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wǎng)站名詞} > 女生耽美 > 《賈誼論》蘇軾文言文原文注釋翻譯

《賈誼論》蘇軾文言文原文注釋翻譯

作    者:飛天魚

狀    態(tài):連載中,加入書架,直達(dá)底部

最后更新:2025-06-15 11:26:07

最新章節(jié):后記

作品簡介《賈誼論》是賈誼北宋文學(xué)家蘇軾創(chuàng)作的一篇人物評論文,評論對象為西漢初年文帝時期的論蘇政治家賈誼。全文緊扣賈誼失意而終展開,軾文對賈誼的言文原文人格特質(zhì)進(jìn)行了深入分析,同時剖析當(dāng)時的注釋歷史背景,虛實(shí)結(jié)合、翻譯正反對比,賈誼用逐層推進(jìn)的論蘇方式與堅(jiān)定的語氣來凸顯賈誼的個性,認(rèn)為賈誼悲劇的軾文原因在于不能“自用其才”、“不善處窮”、言文原文“志大而量小”,注釋并強(qiáng)調(diào)“有所待”、翻譯“有所忍”的賈誼生命修養(yǎng)。末段總結(jié)文章目的論蘇:勸說人君遇到賈誼這樣的人才,要大膽使用,軾文不要錯過時機(jī);勸解賈生式的人,要自愛其身,要善于自用其才。論證有理有據(jù)、層次分明。

作品原文


賈誼論


非才之難,所以自用者實(shí)難。惜乎!賈生1,王者之佐,而不能自用其才也。


夫君子之所取者2遠(yuǎn),則必有所待;所就者3大,則必有所忍。古之賢人,皆負(fù)可致之才4,而卒不能行其萬一者,未必皆其時君之罪,或者其自取也。


愚觀賈生之論5,如其所言,雖三代何以遠(yuǎn)過?得君如漢文6,猶且以不用死。然則是天下無堯、舜,終不可有所為耶?仲尼圣人,歷試于天下,茍非大無道之國,皆欲勉強(qiáng)扶持,庶幾一日得行其道。將之荊,先之以冉有,申之以子夏。君子之欲得其君,如此其勤也。孟子去齊,三宿而后出晝7,猶曰:“王其庶幾召我。”君子之不忍棄其君,如此其厚也。公孫丑8問曰:“夫子何為不豫?”孟子曰:“方今天下,舍我其誰哉?而吾何為不豫?”君子之愛其身,如此其至也。夫如此而不用,然后知天下果不足與有為,而可以無憾矣。若賈生者,非漢文之不能用生,生之不能用漢文也。


夫絳侯9親握天子璽而授之文帝,灌嬰連兵數(shù)十萬,以決劉、呂之雌雄10,又皆高帝之舊將,此其君臣相得之分,豈特父子骨肉手足哉11?賈生,洛陽之少年。欲使其一朝之間,盡棄其舊而謀其新12,亦已難矣。為賈生者,上得其君,下得其大臣,如絳、灌之屬,優(yōu)游浸漬13而深交之,使天子不疑,大臣不忌,然后舉天下而唯吾之所欲為,不過十年,可以得志。安有立談之間,而遽為人“痛哭”哉14!觀其過湘為賦以吊屈原15,紆郁16憤悶,趯然17有遠(yuǎn)舉之志。其后以自傷哭泣,至于夭絕18。是亦不善處窮者也。夫謀之一不見用,則安知終不復(fù)用也?不知默默以待其變,而自殘至此。嗚呼!賈生志大而量小,才有余而識不足也。


古之人,有高世之才,必有遺俗之累19。是故非聰明睿智20不惑之主,則不能全其用。古今稱苻堅(jiān)21得王猛22于草茅之中,一朝盡斥去其舊臣,而與之謀。彼其匹夫23略有天下之半,其以此哉!愚深悲生之志,故備論之。亦使人君得如賈生之臣,則知其有狷介24之操,一不見用,則憂傷病沮25,不能復(fù)振。而為賈生者,亦謹(jǐn)其所發(fā)26哉!


