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名詞} > 永久書架 > 《江天一傳》汪琬文言文原文注釋翻譯

《江天一傳》汪琬文言文原文注釋翻譯

作    者:我愛西紅柿

狀    態:連載中,加入書架,直達底部

最后更新:2025-05-10 07:50:27

最新章節:后記

作品簡介《江天一傳》清初散文家汪琬的江天一篇散文。出自《四庫全書》,傳汪文章表現了江天一不計貧賤的琬文秉性以及以讀書為樂的超然心態。“士不立品者,言文原文必無文章”意思是注釋不錘煉自己思想道德的人,是翻譯寫不出好文章的。想要“有文章”,江天“立品”是傳汪首要的,否則大環境如此浮躁,琬文難免會有諸多因素潛移默化地影響內心。言文原文

作品原文


江天一傳


江天一,注釋字文石,翻譯徽州歙縣人(1)。江天少喪父,傳汪事其母及撫弟天表,琬文具有至性(2)。嘗語人曰(3):“士不立品者(4),必無文章。”前明崇禎間,縣令傅巖奇其才(5),每試輒拔置第一(6)。年三十六,始得補諸生(7)。家貧屋敗(8),躬畚土筑垣以居(9)。覆瓦不完,盛暑則暴酷日中(10)。雨至,淋漓蛇伏(11),或張敝蓋自蔽(12)。家人且怨且嘆,而天一挾書吟誦自若也(13)。


天一雖以文士知名,而深沉多智,尤為同郡金僉事公聲所知(14)。當是時,徽人多盜,天一方佐僉事公,用軍法團結鄉人子弟,為守御計(15)。而會張獻忠破武昌(16),總兵官左良玉東遁(17),麾下狼兵華于途(18),所過焚掠。將抵徽,徽人震恐,僉事公謀往拒之,以委天一。天一腰刀帓首(19),黑夜跨馬,率壯士馳數十里,與狼兵鏖戰于祁門,斬馘大半(20),悉奪其馬牛器械,徽賴以安。


順治二年夏五月,江南大亂(21),州縣望風內附(22),而徽人猶為明拒守。六月,唐藩自立于福州(23),聞天一名,授監紀推官(24)。先是,天一言于僉事公曰:“徽為形勝之地(25),諸縣皆有阻隘可恃(26),而績溪一面當孔道(27),其他獨平迤(28),是宜筑關于此,多用兵據之,以與他縣相犄角(29)。”遂筑叢山關(30)。已而清師攻績溪(31),天一日夜援兵登陴不少怠(32),間出逆戰(33),所殺傷略相當。于是,清師以少騎綴天一于績溪(34),而別從新嶺入(35),守嶺者先潰,城遂陷。


大帥購天一甚急(36)。天一知事不可為,遽歸,囑其母于天表(37),出門大呼:“我江天一也。”遂被執。有知天一者(38),欲釋之,天一曰:“若以我畏死也(39)?我不死,禍且族矣(40)。”遇僉事公于營門,公目之曰:“文石,女有老母在(41),不可死。”笑謝曰:“焉有與人共事而逃其難者乎(42)?公幸勿為我母慮也(43)。”至江寧(44),總督者欲不問(45),天一昂首曰:“我為若計,若不如殺我;我不死,必復起兵。”遂牽詣通濟門(46)。既至,大呼高皇帝者三(47),南向再拜訖,坐而受刑。觀者無不嘆息泣下。越數日,天表往收其尸,瘞之(48)。而僉事公亦于是日死矣。


當狼兵之被殺也,鳳陽督馬士英怒(49),疏劾徽人殺官軍狀(50),將致僉事公于死。天一為赍辨疏(51),詣闕上之(52),復作《吁天說》(53),流涕訴諸貴人(54),其事始得白(55)。自兵興以來,先后治鄉兵三年,皆在僉事公幕。是時幕中諸俠客號知兵者以百數(56),而公獨推重天一,凡內外機事悉取決焉。其后竟與公同死,雖古義烈之士無以尚之(57)。


汪琬曰:方勝國之末(58),新安士大夫死忠者(59),有汪公偉、凌公駉與僉事公三人(60),而天一獨以諸生殉國。予聞天一游淮安,淮安民婦馮氏者,刲肝活其姑(61),天一征諸名士作詩文表章之(62),欲疏于朝,不果。蓋其人好奇尚氣類如此(63)。天一本名景,別自號石稼樵夫,翁君漢津云。


