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簡介《淮上喜會梁川故友》是淮上唐代詩人韋應物的作品。此詩寫作者在淮水邊重逢闊別十年的喜會析梁州老朋友的喜悅之情,頗有感慨。梁川首聯概括了以前的故友交誼;頷聯統包了分別十年繁復的世事人情;頸聯和末聯寫重逢情景。寫相聚、韋應物唐痛飲和歡笑,詩注釋翻寫環境、譯賞形貌和心思,淮上是喜會析詩的主體。全詩結構細密,梁川情意曲折,故友重點突出,韋應物唐韻致悠遠。詩注釋翻
作品原文
淮上喜會梁川故友⑴
韋應物
江漢曾為客,譯賞相逢每醉還。淮上
浮云一別后,流水十年間⑵。
歡笑情如舊,蕭疏鬢已斑⑶。
何因不歸去?淮上有秋山⑷。
詞句注釋
⑴淮上:淮水邊,即今江蘇淮陰一帶。梁州:唐州名,在今陜西南鄭縣東。
⑵江漢:漢江,流經粱州。
⑶ “浮云”兩句:意思是說人生聚散無常而時光逝如流水。
⑷蕭疏:稀疏。斑:頭發花白。
作品譯文
我倆曾一同客居在江漢,每次相逢定要酣醉而還。
自從離別后飄游如云浮,十年歲月宛如大江流水。
今日相見我們歡笑如故,我們已兩鬢斑白發稀疏。
你問我為何不返回家鄉,只因貪戀淮上美麗秋山。
創作背景
韋應物早年當過唐玄宗的侍衛,飛橫跋扈,無法無天。后來他發憤讀書,在江淮一帶做過縣令和刺史。這首詩是詩人在淮上(今江蘇淮陰一帶)喜遇梁州故人時所作的。他和這位老朋友,十年前在梁州江漢一帶有過交往。
作品鑒賞
此詩題曰“喜會”故人,詩中表現的卻是“此日相逢思舊日,一杯成喜亦成悲”那樣一種悲喜交集的感情。
詩的開頭,寫詩人昔日在江漢作客期間與故人相逢時的樂事,概括了以前的交誼。那時他們經常歡聚痛飲,扶醉而歸。詩人寫這段往事,仿佛是試圖從甜蜜的回憶中得到慰藉,然而其結果反而引起歲月蹉跎的悲傷。頷聯一跌,直接抒發十年闊別的傷感。頸聯的出句又回到詩題,寫這次相會的“歡笑”之態。久別重逢,確有喜的一面。他們也像十年前那樣,有痛飲之事。然而這喜悅,只能說是表面的,或者說是暫時的,所以對句又將筆宕開,寫兩鬢蕭疏。十年的漂泊生涯,使得人老了。這一副衰老的形象,不言悲而悲情溢于言表,漂泊之感也就盡在不言之中。一喜一悲,筆法跌宕;一正一反,交互成文。末聯以反詰作轉,以景色作結。為何不歸去,原因是“淮上有秋山”。詩人《登樓》詩云:“坐厭淮南守,秋山紅樹多。”秋光中的滿山紅樹,正是詩人耽玩留戀之處。這個結尾給人留下了回味的余地。
繪畫藝術中有所謂“密不通風,疏可走馬”之說。詩歌的表現同樣有疏密的問題,有些東西不是表現的重點,就應從略,使之疏朗;有些東西是表現的中心,就應詳寫,使之細密。疏密相間,詳略適宜,才能突出主體。這首詩所表現的是兩人十年闊別的重逢,可寫的東西很多,如果把十年的瑣事絮絮叨叨地說來,不注意疏密詳略,便分不清主次輕重,也就不成其為詩了。這就需要剪裁。詩的首聯概括了以前的交誼;頸聯和末聯抓住久別重逢的情景作為重點和主體,詳加描寫,寫出了今日的相聚、痛飲和歡笑,寫出了環境、形貌和心思,表現得很細密。頷聯“浮云一別后,流水十年間”,表現的時間最長。表現的空間最寬,表現的人事最雜。這里卻只用了十個字,便把這一切表現出來了。這兩句用的是流水對,自然流暢,洗練概括。別后人世滄桑,千種風情,不知從何說起,詩人只在“一別”、“十年”之前冠以“浮云”、“流水”,便表現出來了。意境空靈,真是“疏可走馬”。“浮云”、“流水”暗用漢代蘇武李陵河梁送別詩意。李陵《與蘇武詩三首》有“仰視浮云馳,奄忽互相逾。風波一失所,各在天一隅”,蘇武《詩四首》有“俯觀江漢流,仰視浮云翔”,其后常以“浮云”表示漂泊不定,變幻無常,以“流水”表示歲月如流,年華易逝。詩中“浮云”、“流水”不是寫實,都是虛擬的景物,借以抒發詩人的主觀感情,表現一別十年的感傷,由此可見詩人的剪裁功夫。
名家點評
《四溟詩話》:此篇多用虛字,辭達有味。
《唐詩選脈會通評林》:周珽曰:人如浮云易散,一別十年,又若流水去無還期,二語道盡別離情緒。他如“舊國應無業,他鄉到是歸”,其悲慨之思可想。
《瀛奎律髓匯評》:查慎行:五六淺語,卻氣格高。紀昀:清圓可誦。無名氏(甲):大抵平淡詩非有深情者不能為,若一直平淡,竟如槁木死灰,曾何足取?此蘇州三首,極有深情,所謂“看似尋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卻艱難”也。
《唐詩近體》:情景婉至(“浮云”二句下)。結意佳。
《唐詩三百首》:一氣旋折,八句如一句。
《唐宋詩舉要》:似王、孟。
英漢對照
淮上喜會梁川故人
韋應物
江漢曾為客, 相逢每醉還。
浮云一別后, 流水十年間。
歡笑情如舊, 蕭疏鬢已斑。
何因北歸去? 淮上對秋山。
A GREETING ON THE HUAI RIVER TO MY OLD FRIENDS FROM LIANGCHUAN
Wei Yingwu
We used to be companions on the Jiang and the Han,
And as often as we met, we were likely to be tipsy.
Since we left one another, floating apart like clouds,
Ten years have run like water-till at last we join again.
And we talk again and laugh again just as in earlier days,
Except that the hair on our heads is tinged now with grey.
Why not come along, then, all of us together,
And face the autumn mountains and sail along the Huai?
作者簡介
韋應物(737~792),唐代詩人。京兆長安(今陜西西安)人。少年時以三衛郎為玄宗近侍,出入宮闈,扈從游幸。唐代宗、德宗時期,先后為洛陽丞、京兆府功曹參軍、鄂縣令、比部員外郎、滁州和江州刺史、左司郎中、蘇州刺史,故世稱韋江州、韋左司或韋蘇州。其詩以寫田園風物著名,景致優美,感受深細,語言簡淡,清新自然而饒有生意。與王維、孟浩然、柳宗元并稱“王孟韋柳”。傳世作品有《韋蘇州集》等。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