作品注釋
1.賈生:即賈誼。漢代的儒者稱為“生”,如賈生、董生(董仲舒)。賈誼(前200—前168),世稱賈太傅、賈長沙、賈生,洛陽(今河南洛陽東)人。西漢初期的政論家、文學(xué)家。年少即以育詩屬文聞于世人。后見用于漢文帝,力主改革,被貶為長沙王太傅(因當(dāng)時長沙王不受文帝寵愛,故有被貶之意)。后改任梁懷王太傅。梁懷王墮馬而死,自傷無狀,憂憤而死。
2.所取者:指功業(yè)、抱負(fù)。
3.所就者:也是指功業(yè)。
4.可致之才:能夠?qū)崿F(xiàn)功業(yè),抱負(fù)的才能。致,指致功業(yè)。
5.賈生之論:指賈誼向漢文帝提出的《治安策》。
6.漢文:漢文帝劉恒,西漢前期最有作為的君主之一。
7.晝:齊地名,在今山東臨淄。孟子曾在齊國為卿,后來見齊王不能行王道,便辭官而去,但是在齊地晝停留了三天,想等齊王改過,重新召他入朝。事見《孟子·公孫丑下》。
8.豫:喜悅。《孟子·公孫丑下》:“孟子去齊,充虞路問曰:‘夫子若不豫色然,前日虞聞諸夫子曰:“君子不怨天,不尤人。”’曰:‘……夫天未欲平治天下也,如欲平治天 下,當(dāng)今之世,舍我其誰也?吾何為不豫哉?’”充虞,孟子弟子,蘇軾這里誤為公孫丑。
9.“夫絳侯親握天子璽”句:絳侯:周勃,漢初大臣。漢文帝劉恒是劉邦第二子,初封為代王。呂后死后,諸呂想篡奪劉家天下,于是以周勃、陳平、灌嬰為首的劉邦舊臣共誅諸呂,迎立劉恒為皇帝。劉恒回京城路過渭橋時,周勃曾向他跪上天子璽。
10.諸呂作亂,齊哀王聽到了消息,便舉兵討伐。呂祿等派灌嬰迎擊,灌嬰率兵到 滎陽(今河南滎陽)后,不擊齊王,而與周勃等共謀,并屯兵滎陽,與齊連和,為齊王助威。周勃等誅諸呂后,齊王撤兵回國。灌嬰便回到長安,與周勃、陳平等共立文帝。
11.這是說他們君臣之間,比父子兄弟還親。
12.賈誼為太中大夫時,曾向文帝提出“改正朔,易服色,法制度,定官名,興禮 樂”以及列侯就國,更改律令等一系列建議,得罪了周勃、灌嬰等人。他做梁懷王太傅 時,又向文帝獻(xiàn)治安策,對治國、御外等方面提出了建議。
13.優(yōu)游,疊韻連綿字,從容不迫的樣子。浸漬(zì),雙聲連綿字,漸漸滲透的樣 子。優(yōu)游浸漬:從容不迫,逐漸滲透。
14.遽:副詞,急速,驟然,迫不及待地。指賈誼在《治安策》的序中所說;“臣竊惟事勢,可為痛哭者一,可為流涕者二,可為長太息者六。”
15.賈誼因被朝中大臣排擠,貶為長沙王太傅,路過湘水,作賦吊屈原。
16.縈紆(yíng yū):雙聲連綿字,繚繞的樣子。這里比喻心緒不寧。
17.趯然:超然的樣子。遠(yuǎn)舉,原指高飛,這里比喻退隱。賈誼《吊屈 原賦》:“見細(xì)德之險徵兮,遙曾擊而去之。”正是遠(yuǎn)舉的意思。
18.賈誼在做梁懷王太傅時,梁懷王騎馬摔死,他自傷未能盡職,時常哭泣,一年多后就死了。夭絕,指賈誼早死。
19.累,憂慮。
20.睿(ruì),智慧通達(dá)。
21.苻堅(jiān):晉時前秦的國君。王猛:字景略,初隱居華山,后受苻堅(jiān)召,拜為中書侍郎。
22.王猛被用后,受到苻堅(jiān)的寵信,屢有升遷,權(quán)傾內(nèi)外,遭到舊臣仇騰、席寶的反對。苻堅(jiān)大怒,貶黜仇、席二人,于是上下皆服(見《晉書·載記·王猛傳》)。
23.匹夫:指苻堅(jiān)。略:奪取。當(dāng)時前秦削平群雄,占據(jù)著北中國,與東晉對抗,所以說“略有天下之半”。
24.狷(juàn)介:孤高,性情正直,不同流合污。
25.病沮:困頓灰心。沮(jǔ):頹喪。
26.發(fā):泛指立身處世,也就是上文所謂自用其才。