作品注釋
(1)徽州:清代徽州府,轄歙(shè)縣、休寧、祁門、績溪等六縣,府治在歙縣。
(2)具:通“俱”。至性:善良天性,指孝順父母、友愛兄弟。
(3)嘗:曾經。語:對……說。
(4)立品:樹立良好品德。
(5)傅巖:字野清,浙江義烏人,崇禎(1628—1644)初年進士,授歙縣令,官至監察御史。
(6)試:指童生歲試。
(7)補諸生:考取秀才,成為縣學生員。
(8)敗:破、壞。
(9)躬畚(běn本)土筑垣:親自取土筑墻。畚,竹制或木制撮土工具。此作動詞用。
(10)暴(pù鋪):通“曝”,曬。
(11)蛇伏:像蛇一樣蜷伏著。
(12)敝蓋:破傘。
(13)自若:自如,像平常一樣。
(14)金僉事:金聲,字正希,休寧人,崇禎年間(1628—1644)進士,授庶吉士,辭歸,后授山東僉事,未就。清兵南下,于家鄉起兵守御,相持累月,失敗被俘,被殺于南京。休寧與歙縣同屬徽州府,故稱“同郡”。知:賞識。
(15)為守御計:作防御的打算。
(16)會:逢、遇。張獻忠:農民起義軍領袖。他率軍破武昌,時間在1643年(崇禎十六年)五月。
(17)左良玉:明末為總兵,駐軍武昌,1643年以缺糧就食為名,移兵九江,沿途擄掠。事載《明史》本傳。但《明史》、溫睿臨《南疆逸史》兩書中的《金聲傳》,說金聲率徽州民擊破的是鳳陽總督馬士英的黔軍。此傳所記,可能是傳聞之誤。
(18)狼兵:以廣西東蘭、那地、南丹等地人組成的軍隊。該地少數民族強悍善斗,歷史上稱狼人,亦作俍人。明代后期,該地土司兵可由朝廷調用,世稱狼兵。(參看《明史·兵志三》、清代陸次云《洞溪纖志·狼人》)華:同“嘩”,嘩變之省文,指軍隊叛亂。
(19)帓(mò末)首:以巾裹頭。帓,頭巾。
(20)斬馘(guó國):殺死殺傷。馘,原意為作戰時割下所殺敵人的左耳,用以計功。《詩經·魯頌·泮水》:“在泮獻馘。”鄭玄注::“馘,所格者之左耳。”
(21)江南大亂:指清兵渡江,南明王朝覆滅。
(22)內附:歸附自己這一方,指降清。汪琬為清朝官員,故如此說。
(23)唐藩:明唐王朱聿鍵。南明王朝覆滅后,原禮部尚書黃道周等在福州擁立唐王為帝,改元隆武。古代稱分封各地之王為藩王。朱聿鍵八世祖為朱元璋第二十二子,分封于南陽,藩號為唐。
(24)監紀推官:明代無此官名。推官為府級掌刑獄的官。當時,唐王政權遙授金聲為右都御史、兵部左侍郎、提督南直軍務。這里所謂“監紀推官”,當為其屬下掌監察司法之官職。
(25)形勝之地:地勢險要的地方。《史記·高祖本紀》:“秦形勝之國。”裴骃集解引張晏的話:“秦地帶山河,得形勢之勝便也。”
(26)阻隘:險阻要隘。
(27)孔道:通道。
(28)平迤(yí夷):平坦。
(29)相犄(jī機)角:相互牽制,攻擊敵方。《左傳·襄公十四年》:“譬如捕鹿,晉人角之,諸戎犄之。”犄,捉住腳;角,抓住角。后遂以“犄角”喻從不同方向轄制、攻擊敵人。
(30)叢山關:在績溪縣北。
(31)已而:不久。
(32)援兵:引兵。陴(pí皮):城上矮墻,也叫女墻。
(33)逆戰:迎戰。
(34)少騎:少數騎兵。騎,一兵一馬之合稱。綴:牽制。
(35)新嶺:在休寧縣南。
(36)大帥:指清派往攻擊金聲義軍的總兵張天祿。購:懸賞捉拿。
(37)囑:托付。
(38)知天一者:指知道江天一之為人的清官兵。
(39)若:你。
(40)禍且族:將遭滅族之禍。族,滅族。《書經·泰誓上》:“罪人以族。”孔安國傳:“一人有罪,刑及父母兄弟妻子。”
(41)女:通“汝”。
(42)焉:哪里。逃其難:指遇難而逃。
(43)幸:敬詞。
(44)江寧:1645年(順治二年),改南京應天府為江寧府,今南京。
(45)總督:指洪承疇。洪承疇原為明三邊總督,被俘降清,1645年,以內閣學士、兵部尚書總督軍務,招撫江南各省。不問:不問罪。
(46)通濟門:南京城南面偏西之門,當時為刑場。
(47)高皇帝:明太祖朱元璋謚號。
(48)瘞(yì意):埋葬。
(49)馬士英:明末天啟年間(1621—1627)進士,崇禎(1628—1644)末年官兵部侍郎,總督廬州鳳陽道軍務,曾遣使者征調貴州兵抵抗農民軍。
(50)疏劾:上疏彈劾。狀:情狀、罪狀。
(51)賁(jī機):攜帶。
(52)詣闕:到朝廷上。
(53)《吁天說》:傳主所寫的說明真相的文字。吁天,向天呼吁。
(54)貴人:指朝廷中權貴。
(55)白:澄清冤誣。
(56)號知兵者:號稱懂兵法之人。
(57)無以尚之:沒有人超過他。尚,通“上”。
(58)勝國:已亡之國。《周禮·地官·媒氏》:“凡男女之陰訟,聽之于勝國之社。”鄭玄注:“勝國,亡國也。”謂為今國所勝之國。此指明朝。
(59)新安:古新安郡,即徽州。死忠者:為國家而死者。
(60)汪公偉:汪偉,休寧人,崇禎(1628—1644)末年官翰林院檢討,李自成破北京,自縊死。凌公駉(jiōng):凌駉,休寧人,崇禎(1628—1644)末年官兵部主事;在南明王朝中,巡撫河南,守歸德,清兵破城,自縊死。
(61)刲(kuī虧)肝活其姑:割下自己之肝為藥,治好婆母之病。此顯然是不經之傳說。
(62)征:征集。表章:表彰。章,通“彰”。
(63)好奇尚氣:喜做非常之事,崇尚氣節。類如此:如同這樣。

