產生了深深的恐懼。有好幾回,大可一恐懼就莫名地暈倒在生產線旁,導致緊急停線。大可被車間重罰了好幾回。
要把大可變成流水線上轉個不停的機器的有工長、車間主任,還有公司總經理。他們把大可這些收入低微的操作工都變成了一臺臺轉個不停的機器。
大可不甘心,要換個活法。他鉆研起機器自動控制原理。公司利用他的技術提升了生產線節拍。線速每提升一個節拍,工人們一個班就要比以前多擰上千下??纱罂蛇€是大可,他擔心自己的胳膊要變成流水線上的一只機械手。
有天早上,大可剛下夜班。回宿舍的路上,爺爺又打了大可的手機,問,是不是正上早班呢?你小子可要好好珍惜飯碗。
生產線線速剛進行提升兩個節拍的測試,大可這個班比以前多擰了兩千下,右胳膊正一陣陣酸痛,簡直想鋸掉右胳膊。爺爺的話把他心底的火噌的一下點著了,大可氣急敗壞地說,飯碗飯碗,累死累活的飯碗。
大可忽然恨起了爺爺。爺爺為讓自己圓他年輕時丟失的夢,一心要把自己變成一臺機器……
大可對機器的恐懼在一天天加深,對工長、車間主任的恨也一天天地加深。他只有拼命地在心里唱歌,對抗這些恐懼和仇恨。大可甚至想談一場轟轟烈烈的戀愛來消除心中的恐懼和仇恨。
大可嗓音重,五音不全,唱出的歌難聽得很。他也知道自己壓根兒不是唱歌的那塊料,但就是拿自己沒辦法,一回到宿舍,只要還有力氣,就關起門來唱歌。
后來大可也談過好幾場戀愛,每場戀愛都開不了花結不了果,女孩嫌棄大可的理由很多。大可只剩下一個人唱歌的理由。大可最喜歡唱《咱們工人有力量》,一唱起這首歌熱淚就淌了下來,心中的恨也慢慢消散。
咱們工人有力量。嘿。咱們工人有力量,每天每日工作忙,嘿。每天每日工作忙……
過了測試,車間正式提升生產線節拍,只要一站在生產線上,那些機器就比以前更快地轉動,大可拼命地加快操作,跟上線速。大可的右手變成了一只機械手,拼命地擰著螺絲……
大可對機器的恐懼,對工長、車間主任的恨一齊涌過來,大可又暈倒在生產線旁。這回大可醒來后,一睜眼就瞧見年輕的車間主任一張變形的面孔,車間主任甩下一句話,讓大可在自動離職和轉崗之間選擇。
讓大可要瘋掉的是,他發現車間主任竟然是搶走爺爺飯碗的大隊書記內侄的孫子?,F在那孫子又做了車間主任,管著大可和一車間好幾百號人。
年輕的車間主任一向趾高氣揚、指手畫腳的,根本不把大可這些線上工人當人看,經常嫌他們干活不夠賣力,還說這些生產線還要不斷提速,要大家不斷適應,盡力跟上生產節拍,做到一崗多能,互相頂崗……
第二天早班,生產線像平常一樣啟動后,突然那些機器猛地變換了運動軌跡,撞在一塊,發出了震天駭地的轟隆聲。
線上的操作工在一旁被驚呆了。
大可被警察從車間帶走了。交接班時,大可偷著篡改了生產線的控制程序,造成機器發生大面積碰撞,毀壞了那些先進的生產線。
經過車間主任身邊時,大可突然揮著手銬朝他猛撲過去。他沖著車間主任大喊大叫:狗日的,你爺爺搶了我爺爺飯碗,你又砸了我飯碗……
大可還是被警察控制住了。他忽然聲嘶力竭地唱起了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