原文

非才之難,所以自用者實(shí)難。惜乎!賈生,王者之佐,而不能自用其才也。

夫君子之所取者遠(yuǎn),則必有所待;所就者大,則必有所忍。古之賢人,皆負(fù)可致之才,而卒不能行其萬一者,未必皆其時君之罪,或者其自取也。

愚觀賈生之論,如其所言,雖三代何以遠(yuǎn)過?得君如漢文,猶且以不用死。然則是天下無堯、舜,終不可有所為耶?仲尼圣人,歷試于天下,茍非大無道之國,皆欲勉強(qiáng)扶持,庶幾一日得行其道。將之荊,先之以冉有,申之以子夏。君子之欲得其君,如此其勤也。孟子去齊,三宿而后出晝,猶曰:“王其庶幾召我。”君子之不忍棄其君,如此其厚也。公孫丑問曰:“夫子何為不豫?”孟子曰:“方今天下,舍我其誰哉?而吾何為不豫?”君子之愛其身,如此其至也。夫如此而不用,然后知天下果不足與有為,而可以無憾矣。若賈生者,非漢文之不能用生,生之不能用漢文也。

夫絳侯親握天子璽而授之文帝,灌嬰連兵數(shù)十萬,以決劉、呂之雌雄,又皆高帝之舊將,此其君臣相得之分,豈特父子骨肉手足哉?賈生,洛陽之少年。欲使其一朝之間,盡棄其舊而謀其新,亦已難矣。為賈生者,上得其君,下得其大臣,如絳、灌之屬,優(yōu)游浸漬而深交之,使天子不疑,大臣不忌,然后舉天下而唯吾之所欲為,不過十年,可以得志。安有立談之間,而遽為人“痛哭”哉!觀其過湘為賦以吊屈原,紆郁憤悶,趯然有遠(yuǎn)舉之志。其后以自傷哭泣,至于夭絕。是亦不善處窮者也。夫謀之一不見用,則安知終不復(fù)用也?不知默默以待其變,而自殘至此。嗚呼!賈生志大而量小,才有余而識不足也。

古之人,有高世之才,必有遺俗之累。是故非聰明睿智不惑之主,則不能全其用。古今稱苻堅(jiān)得王猛于草茅之中,一朝盡斥去其舊臣,而與之謀。彼其匹夫略有天下之半,其以此哉!愚深悲生之志,故備論之。亦使人君得如賈生之臣,則知其有狷介之操,一不見用,則憂傷病沮,不能復(fù)振。而為賈生者,亦謹(jǐn)其所發(fā)哉!

作品譯文

人要有才能并不難,要使自己的才能施展出來實(shí)在不容易。可惜啊,賈誼雖然能夠做帝王的輔佐之巨,卻未能施展自己的才能。

君子要想達(dá)成長遠(yuǎn)的目標(biāo),就一定要等待時機(jī);要想成就偉大的功業(yè),就一定要能夠忍耐。古代的賢能之士,都有建功立業(yè)的才能,但有些人最終未能施展其才能的萬分之一的原因,未必都是當(dāng)時君王的過錯,也有可能是他們自己造成的。