原文

江天一,字文石,徽州歙縣人。少喪父,事其母,及撫弟天表,具有至性。嘗語人曰:“士不立品者,必無文章。”前明崇禎間,縣令傅巖奇其才,每試輒拔置第一。年三十六,始得補諸生。家貧屋敗,躬畚土筑垣以居。覆瓦不完,盛暑則暴酷日中。雨至,淋漓蛇伏,或張敝蓋自蔽。家人且怨且嘆,而天一挾書吟誦自若也。

天一雖以文士知名,而深沉多智,尤為同郡金僉事公聲所知。當是時,徽人多盜,天一方佐僉事公,用軍法團結鄉人子弟,為守御計。而會張獻忠破武昌,總兵官左良玉東遁,麾下狼兵嘩于途,所過焚掠。將抵徽,徽人震恐,僉事公謀往拒之,以委天一。天一腰刀帓首,黑夜跨馬,率壯士馳數十里,與狼兵鏖戰祁門,斬馘大半,悉奪其馬牛器械,徽賴以安。

順治二年,夏五月,江南已破,州縣望風內附,而徽人猶為明拒守。六月,唐藩自立于福州,聞天一名,授監紀推官。先是,天一言于僉事公曰:“徽為形勝之地,諸縣皆有阻隘可恃,而績谿一面當孔道,其地獨平迆,是宜筑關于此,多用兵據之,以與他縣相犄角。”遂筑叢山關。已而清師功績谿,天一日夜援兵登陴,不少怠。間出逆戰,所殺傷略相當。于是清師以少騎綴天一于績溪,而別從新嶺入,守嶺者先潰,城遂陷。

