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獅貓斗大鼠】
明朝萬歷年間,皇宮中出現(xiàn)了一只大老鼠,簡短像貓一樣大,言故危害非常劇烈。事精宮廷為了除掉這只大老鼠,兒童派人到民間各處尋找的簡短貓來制 服它,可是言故每次將的貓捉來放到皇宮里,都被大老鼠吃掉了。事精皇宮上下,兒童真是簡短一點辦法也沒有。
恰好外國使臣貢獻了一只貓,言故叫“獅貓”。事精這“獅貓”長一身白毛,兒童一根雜色毛也沒有,簡短渾身上下一片白,言故像一團雪。人們抱著它丟進那有大老鼠的屋子里,把門窗都關(guān)上,于是躲在外面偷偷地觀看。只見獅貓蹲在屋子里的地上一動也不動。過了好久,那只惡老鼠探出洞口,先是猶豫不決、要出不出的樣子,過了一會兒,才慢慢地從洞里爬了出來。它一發(fā)現(xiàn)獅貓,便大怒,惡狠狠地向貓撲過去。獅貓迅速地避開了它,跳到桌子上和茶幾上,大老鼠也跟著跳到桌子上和茶幾上。獅貓再次避開它,跳到地上。就這樣反反復(fù)復(fù)、跳上跳下總有100多次。大家在外面看著都以為這只獅貓膽小害怕,是只沒有能耐、無所作為的下等貓。過了不多久,人們看見老鼠敏捷迅速的跳躍漸漸慢了下來,挺著的大肚子在那里一起一伏,仿佛是喘息不已,匍匐在地上好像是要稍稍休息片刻似的。這時只見獅貓飛快地從案幾上跳下來,迅速地伸出兩只利爪,狠狠揪住老鼠頭頂上的毛,接著一口咬住了老鼠的腦袋。那只大老鼠拼命掙扎,獅貓狠狠逮住它下放。就這樣獅貓同老鼠扭成一團,獅貓一陣“嗚嗚”地叫著,老鼠不停地發(fā)出凄厲的“啾啾”聲。過了一會兒,老鼠凄厲的“啾啾”聲沒有了。大家急忙打開門一看,原來老鼠的腦袋早已被獅貓嚼碎了。這時人們才明白,獅貓避開老鼠,并不是膽怯害怕,而是要消耗老鼠的體力,等待老鼠疲憊的時再向老鼠撲過去。那老鼠奔過來它就避開,老鼠跑開了它又去挑逗。獅貓就是用這種智謀逮住老鼠的。
啊。那些僅憑一時之氣就拔劍與人相斗的莽夫,與那驕橫暴躁的老鼠又有什么兩樣呢。
這篇故事的寓意是:要取得斗爭勝利,就要注重斗爭的策略。只憑一時勇氣,不講斗爭的策略,是無法戰(zhàn)勝強大對手的。
【荔姐扮鬼】
有一個叫荔姐的姑娘,不但長得漂亮,而且勤勞善良,對長輩孝順,在娘家是個好女兒,嫁到婆家又是個好媳婦。
一天,荔姐的母親病了,讓人捎口信給荔姐,荔姐十分著急,她來不及等丈夫回來陪她一道去娘家探望,就一個人匆匆忙忙上路往娘家奔。她走著走著,天漸漸黑下來了,天上一彎月牙兒只發(fā)出微弱的光,勉強可以照得見路。
忽然,荔姐聽見身后似有聲響,她心里十分緊張,回頭一看,發(fā)現(xiàn)有一個人正遠遠跟在她身后向她追過來。荔姐馬上意識到,一定是遇上歹人了。怎么辦?這一片曠野,除了荒墳和稀稀疏疏的樹,就只有自己和那個壞人。這時候,荔姐情急之下,反而鎮(zhèn)定下來,她急中生智,走到一座墳邊的白楊樹下站定,把發(fā)簪耳環(huán)拔下來揣進懷里,又解下身上的絲帶拴在脖子上,披頭散發(fā)吐出舌頭,迎面向著走過來的歹人,瞪著眼睛直直地看著。那人追到荔姐近前,荔姐又變著腔調(diào)叫他過來。那人走到荔姐面前仔細(xì)一看,原來是個吊死鬼,便嚇得驚叫一聲癱軟在地,再也爬不起來了。荔姐趁此機會,趕緊逃脫,幸免遇害。
荔姐一路小跑,一直跑回娘家,親人們見她披頭散發(fā)衣衫不整渾身是汗,全都大驚失色。荔姐喘過氣來后,慢慢向他們講述了路上發(fā)生的事情,一家人聽后,又是氣憤又是好笑,荔姐的母親十分心疼地?fù)崦畠旱念^發(fā)說:“我兒受苦了。”
第二天,附近一帶傳來消息說,有一家少年昨夜在外遇見了鬼,中了邪,那鬼一直附在他身上不依不饒,以至于他發(fā)了狂,神志不清,盡說胡話。過了幾天,聽說那少年的病越來越厲害,他家里請醫(yī)生、抓藥吃,都不見好;又請道士念咒,仍沒治好。過了不久,又傳來消息說那遇“鬼”的少年終于死去了。
荔姐雖是一位舊時女子,卻在情急之中能自己解救自己,在惡人面前表現(xiàn)得沉著鎮(zhèn)定又機智勇敢;而那個壞人,由于居心不良,反而送掉了自己性命。這個寓言告訴我們,世間本沒有什么鬼怪,只有愚昧的人才相信有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