我看賈誼的議論,照他所說的規(guī)劃目標(biāo),即使夏、商、周三代的成就又怎能超過他呢?遇到像漢文帝這樣的明君,尚且因未能盡才而郁郁死去,照這樣說來,如果天下沒有堯、舜那樣的圣君,就終身不能有所作為了嗎?孔子是圣人,曾周游天下,只要不是極端無道的國家,他都想勉力扶助,希望終有一天能實(shí)踐他的政治主張。將到楚國時,先派冉有去接洽,再派子夏去聯(lián)絡(luò)。君子要想得到國君的重用,就是這樣的殷切。孟子離開齊國時,在晝地住了三夜才出走,還說: “齊宣王大概會召見我的。”君子不忍心別離他的國君,感情是這樣的深厚。公孫丑向孟子問道:“先生為什么不高興?”孟子回答:“當(dāng)今世界上(治國平天下的人才),除了我還有誰呢?我為什么要不高興?”君子愛惜自己是這樣的無微不至。如果做到了這樣,還是得不到施展,那么就應(yīng)當(dāng)明白世上果真已沒有一個可以共圖大業(yè)的君主了,也就可以沒有遺憾了。像賈誼這樣的人,不是漢文帝不重用他,而是賈誼不能利用漢文帝來施展自己的政治抱負(fù)啊!

周勃曾親手持著皇帝的印璽獻(xiàn)給漢文帝,灌嬰曾聯(lián)合數(shù)十萬兵力,決定過呂、劉兩家勝敗的命運(yùn),他們又都是漢高祖的舊部,他們這種君臣遇合的深厚情分,哪里只是父子骨肉之間的感情所能比擬的呢?賈誼不過是洛陽的一個青年,要想使?jié)h文帝在一朝一夕之間,就完全拋棄舊有的規(guī)章制度,采用他的新主張,也太困難了。作為賈誼這樣的人,應(yīng)該上面取得皇帝的信任,下面取得大臣的支持,對于周勃、灌嬰之類的大臣,要從容地、逐漸地和他們加深交往,使得天子不疑慮,大臣不猜忌,這樣以后,整個國家就會按自己的主張去治理了。不出十年,就可以實(shí)現(xiàn)自己的理想。怎么能在頃刻之間就突然對人痛哭起來呢?看他路過湘江時作賦憑吊屈原,郁結(jié)煩悶,心緒不寧,表露出退隱的思想。此后,終因經(jīng)常感傷哭泣,以至于早死,這也真是個不善于身處逆境的人。謀劃一次沒有被采用,怎么知道就永遠(yuǎn)不再被采用呢?不知道默默地等待形勢的變化,而自我摧殘到如此地步。唉,賈誼真是志向遠(yuǎn)大而氣量狹小,才力有余而見識不足。

古人有出類拔萃的才能,必然會不合時宜而招致困境,因此沒有英明智慧、不受蒙蔽的君主,就不能充分發(fā)揮他們的作用。古人和今人都稱道苻堅(jiān)能從草野平民之中起用了王猛,在很短時間內(nèi)全部斥去了原來的大臣而與王猛商討軍國大事。苻堅(jiān)那樣一個平常之輩,竟能占據(jù)了半個中國,這道理就在于此吧。我很惋惜賈誼的抱負(fù)未能施展,所以對此加以詳盡的評論。同時也要使君主明白:如果得到了像賈誼這樣的臣子,就應(yīng)當(dāng)了解這類人有孤高不群的性格,一旦不被重用,就會憂傷頹廢,不能重新振作起來。像賈誼這種人,也應(yīng)該有節(jié)制地發(fā)泄自己的情感呀,謹(jǐn)慎的對待自己的立身處世啊!