大帥購天一甚急。天一知事不可為,遽歸,囑其母于天表,出門大呼:“我江天一也!”遂被執。有知天一者,欲釋之。天一曰:“若以我畏死邪?我不死,禍且族矣。”遇僉事公于營門,公目之曰:“文石!女有老母在,不可死!”笑謝曰:“焉有與人共事而逃其難者乎?公幸勿為吾母慮也。”至江寧,總督者欲不問,天一昂首曰:“我為若計,若不如殺我;我不死,必復起兵!”遂牽詣通濟門。既至,大呼高皇帝者三,南向再拜訖,坐而受刑。觀者無不嘆息泣下。越數日,天表往收其尸,瘞之。而僉事公亦于是日死矣。

當狼兵之被殺也,鳳陽督馬士英怒,疏劾徽人殺官軍狀,將致僉事公于死。天一為赍辨疏,詣闕上之;復作《吁天說》,流涕訴諸貴人,其事始得白。自兵興以來,先后治鄉兵三年,皆在僉事公幕。是時,幕中諸俠客號知兵者以百數,而公獨推重天一,凡內外機事悉取決焉。其后竟與公同死。雖古義烈之士,無以尚也。予得其始末于翁君漢津,遂為之傳。

汪琬曰:方勝國之末,新安士大夫死忠者有汪公偉、凌公駉與僉事公三人,而天一獨以諸生殉國。予聞天一游淮安,淮安民婦馮氏者刲肝活其姑,天一征諸名士作詩文表章之,欲疏于朝,不果。蓋其人好奇尚氣類如此。天一本名景,別自號石嫁樵夫,翁君漢津云。

作品譯文

江天一,字文石,徽州歙縣人。(他)小時候就死了父親,侍奉他的母親,和撫養弟弟天表,有著純厚的本性。他曾經對別人說:“一個讀書人,不樹立好的道德品行,就必然沒有好文章。”前朝明末崇禎年間,歙縣縣令傅巖認為他才學奇異,每次縣里童生的歲試,總是選拔他為第一名。但到三十六歲,才補上一名生員。他家里很窮,房屋殘破不堪,就自己動手用畚箕挑土筑墻而住。屋上蓋的瓦片不齊全,大熱天就暴曬在酷熱的太陽中;下雨天,全身被雨淋得像蛇一樣蜷伏著,有時張起破傘來遮擋一下。家里的人一面埋怨,一面嘆息,然而天一卻捧著書本朗讀,和平常一樣。

天一雖因為是文人而出名,但是卻深刻沉著,足智多謀,特別受到同郡僉事金聲的賞識。在那個時候,徽州一帶盜匪很多,江天一便輔助僉事金聲,用軍隊的辦法團結組織鄉里的年輕人,作好防守的打算。適逢張獻忠攻破了武昌,總兵官左良玉向東逃跑,他部下那些廣西土司的軍隊在半路上發生叛亂,所經過的地方放火搶劫。將要到達徽州時,徽州人非常震驚恐懼。僉事金聲計議派兵去抵抗,把這件事委托給了天一。天一佩腰刀,裹頭巾,黑夜里騎著馬,率領一批勇士奔跑了幾十里,與叛亂的廣西土司軍隊在祁門進行激戰,殺死了叛兵一大半人,奪取了他們所有的牛馬和兵器,徽州城依賴這次戰役而得以平安。

清順治二年夏五月,江南已被清兵攻破,各州縣見勢紛紛歸附清朝,但徽州人民還是為明王朝堅守抵抗。六月,明宗室唐王朱聿鍵在福州稱帝,聽說江天一的名聲,便委任他為監紀推官。在此之前,天一對僉事金聲說:“徽州是個地勢優越的地方,各縣都有險要之處可以依賴,只是績溪那一面正當交通要道,那里地勢特別平坦,因此應該在那里建筑關口,多派兵駐守,以和別的縣相互配合,夾制敵人。”于是在績溪筑起了叢山關。不久,清兵攻打績溪,江天一日夜手持兵器登城防守,一點也不松懈。有時出城迎戰,雙方死傷大致不相上下。于是清兵用少數騎兵在績溪牽制住江天一,而另外從新嶺進攻。守嶺的人先敗逃了,績溪城終于淪陷了。