創(chuàng)作背景

蘇軾于嘉佑二年到京城參加科舉考試,試于禮部,時年21歲,到嘉佑五年(1060年)任大理寺評事,簽書鳳翔府判官,四年時間先后寫有二十五《進(jìn)策》、二十五《 進(jìn)論》,這些策論基本上系統(tǒng)闡述了他的政治思想和主張。《賈誼論》就是《進(jìn)論》中的一篇。

作品賞析

賈誼是中國歷史上有名的“懷才不遇者”,郁郁而終。前人大多惜賈生之才,而斥文帝誤才之庸。蘇軾卻一反《史記》以來許多史家、學(xué)者對賈誼懷才不遇的肯定論述,從賈誼自身的角度,分析其悲劇產(chǎn)生的必然性,批判賈誼的悲劇在于不能“自用其才”、“不善處窮”、“志大而量小”,責(zé)備賈誼不知結(jié)交大臣以圖見信于朝廷。從而表達(dá)了蘇軾對賈誼為人、遭際的既同情惋惜又批判否定的態(tài)度。從別人意想不到的角度切入,得出令人意料之外的結(jié)論,立論新異,見解深刻,富有啟發(fā)性。

文章首段即開門見山地表明觀點(diǎn):一個人要有才能并不難,怎么使自己的才能獲得發(fā)揮卻是很難,而賈誼正是具有輔佐帝王的才能,卻不能夠讓自己的才能獲得充分的發(fā)揮利用。“非才之難,所以自用者實(shí)難”,是寫虛;“惜乎!賈生,王者之佐,而不能自用其才也。”是寫實(shí)。虛與實(shí)相輔相成,互為印證,使虛有所依,實(shí)有提高,相得益彰。

第二段,由強(qiáng)烈的惋惜進(jìn)入舒緩的說理。提出“有所待”、“有所忍”是君子施展抱負(fù)必須經(jīng)歷的艱苦過程,而古代賢人郁郁不得志,不一定是當(dāng)時君主不識賢才,或許是他們自己造成的。此兩段將焦點(diǎn)集中在賈誼不得漢文帝重用,乃是因?yàn)樽陨韺φ蔚男摒B(yǎng)不夠。文中的正面描寫“君子之所取者遠(yuǎn),則必有所待;所成就者大,則必有所忍”與“未必皆時君之罪,或者其自取也”的假設(shè),都反映蘇軾對賈誼的看法。“夫君子之所取者遠(yuǎn),則必有所待;所就者大,則必有所忍”,是圍繞開頭中心論點(diǎn)而拋出的一個分論點(diǎn)。

第三段,舉史例說明賢人與帝王之間的關(guān)系,對分論點(diǎn)進(jìn)行論證,是“所待”、“所忍”的具體化。孔子、孟子做到了如此仁至義盡,尚且未能如他們自己所愿,“若賈生者,非漢文之不能用生,生之不能用漢文也”。這一句緊扣文題之后,順?biāo)浦鄣氐贸鲞@個結(jié)論。后者并非分論點(diǎn),而是論點(diǎn)的延伸形態(tài),形式雖然變了,但實(shí)際上還是指“不能自用其才”,只是論述的角度有所變化,一個論點(diǎn)從不同角度去論證。由“不能自用其才”引申為“或者其自取也”,再引申為“生之不能用漢文也”,論點(diǎn)逐層推進(jìn),一個比一個的含義更具體,論述一步比一步更深入。而對賈誼的具體情況,文章卻并沒做展開對比論述,而是采用“旁(孔、孟例)詳本(賈誼事)略”的手法,語言精煉,不重復(fù)羅嗦。

第四段緊承上文,以當(dāng)時歷史背景出發(fā),說明漢文帝不用賈誼的客觀原因,情同骨肉的開國功臣和初出茅廬的洛陽少年,通過對比為漢文帝的決定做出強(qiáng)而有力的支持。而賈誼在政治失意后,郁郁寡歡、自傷自憐,不能夠趁此修養(yǎng)其身,最后失意而終,這也是蘇軾對他“志大而量小,才有余而識不足”的批評。寫絳侯、灌嬰和賈誼的對比,前者用了較多的描述,極言其功高勢大,同文帝關(guān)系非同一般,后者僅用”洛陽之少年“五個字,由于詳略處理得巧妙,二者的對比也就非常鮮明了。