清軍的主將懸賞捉拿天一非常急迫。江天一知道抗清之事已沒有希望,就立即回家,把母親托付給弟弟天表,出門大叫:“我就是江天一!”于是被逮捕。清軍中有知道天一的,想釋放他。天一說:“你以為我怕死嗎?我不死,災禍將是全家被殺!”在營門口遇見了僉事金聲,金聲看著他說:“文石,你還有老母親在,你不能死。”江天一笑著辭謝道:“哪里有和人一起共事而在危難時刻逃避的呢?希望你不要為我的母親擔憂。”到了南京,總督洪承疇想不問罪,江天一昂起頭來說:“我為你考慮,還是把我殺了的好;我不死,必定再要起兵!”于是把他拖到通濟門刑場。到了那里,江天一高呼“高皇帝”三遍,向南面一拜再拜,拜完,坐下來受刑。圍觀的人沒有一個不感嘆流淚的。過了幾天,天表去收殮天一的尸體,把他安葬了。而僉事金聲也是在這一天被殺害的。

當廣西土司的叛兵被江天一殺傷之后,鳳陽總督馬士英非常惱怒,向皇帝上奏章揭發徽州人攔殺官軍的罪狀,想致僉事金聲于死地。江天一為此帶著申辨金聲無罪的奏章,赴朝廷遞呈上;又寫了《吁天說》,流著眼淚向掌權大臣申訴,這件事情才得以弄清楚。自從清兵與明王朝開戰以來,前后訓練鄉兵三年,都在僉事金聲的幕府中。當時,幕府中眾多俠義之士號稱精通兵法的有上百人,而金聲只是推重天一,凡對內對外的機密大事,都取決于天一。后來天一竟然與金聲同時犧牲。像天一這樣的人,即便是古代義烈之士,也沒有能超過他的。我是在翁漢津那里得知江天一的生平事跡的,于是替他寫了這篇傳記。

汪琬說:正當前朝的末期,新安的士大夫盡忠而死的有汪偉、凌駉與金聲三人,而只有江天一是以生員的身份為國殉難的。我聽說江天一游經淮安,淮安有個姓馮的民婦,割下自己的肝臟救活了她的婆婆,江天一得知后便請了許多有名的人寫詩作文來表彰她,還想上奏章給朝廷,最后沒有成功。這個人喜歡奇特、崇尚氣節大致就象這樣。天一本來名景,另外還自號“石嫁樵夫”,這也是翁漢穎說的。

作品賞析

這篇文章表現了江天一不計貧賤的秉性以及以讀書為樂的超然心態。作者為明清鼎革之際抗清義士江天一立傳,重點敘其智謀和失敗被捕、慷慨就義的經過,以順敘為主,間用補敘、插敘,有詳有略,筆法靈活有致。

名句解釋“士不立品者,必無文章”意思是不錘煉自己思想道德的人,是寫不出好文章的。想要“有文章”,“立品”是首要的,否則大環境如此浮躁,難免會有諸多因素潛移默化地影響內心。

作者簡介

汪琬(1624~1691) 清初散文家。字苕文,號鈍庵,晚年隱居太湖堯峰山,學者稱堯峰先生。長洲(今江蘇蘇州)人。順治十二年(1655)進士,曾任戶部主事、刑部郎中等。后因病辭官歸家。康熙十八年(1679),召試博學鴻詞科,授翰林院編修,預修《明史》,在館60余日,后乞病歸。

汪琬與侯方域、魏禧合稱清初散文“三大家”。他的散文疏暢條達。他主張才氣要歸于節制,以呼應開闔,操縱頓挫,避免散亂。所謂“揚之欲其高,斂之欲其深”(《答陳靄公書二》)。他反對“以小說為古文辭”,認為“既非雅馴,則其歸也,亦流于俗學而已矣”(《跋王于一遺集》)。這種觀點,偏于正統。他的文風,一般論者認為受歐陽修的影響,而近于南宋諸家。計東為作《生壙志》,則以為“若其文章,溯宋而唐。明理卓絕,似李習之(翱);簡潔有氣,似柳子厚(宗元)”。《陳處士墓表》《堯峰山莊記》《綺里詩選序》《江天一傳》《書沈通明事》等文是其代表作。

繼續閱讀
推薦閱讀: 臥薪嘗膽的主 水落魚梁淺, 滄江好煙月, 北土非吾愿, 小童話故事1 列郡謳歌惜, 倚杖柴門外, 待到重陽日, 小學生動物類 復值接輿醉,
《《江天一傳》汪琬文言文原文注釋翻譯》正文
第1 章 安徒生童話雪人有趣的小故事閱
第2 章 他鄉復行役,駐馬別孤墳。全詩
第3 章 白云依靜渚,春草閉閑門。全詩
第4 章 遙夜泛清瑟,西風生翠蘿。全詩
第5 章 小學生童話故事比賽里的故事
第6 章 星垂平野闊,月涌大江流。全詩
第7 章 興來每獨往,勝事空自知。全詩
第8 章 忽逢青鳥使,邀入赤松家。全詩
第9 章 小螞蟻童話故事關于小螞蟻的有
第10 章 清川帶長薄,車馬去閑閑。全詩
第11 章 忽逢青鳥使,邀入赤松家。全詩
第12 章 淮南一葉下,自覺洞庭波。全詩
第13 章 經典幼兒童話故事大全
第14 章 風鳴兩岸葉,月照一孤舟。全詩
第15 章 鄉心新歲切,天畔獨潸然。全詩
第16 章 煩君最相警,我亦舉家清。全詩
第17 章 描寫文具盒的精選童話故事
第18 章 北闕休上書,南山歸敝廬。全詩
第19 章 過雨看松色,隨山到水源。全詩
第20 章 吳楚東南坼,乾坤日夜浮。全詩
第21 章 關于薰衣草的美麗傳說
第22 章 中歲頗好道,晚家南山陲。全詩
第23 章 迢遞嵩高下,歸來且閉關。全詩
第24 章 黃葉仍風雨,青樓自管弦。全詩
第25 章 童話故事小獅子的故事
第26 章 欲投人處宿,隔水問樵夫。全詩
第27 章 飄飄何所似,天地一沙鷗。全詩
第28 章 羊公碑尚在,讀罷淚沾襟。全詩
第29 章 一千零一夜航海家辛巴達的故事
第30 章 行到水窮處,坐看云起時。全詩
第31 章 復值接輿醉,狂歌五柳前。全詩
第32 章 他鄉復行役,駐馬別孤墳。全詩
第33 章 格林的童話故事有哪些
第34 章 太乙近天都,連山接海隅。全詩
第35 章 白云回望合,青靄入看無。全詩
第36 章 細草微風岸,危檣獨夜舟。全詩
第37 章 03歲經典童話故事 紅布條綠
第38 章 欲濟無舟楫,端居恥圣明。全詩
第39 章 欲尋芳草去,惜與故人違。全詩
第40 章 煩君最相警,我亦舉家清。全詩
第41 章 安徒生童話故事文字版
第42 章 坐觀垂釣者,徒有羨魚情。全詩
第43 章 倚杖柴門外,臨風聽暮蟬。全詩
第44 章 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全詩
第45 章 關于那些形象又好看的童話故事
第46 章 列郡謳歌惜,三朝出入榮。全詩
第47 章 空山新雨后,天氣晚來秋。全詩
第48 章 郡邑浮前浦,波瀾動遠空。全詩
第49 章 幼兒童話故事文字版兒童童話小
第50 章 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全詩
第51 章 他鄉復行役,駐馬別孤墳。全詩
第52 章 北闕休上書,南山歸敝廬。全詩
第53 章 早教兒童故事大全精選
第54 章 楚塞三湘接,荊門九派通。全詩
第55 章 襄陽好風日,留醉與山翁。全詩
第56 章 薄宦梗猶泛,故園蕪已平。全詩
第57 章 關于公主的童話故事:森林大冒
第58 章 欲濟無舟楫,端居恥圣明。全詩
第59 章 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全詩
第60 章 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全詩
第61 章 關于鞋子的童話故事關于鞋子的
第62 章 君問窮通理,漁歌入浦深。全詩
第63 章 唯見林花落,鶯啼送客聞。全詩
第64 章 迢遞嵩高下,歸來且閉關。全詩
第65 章 格林的童話故事文字版
第66 章 欲尋芳草去,惜與故人違。全詩
第67 章 水落魚梁淺,天寒夢澤深。全詩
第68 章 星垂平野闊,月涌大江流。全詩
第69 章 短篇安徒生童話故事精選
第70 章 五更疏欲斷,一樹碧無情。全詩
第71 章 童顏若可駐,何惜醉流霞。全詩
第72 章 八月湖水平,涵虛混太清。全詩
第73 章 兒童寓言故事txt文本
第74 章 野寺來人少,云峰隔水深。全詩
第75 章 童顏若可駐,何惜醉流霞。全詩
第76 章 昔聞洞庭水,今上岳陽樓。全詩
第77 章 改變黑熊實施盜竊的主意的信任
第78 章 本以高難飽,徒勞恨費聲。全詩