最后一段,再次討論君主與賢人之間的關(guān)系,千里馬必須遇到伯樂才有施展大志的機(jī)會,因此賢臣要有名主才能大展懷抱。而人君獲得像賈誼這樣的臣子,要了解他的個性若不被見用則會自傷不振,為此要做出適切的考慮,否則便是折損了一名人才。然而,賈誼這樣的人也應(yīng)該謹(jǐn)慎地對待自己的立身處事,人要有才,還要有所忍耐、等待,才能使自己的才能得到發(fā)揮。蘇軾清醒地認(rèn)識并指出賈誼自身的問題,顯示出他獨(dú)到的眼光,個性鮮明、見解透辟、切中肯綮。

全文緊扣著賈誼之失意而終,對賈誼的人格特質(zhì)分析得非常深入,對當(dāng)時的歷史背景的剖析也令人信服,用這樣的方式與堅(jiān)定的語氣來凸顯賈誼的個性與強(qiáng)調(diào)“有所待”、“有所忍”的生命修養(yǎng)。從文章內(nèi)容看,主要是針對人才自身而言;但從文末看,他的主要用意,又在于借以提醒為人君者,希望他們正確對待和使用像賈誼這類“有狷介之操”的特殊人才,注意用其所長,以免造成浪費(fèi)人才。

在寫作上,宕開一筆,收放自如,極富特色。首先亮明全文觀點(diǎn),以一種不容置疑的口氣,總攬下文論述。緊接著,一個“惜乎”的深沉感嘆句,以賈誼其人其事,緊緊印證所提觀點(diǎn),而且緊扣文題。接下來又暫時先放開賈誼其人,談古之君子和賢人。第四段又回到賈誼,文章前后相顧,從而有效地增強(qiáng)了文章的說服力。

作者簡介

蘇軾(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號東坡居士,世稱“蘇東坡”。漢族,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北宋時為眉山城)人。北宋著名文學(xué)家、書畫家。嘉祐二年(1057年)進(jìn)士,唐宋八大家之一,與其父蘇洵、弟蘇轍,合稱“三蘇”。。其文汪洋恣肆,豪邁奔放,與韓愈并稱“韓潮蘇海”。其詩題材廣闊,清新雄健,善用夸張比喻,獨(dú)具風(fēng)格,與黃庭堅(jiān)并稱“蘇黃”。詞開豪放一派,與辛棄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稱“蘇辛”。又工書畫。有《東坡七集》、《東坡易傳》、《東坡樂府》等。

繼續(xù)閱讀
推薦閱讀: 安徒生童話: 鄧攸無子尋知 去年花里逢君 武侯祠堂常鄰 格林的童話故 古廟杉松巢水 三分割據(jù)紆籌 時難年荒世業(yè) 走進(jìn)天堂的裁 莊生曉夢迷蝴
《《賈誼論》蘇軾文言文原文注釋翻譯》正文
第1 章 短篇的安徒生童話故事
第2 章 于今腐草無螢火,終古垂楊有暮
第3 章 三分割據(jù)紆籌策,萬古云霄一羽
第4 章 翠華想像空山里,玉殿虛無野寺
第5 章 大灰狼吃小羊的故事繪本與道理
第6 章 顧我無衣搜藎篋,泥他沽酒拔金
第7 章 羯胡事主終無賴,詞客哀時且未
第8 章 古廟杉松巢水鶴,歲時伏臘走村
第9 章 100個公主故事公主的貓
第10 章 于今腐草無螢火,終古垂楊有暮
第11 章 秋草獨(dú)尋人去后,寒林空見日斜
第12 章 衣裳已施行看盡,針線猶存未忍
第13 章 一千零一夜 撒謊者貝浩圖的故
第14 章 誠知此恨人人有,貧賤夫妻百事
第15 章 羯胡事主終無賴,詞客哀時且未
第16 章 猿鳥猶疑畏簡書,風(fēng)云常為護(hù)儲
第17 章 中國童話半小時爸爸的故事
第18 章 運(yùn)移漢祚終難復(fù),志決身殲軍務(wù)
第19 章 汀洲無浪復(fù)無煙,楚客相思益渺
第20 章 秋草獨(dú)尋人去后,寒林空見日斜
第21 章 兒童經(jīng)典童話故事書里的故事
第22 章 王濬樓船下益州,金陵王氣黯然
第23 章 機(jī)中錦字論長恨,樓上花枝笑獨(dú)
第24 章 颯颯東風(fēng)細(xì)雨來,芙蓉塘外有輕
第25 章 黑暗童話故事白雪公主
第26 章 羯胡事主終無賴,詞客哀時且未
第27 章 鄧攸無子尋知命,潘岳悼亡猶費(fèi)
第28 章 他年錦里經(jīng)祠廟,梁父吟成恨有
第29 章 自創(chuàng)的1000字童話故事
第30 章 來是空言去絕蹤,月斜樓上五更
第31 章 生涯豈料承優(yōu)詔,世事空知學(xué)醉
第32 章 閑坐悲君亦自悲,百年都是幾多
第33 章 經(jīng)典格林童話:小海兔的故事
第34 章 庾信平生最蕭瑟,暮年詩賦動江
第35 章 山色遙連秦樹晚,砧聲近報漢宮
第36 章 山色遙連秦樹晚,砧聲近報漢宮
第37 章 給女朋友講童話故事給女朋友講
第38 章 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fēng)無力百花
第39 章 春心莫共花爭發(fā),一寸相思一寸
第40 章 謝公最小偏憐女,自嫁黔婁百事
第41 章 經(jīng)典格林童話 稱心如意的漢斯
第42 章 支離東北風(fēng)塵際,飄泊西南天地
第43 章 江上月明胡雁過,淮南木落楚山
第44 章 三湘愁鬢逢秋色,萬里歸心對月
第45 章 經(jīng)典格林童話:鼓手的故事
第46 章 來是空言去絕蹤,月斜樓上五更
第47 章 山色遙連秦樹晚,砧聲近報漢宮
第48 章 嗟余聽鼓應(yīng)官去,走馬蘭臺類轉(zhuǎn)
第49 章 與小狐貍有關(guān)的童話故事
第50 章 三峽樓臺淹日月,五溪衣服共云
第51 章 運(yùn)移漢祚終難復(fù),志決身殲軍務(wù)
第52 章 時難年荒世業(yè)空,弟兄羈旅各西
第53 章 童話故事閱讀教案素材
第54 章 三年謫宦此棲遲,萬古惟留楚客
第55 章 蠟照半籠金翡翠,麝熏微度繡芙
第56 章 伯仲之間見伊呂,指揮若定失蕭
第57 章 動物童話故事500字
第58 章 金蟾嚙鎖燒香入,玉虎牽絲汲井
第59 章 賈氏窺簾韓掾少,宓妃留枕魏王
第60 章 寂寂江山搖落處,憐君何事到天
第61 章 偵探懸疑故事:被冤枉的嫌疑犯
第62 章 生涯豈料承優(yōu)詔,世事空知學(xué)醉
第63 章 何用別尋方外去,人間亦自有丹
第64 章 寂寂江山搖落處,憐君何事到天
第65 章 經(jīng)典格林童話 稱心如意的漢斯
第66 章 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fēng)無力百花
第67 章 身無彩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diǎn)
第68 章 估客晝眠知浪靜,舟人夜語覺潮
第69 章 公主童話故事大全童話故事中的
第70 章 支離東北風(fēng)塵際,飄泊西南天地