第79 章 老至居人下,春歸在客先。全詩
第80 章 楚塞三湘接,荊門九派通。全詩
第81 章 經典童話故事短篇 一分鐘有趣
第82 章 偶然值林叟,談笑無還期。全詩
第83 章 本以高難飽,徒勞恨費聲。全詩
第84 章 童顏若可駐,何惜醉流霞。全詩
第85 章 有意義的童話故事簡短的閱讀
第86 章 名豈文章著,官應老病休。全詩
第87 章 鄉心新歲切,天畔獨潸然。全詩
第88 章 金灶初開火,仙桃正發花。全詩
第89 章 格林童話故事大全書里的故事
第90 章 江山留勝跡,我輩復登臨。全詩
第91 章 興來每獨往,勝事空自知。全詩
第92 章 荒城臨古渡,落日滿秋山。全詩
第93 章 關于月亮的童話故事月亮的傳說
第94 章 興來每獨往,勝事空自知。全詩
第95 章 木落雁南度,北風江上寒。全詩
第96 章 木落雁南度,北風江上寒。全詩
第97 章 給女朋友講童話故事給女朋友講
第98 章 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全詩
第99 章 分野中峰變,陰晴眾壑殊。全詩
第100 章 薄宦梗猶泛,故園蕪已平。全詩
第101 章 編一篇有趣童話故事3個
第102 章 白云依靜渚,春草閉閑門。全詩
第103 章 鄉心新歲切,天畔獨潸然。全詩
第104 章 自顧無長策,空知返舊林。全詩
第105 章 兒童經典短篇童話故事
第106 章 文翁翻教授,不敢倚先賢。全詩
第107 章 復值接輿醉,狂歌五柳前。全詩
第108 章 流水如有意,暮禽相與還。全詩
第109 章 關于冒險的童話故事:奇妙的探
第110 章 昔聞洞庭水,今上岳陽樓。全詩
第111 章 不知香積寺,數里入云峰。全詩
第112 章 清川帶長薄,車馬去閑閑。全詩
第113 章 童話故事閱讀教案素材
第114 章 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全詩
第115 章 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全詩
第116 章 高樹曉還密,遠山晴更多。全詩
第117 章 格林童話故事書中的故事
第118 章 流水如有意,暮禽相與還。全詩
第119 章 楚塞三湘接,荊門九派通。全詩
第120 章 忽逢青鳥使,邀入赤松家。全詩
主站蜘蛛池模板: 欧美亚洲桃花综合| 真实乱小说在线阅读| 天天爽天天爽夜夜爽毛片| 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无码| 97日日碰人人模人人澡| 少妇高潮太爽了在线观看| 亚洲成av人片在线观看| 说女生二哈是什么意思| 天啪天天久久天天综合啪| 久久综合给合久久狠狠狠97色|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国产精品亚洲片在线花蝴蝶| 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 欧美日韩综合网| 国产AV寂寞骚妇| 2021麻豆剧果冻传媒入口永久| 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亚洲人妻| 亚洲深深色噜噜狠狠爱网站| 草莓视频国产在线观看| 国产高清一级片| 中文无码久久精品| 欧美怡红院免费全视频| 可以免费观看一级毛片黄a| **一级毛片在线直播| 怡红院成人影院| 亚洲av成本人无码网站| 男女啪啪免费体验区| 国产国产人免费人成免费视频| 99这里只精品热在线获取| 日本亚洲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欧美精品中文字幕| 美女色又黄一级毛片| 国产激情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stars120| 无翼乌日本漫画| 亚洲免费人成视频观看| 窈窕淑女韩国在线看| 国产人妖在线播放| **真实毛片免费观看| 好大好硬好爽好舒服| 久久久精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蜜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