第71 章 獻(xiàn)賦十年猶未遇,羞將白發(fā)對華
第72 章 搖落深知宋玉悲,風(fēng)流儒雅亦吾
第73 章 安徒生童話單身漢的睡帽的故事
第74 章 野蔬充膳甘長藿,落葉添薪仰古
第75 章 秋草獨(dú)尋人去后,寒林空見日斜
第76 章 武侯祠堂常鄰近,一體君臣祭祀
第77 章 聰明的小兔子童話故事:白雪遇
第78 章 羯胡事主終無賴,詞客哀時且未
第79 章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
第80 章 江上月明胡雁過,淮南木落楚山
第81 章 有意義的童話故事簡短的閱讀
第82 章 他年錦里經(jīng)祠廟,梁父吟成恨有
第83 章 身多疾病思田里,邑有流亡愧俸
第84 章 獻(xiàn)賦十年猶未遇,羞將白發(fā)對華
第85 章 外婆講的經(jīng)典童話故事精選
第86 章 身多疾病思田里,邑有流亡愧俸
第87 章 翠華想像空山里,玉殿虛無野寺
第88 章 今逢四海為家日,故壘蕭蕭蘆荻
第89 章 編寫一個童話故事3個
第90 章 今日俸錢過十萬,與君營奠復(fù)營
第91 章 山色遙連秦樹晚,砧聲近報漢宮
第92 章 時難年荒世業(yè)空,弟兄羈旅各西
第93 章 最簡短的童話故事大全簡短的童
第94 章 金蟾嚙鎖燒香入,玉虎牽絲汲井
第95 章 機(jī)中錦字論長恨,樓上花枝笑獨(dú)
第96 章 野蔬充膳甘長藿,落葉添薪仰古
第97 章 奇妙的數(shù)學(xué)王國數(shù)學(xué)童話故事
第98 章 春心莫共花爭發(fā),一寸相思一寸
第99 章 劉郎已恨蓬山遠(yuǎn),更隔蓬山一萬
第100 章 豈知一夜秦樓客,偷看吳王苑內(nèi)
第101 章 四年級童話故事400宇
第102 章 何用別尋方外去,人間亦自有丹
第103 章 長樂鐘聲花外盡,龍池柳色雨中
第104 章 衣裳已施行看盡,針線猶存未忍
第105 章 我要看童話故事書里的故事
第106 章 今日龍鐘人共老,愧君猶遣慎風(fēng)
第107 章 嗟余聽鼓應(yīng)官去,走馬蘭臺類轉(zhuǎn)
第108 章 田園寥落干戈后,骨肉流離道路
第109 章 關(guān)于公主的3篇童話故事
第110 章 漢口夕陽斜渡鳥,洞庭秋水遠(yuǎn)連
第111 章 閑坐悲君亦自悲,百年都是幾多
第112 章 估客晝眠知浪靜,舟人夜語覺潮
第113 章 經(jīng)典童話故事音頻文字版
第114 章 蜀主窺吳幸三峽,崩年亦在永安
第115 章 陽和不散窮途恨,霄漢長懷捧日
第116 章 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遺像肅清
第117 章 世界著名童話故事大全
第118 章 長樂鐘聲花外盡,龍池柳色雨中
第119 章 寂寂江山搖落處,憐君何事到天
第120 章 寄身且喜滄洲近,顧影無如白發(fā)
主站蜘蛛池模板: 精品无人区麻豆乱码1区2区| 国产免费人人看大香伊| 国产精品入口麻豆高清在线| 免费a级毛片在线播放| 中文在线观看视频| 99久久国产热无码精品免费| 精品国产人成亚洲区| 放荡的女老板bd中文在线观看| 国产后入清纯学生妹| 久久精品亚洲一区二区三区浴池 | 亚洲五月丁香综合视频| 67194在线看片| 欧美日韩中文字幕在线视频| 大学生男男澡堂69gaysex|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综合5g| mm1313亚洲国产精品无码试看| 粗大白浊受孕h鞠婧祎小说| 好男人在线神马影视www在线观看| 内射人妻视频国内| www..com色| 欧美国产日本高清不卡| 国产粉嫩粉嫩的18在线播放91 | 国产不卡免费视频| 中文字幕日韩精品有码视频| 色婷婷精品大在线视频| 成人欧美视频在线观看| 午夜a一级毛片一.成| jizz国产精品| 没带罩子让他c一节课| 国产精品视频铁牛tv| 亚洲乱码一区av春药高潮| 菠萝菠萝蜜在线免费视频| 成人国产在线24小时播放视频| 亚洲精品国产日韩| 福利网站在线观看| 日韩加勒比一本无码精品| 国产做国产爱免费视频| s级爆乳玩具酱国产vip皮裤| 欧美一级片免费在线观看| 国产在线19禁免费观看国产| smesmuu的中文意思|